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颜巧元
目的 对国内外PICC置管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并评鉴文献中报道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的实施内容、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学,制定PICOD原则,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EMbase、Elsevier、Web of Knowledge、Ovid、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PICC置管体外测量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由2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文献7篇,均为中文文献,由于各研究间的干预措施异质性较大,故未进行Meta分析,而是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7条文献报道了6种改良测量方法,各研究的评价指标和结果差异性较大.结论 国外文献提示有关PICC置管体外测量在指南中已有认证的方法,但中文文献的研究显示有多种改良的测量方法,干预措施间的差异性较大,这与研究者PICC导管头端佳位置的标准不一致有关.因此,国内研究者及PICC置管实践操作者对导管头端佳位置的标准亟待统一,以便更准确地预估PICC体外测量的长度.
作者:张晓菊;胡雁;李全磊;陆箴琦;薛嵋;戴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科室内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 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由52.0%提升到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系数及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及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商存平;童频;廖冰;朱楚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灵关怀对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膀胱癌拟行保留膀胱术且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灵关怀.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当日采用简易癌乏评估表(BFI)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疲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灵关怀能降低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曾俊;张莹;王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结构性授权、组织承诺、离职意愿现状,分析结构性授权和组织承诺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工作效能问卷、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8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结构性授权得分为(54.98±8.85)分,组织承诺得分为(62.78±8.99)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3.89±3.35)分.护士结构性授权、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是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士结构授权的关注,提高护士组织承诺,减弱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
作者:张钊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的夜班排班方式的满意度,探讨适合多民族地区医院的佳护士夜班排班模式.方法 采用自制的夜班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77所医院1 235名不同层次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各医院外科护士对目前夜班排班方式满意率达97.25%.被各级医院外科护士普遍认可的佳的夜班排班模式是“一天前夜一天后夜”排班制.不同年龄、族别外科护士认为的佳夜班排班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多民族地区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民族、年龄、职称总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本科室特点的夜班排班模式,进而有利于合理、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
作者:姜丽;张春华;魏江玲;彭巧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建立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对提高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建立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对132名骨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实施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后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培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优于实施前.结论 建立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能调动护士学习兴趣,有效利用专科培训资源,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
作者:杨欣萍;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澳大利亚护理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现状及监管体系,以期为建立我国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制度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在对澳大利亚护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及其衔接关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澳大利亚护理硕士学位开业护士方向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现状及监管体系.结果 澳大利亚护理硕士学位开业护士方向教育与开业护士紧密衔接,且监管体系中各机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开业护士的教育与管理,保证了开业护士的培养质量.结论 建议我国借鉴澳大利亚开业护士的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或者其中某一专业方向教育作为取得某类职业资格的必需条件.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健全护士分层级体系,构建有力的监管体系,终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专门人才.
作者:李梦诗;王毅欣;顾申;周玲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抹布作为清洁用具在临床使用频繁,当接触大量病菌时就会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医疗用品.此前,科室对抹布消毒工作重视不足,重复反复使用,消毒不到位,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出医用抹布集中处置盒,对抹布采用集中回收,严格清洗消毒,保证消毒灭菌效果,达到了防止病原菌播散的目的.
作者:龙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异种角膜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真实心理感受,为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例异种角膜移植的角膜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异种角膜移植患者术前心理体验主要有怀疑、纠结、自罪感、自卑和期望过高;术后心理体验主要有紧张、排斥、失望、人际关系敏感和无价值感.结论 异种角膜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有很多负性心理,需要医务人员提供更广泛细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
作者:薛朝华;罗汉萍;罗婧;鲁才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45例高位肛瘘患者行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均取得成功且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2周4例患者出现引流管周围轻度感染,经相应处理后炎症逐渐好转.全部患者治愈后肛门形态完整,功能正常.术后随访3~6个月,复发4例,经局部清创处理,情况稳定.提出术中巡回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宁;陈庆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 Sigma优化术后入SICU患者转运安置流程的效果.方法 运用6 Sigma管理体系中的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模型,通过头脑风暴法、绘制过程图、因果关系矩阵图、失效模式分析,找出改进关键问题,优化术后入SICU患者转运安置流程.结果 优化流程前后转运安置时间由(26.45±5.18) min缩至(17.88±5.11) min,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波动率由9.51%降至4.74%,医护满意率由77.78%升至93.18%,优化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采用6 Sigma方法优化术后入SICU患者转运安置流程,可缩短转运时间,减少转运安置过程中对患者的不利因素,提高医护满意度.
作者:陈皎;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面床准备理论在腹部感染切口换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促进感染切口的早日愈合.方法 将38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观察组由造口治疗师专人负责跟踪管理感染切口,采用基于创面床准备理论的换药法换药.结果 观察组二期缝合13例,相对少于对照组(16例);两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创面床准备理论指导腹部切口感染换药效果较好.
作者:邹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止血器第1次减压时间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Work沃克TU1C01-ZXD-1压迫型止血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术后1h松解0.5圈,每隔2h松解0.5圈,术后6h后完全松解,共松解4次;对照组术后压迫2h开始减压,每隔2h松解0.5圈,至术后6h完全松解,共松解3次.结果 观察组创口渗血,肢端肿胀、麻木,水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2、3、4、5、6h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Work沃克TU1C01-ZXD-1时第1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桡动脉介入术后1h,以后每隔2h松解0.5圈至6h后完全松解的方法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陈蓓蓓;曾章芳;滕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孕妇在孕前半年及孕期行口腔健康保健的效果,为孕前、孕期门诊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产科门诊长期设立口腔保健处对孕前及孕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保健指导.对2 092例常规完成孕前及孕期检查、入院待产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孕前及孕期口腔保健的施行情况及孕期口腔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 2 092例孕妇中,参加孕前口腔健康保健452例(21.61%),孕期口腔健康保健1 554例(74.28%);不同学历、家庭月收入孕妇孕前及孕期口腔健康保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期发生口腔不适1 381例(66.01%),孕前和孕期参加口腔健康保健孕妇口腔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参加者(均P<0.01).结论 孕前和孕期口腔健康保健非常重要,应关注低学历、低收入孕妇的口腔健康保健工作;建议将口腔健康保健列为优生优育保健内容之一.
作者:杨丽君;赵云;林莹;杨莉;肖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考评法在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在内科临床工作3~10年的49名护士为考评对象,组建护士长考评团队,调研护士护理能力现状,制定考评方法,采取情