庄晓艳;许勤;朱姝芹;童孜蓉
目的 探讨代币法健康教育对尿道下裂围术期患儿行为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代币法健康教育,包括确定目标行为、用代币约束行为及确定代币后援强化物.结果 观察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行为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代币法健康教育可改善尿道下裂围术期患儿行为状态,提高其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轶璇;丁雪芹;何兰芬;李丹;李亚竹;李天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以满足现代人阅读方式转变的需求,延伸围术期健康教育服务区域,实现健康教育“床边化”.方法 应用移动阅读平台制作围术期教育模块;将200例围术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围术期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丽华;丁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儿术前经导尿管甘油灌肠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需要行术前清洁灌肠的50例泌尿外科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经导尿管给予甘油灌肠,对照组经肛管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患儿配合程度以及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泌尿外科术前患儿经导尿管甘油灌肠效果好,患儿配合程度高.
作者:蔡丽玲;张莹;王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癌因性疲乏的变化特点.方法 方便抽取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2例,运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中文版(RPFS-C)分别于患者得知自己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当天、化疗进行的第2~3天、化疗结束出院后第7天进行疲乏状况的测量.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疲乏评分3.76±1.18,化疗中为4.11±0.91,化疗后为3.09±0.81.情感维度在化疗前达重度疲乏,躯体维度在化疗中突出,行为维度在化疗中达到中度疲乏,认知维度在整个化疗阶段得分低.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疲乏总体情况呈“山峰和山谷”型的变化模式,其中情感维度呈“下斜坡”型的变化模式.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癌因性疲乏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劳菲婕;顾敏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介绍了服药依从性的概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的主观测量工具、客观测量工具、服药依从性量表和预测服药依从性测量工具进行了综述,为卫生保健人员有效评估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提供参考.
作者:魏春岚;袁长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术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舒缩及屈膝屈髋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计划完成情况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使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可以提高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钟益萍;林玲;杭灵燕;许敏;夏伟芳;傅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以观察患者是否可以过渡为口鼻呼吸,以顺利拔除气管套管.较多研究将不同材料用于制作气管切开堵管用具[1-3],但其仅适用用气管切开导管或金属套管或气管插管导管一种情形的封管.2010年,我们根据临床需要,研制出一款三用型封管帽(气管切开导管、金属套管、气管插管导管均可使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冯丹;丁华;汪秀云;赵晓琴;吴迪春;凌红;李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在骨科恶性肿瘤保肢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6例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进行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贝克认知疗法能够降低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吴艳;田薇;吴丽;吴明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压和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脑动脉狭窄拟行支架置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进行排尿功能训练,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6h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前后血压变化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进行排尿功能训练能够减少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血压波动和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徐旭东;金奕;邬闻文;王秀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卫勤分队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能力.方法 对卫勤分队39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相关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专科救治技能分组强化培训及整合演练,演习训练依托配发的野战卫勤装备.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灾害救护基本知识、野战医疗装备使用、急救操作技术和现场配合能力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组织卫勤分队护理人员开展灾害救护能力培训,能够使卫勤分队护理人员基本掌握灾害应急保障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施有效的救援护理.
作者:何楠;李潇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加强助产专业实训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助产专业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0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00人为对照班,2011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10人为实验班.对照班采取1名专任教师主讲示教、2名教师协助指导的传统实训方法;实验班采取“团队式指导实训法”,即由临床专业教师(3人)、校内专任教师(3人)和专科实验员(2人)、助产学生共同组成实训教学指导团队,共同参与助产专业实训技能培训.结果 实验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95.5%学生和所有教师对“团队式指导实训法”满意.结论 团队式指导实训法能有效弥补实训师资的不足·提升师资素质,培养师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训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顺萍;林翔;何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2009年入手术室的37名新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对2010~2012年入手术室的47名新护士(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的培训方法.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70.2%~91.5%对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手术室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促进其尽快掌握专业技术技能.
作者:吕亚青;杨岩岩;蔡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弱激光疗法是目前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新措施.从弱激光疗法治疗口腔黏膜炎的机制、对口腔黏膜炎的作用和相关参数的探讨等方面综述了弱激光疗法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林霞;张玉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抗震救援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 对24名参加地震灾区救护的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状况.结果 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参与地震灾区救援后1周内有6人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出现强迫症状2人、恐惧1人、焦虑1人、抑郁1人及躯体化1人.结论 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参加抗震救援后易发生心理应激反应,需加强文职护理人员心理应急能力培训,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注重灾害应急救护能力的培训,维护其心理健康,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救护效率.
作者:张华;陆皓;马巍;刘霞;王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阐述了世界各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和完善的灾害管理5项原则,即综合性管理原则、多部门或跨部门综合管理原则、多灾种管理原则、社会动员管理原则、灾害风险管理原则,并探讨国际护士会建立的灾害护理能力、角色框架.提出参与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是每位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需尽快加强灾害护理专业体系的建设及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以提高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及能力.
作者:李斯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降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对重庆市万州区1所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的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总均分为(3.21±0.26)分,层级高原得分为(3.72±0.73)分,中心化高原得分为(3.16±0.74)分,内容高原得分为(2.94±0.33)分.主任护师、护理管理者、年龄>50岁,职称年限≥11年,工作年限>30年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评分较高;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职务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均P<0.01).结论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及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提高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唐勇;肖蔚;李春秀;田继书;杨兴春;舒中建;陈永琴;魏大琼;牟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于长期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高,其中骶尾部和足跟的压疮发生率高[1].足跟部的压疮易被护理人员忽视,而一旦发生压疮,较骶尾部更难愈合[2-3].据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大部分是配偶,其年龄大、体力差、缺乏照顾能力,由于护理器具的缺乏,患者出院后皮肤的保护措施难以实施[4].为解决这一临床护理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足跟减压垫,以期降低足跟处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王峥;白姣姣;李敏;王蓓蓉;秦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及其个人死亡态度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护士148名,应用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问卷和死亡态度描绘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均分为3.58±0.33;死亡态度的死亡恐惧得分为2.92±0.69,死亡逃避为2.45士0.71,自然接受为4.15±0.57,趋近接受为2.56±0.67,逃离接受为2.69±0.72.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趋近接受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自然接受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较为积极,对死亡持有一种自然接受的状态.护士个人死亡态度影响着他们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需加强护士的死亡教育,帮助护士正视死亡,有助于帮助护士建立积极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作者:孟召霞;李艳琳;支彩霞;高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漱口液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漱口液用于留置胃管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口臭情况,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率.
作者:陆静波;李银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喉癌带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评价其效果以及家居生活的满意度.方法 对21例喉癌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身心康复训练,包括沟通能力训练、人工气道的自护训练、主动排痰能力训练;专业的心理疏导,包括缓解焦虑情绪的放松训练以及个案心理咨询.结果 21例患者训练后人工气道自护能力、沟通能力、主动排痰能力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焦虑测评(SAS)出院时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1周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喉癌术后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家居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永琼;吴敏;梅艳;陈涛;李宵琮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