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中药漱口液在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陆静波;李银凤

关键词:胃管, 中药漱口液, 口臭,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漱口液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漱口液用于留置胃管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口臭情况,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矩阵式临床综合素质团队教育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科研能力初探

    目的 提高本科护生的科研能力.方法 建立矩阵式临床综合素质团队(MCQ)教育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科研意识;以临床科室为基础平台,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临床科研素质;加强科研梯队培养.结果 MCQ教育模式使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结论 采取MCQ教育模式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有明显的正性作用,可提高其科研能力.

    作者:黄明君;张静;何凌霄;汪晓东;李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后康复训练方案.方法 对46倒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椎管扩大成形术,配合术后早期颈部及四肢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4例出现肩部放射痛,给予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为(13.32±2.55)分,其中神经功能改善达优26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颈部疼痛明显改善,颈椎曲度改善不明显.随访12~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颈后路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术后行颈部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减轻术后轴性症状,并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四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严晓云;李玉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制中药漱口液在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漱口液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漱口液用于留置胃管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口臭情况,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率.

    作者:陆静波;李银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排尿功能训练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压和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脑动脉狭窄拟行支架置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进行排尿功能训练,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6h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前后血压变化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进行排尿功能训练能够减少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血压波动和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徐旭东;金奕;邬闻文;王秀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

    目的 加强助产专业实训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助产专业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0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00人为对照班,2011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的学生110人为实验班.对照班采取1名专任教师主讲示教、2名教师协助指导的传统实训方法;实验班采取“团队式指导实训法”,即由临床专业教师(3人)、校内专任教师(3人)和专科实验员(2人)、助产学生共同组成实训教学指导团队,共同参与助产专业实训技能培训.结果 实验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95.5%学生和所有教师对“团队式指导实训法”满意.结论 团队式指导实训法能有效弥补实训师资的不足·提升师资素质,培养师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训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顺萍;林翔;何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实施

    目的 探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即在无痛状态下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主动锻炼,观察组进行动静平衡康复训练,于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疗效、膝关节功能、肌力及活动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关节功能康复效果、肌力恢复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遵循“动静平衡”原理,采取制动休息与主被动活动指导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康复功能煅炼,使训练过程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孙科儿;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为规范门诊手术护理操作行为,在护理部参与下设计了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经过1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门诊护理记录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术中、术后病情观察能力,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也为门诊手术护理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作者:阎仿;张娅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排班模式护士工作疲劳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连续性排班模式下护士工作疲劳现状.方法 采用自觉疲劳症状调查表对行连续性排班模式科室的15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APN各班护士工作后自觉疲劳症状得分分别为10.68±6.22、10.67±6.83、9.83±7.25;护士工作后均有自觉疲劳症状,其中自觉疲劳症状排前5位的是想躺下休息、困倦想睡、眼睛疲劳、口干舌燥及腰痛.结论 连续性排班模式下护士工作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劳表现,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注重护士的行为心理的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护士的工作疲劳感,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杨华;张洪宇;冯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代币法健康教育对尿道下裂围术期患儿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代币法健康教育对尿道下裂围术期患儿行为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代币法健康教育,包括确定目标行为、用代币约束行为及确定代币后援强化物.结果 观察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行为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代币法健康教育可改善尿道下裂围术期患儿行为状态,提高其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轶璇;丁雪芹;何兰芬;李丹;李亚竹;李天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降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失效

    目的 降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失效,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成立床边监护仪报警HFMEA小组,对床边监护仪报警流程及规范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 实施HFMEA管理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未开启率及报警参数设置错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均P<0.01);80.95%~100%外科护士对HFMEA管理持肯定态度.结论 运用HFMEA评估并改进床边监护仪报警流程,可以降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失效,提高术后患者监护安全.

    作者:张立;安利群;戴焕;华芳;张慧;沙鸣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行为转变理论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效的延伸护理模式,以帮助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方法 将1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进行延伸护理.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排尿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将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延伸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膀胱症状,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作者:张莹;曾俊;蔡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院内救护的规范化组织与管理的成效.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批次224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在院内救护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的组织与管理,即启动应急预案流程、成立应急救护组织、妥善分流伤员、病房救护规范化等.结果 224例伤员中,141例病情稳定的伤员当日离院;83例重危伤员经过门诊紧急处理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由专人负责迅速护送至手术室、ICU及应急救治病房接受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救护过程紧张有序.结论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批伤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实施规范的组织管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梁晓燕;李娟;陆皓;颜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弱激光疗法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弱激光疗法是目前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新措施.从弱激光疗法治疗口腔黏膜炎的机制、对口腔黏膜炎的作用和相关参数的探讨等方面综述了弱激光疗法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林霞;张玉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2009年入手术室的37名新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对2010~2012年入手术室的47名新护士(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的培训方法.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70.2%~91.5%对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工作笔记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手术室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促进其尽快掌握专业技术技能.

    作者:吕亚青;杨岩岩;蔡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重度营养不良并发再喂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1例重度营养不良并存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给予快速补液、升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期间发生再喂乔综合征,严格按肠康复计划执行营养支持,同时加强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等,患者入住ICU 45 d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转出ICU时患者营养状况较前明显改善.恰当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地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群;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对其职业益处的发现及职业获益的体验,为开展护士职业认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名护士就其职业获益感进行深度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护士对职业获益感的体验主要源于职业保障、职业实惠、职业价值三方面,处于积极职业情感状态.结论 护士认为在就医便利、拥有优质可靠的医疗资源、就业率高,工作稳定等方面获益.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职业的积极情感作用,针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积极展开认知评价干预,以增强护士职业获益感,从而强化其职业认同与留职意愿,以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作者:肖晓玲;张东华;胡秋秋;刘玉萍;彭英;王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与疲乏、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疲乏和疼痛的状况,分析其相关性,为医护人员对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肺癌术后患者应用肺癌术后锻炼依从性量表和癌症治疗相关疲劳功能评价量表(FACT-F)评估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术后疲乏程度,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结果 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28.4±9.5,其疲乏评分27.1±7.2;咳嗽时疼痛评分5.2±1.2,安静状态时疼痛评分1.4±0.9;术后锻炼依从性与疲乏及疼痛相关(P<0.01).术后疲乏程度、手术类型、咳嗽状态疼痛程度是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预测因素(均P<0.01).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亟待提高,术后疲乏程度、手术类型及疼痛程度可能是影响其术后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医护工作者应注意评估肺癌手术尤其是开胸术后患者的疲乏和疼痛状况,及时给予干预,以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邱萍萍;康明强;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集中处理负压吸引瓶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集中消毒负压吸引瓶效果.方法 将2012年7~12月使用后的356只负压吸引瓶由各病房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对照组),2013年1~6月使用后的564只负压吸引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处理(观察组).比较两组负压吸引瓶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洗及消毒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负压吸引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既可保证清洗消毒质量,又省时、环保,是医院处理负压吸引瓶的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者:姚春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灾害管理原则及对灾害护理专业发展的启示

    阐述了世界各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和完善的灾害管理5项原则,即综合性管理原则、多部门或跨部门综合管理原则、多灾种管理原则、社会动员管理原则、灾害风险管理原则,并探讨国际护士会建立的灾害护理能力、角色框架.提出参与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是每位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需尽快加强灾害护理专业体系的建设及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以提高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及能力.

    作者:李斯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科喉癌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的康复训练

    目的 对喉癌带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评价其效果以及家居生活的满意度.方法 对21例喉癌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身心康复训练,包括沟通能力训练、人工气道的自护训练、主动排痰能力训练;专业的心理疏导,包括缓解焦虑情绪的放松训练以及个案心理咨询.结果 21例患者训练后人工气道自护能力、沟通能力、主动排痰能力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焦虑测评(SAS)出院时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1周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喉癌术后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家居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永琼;吴敏;梅艳;陈涛;李宵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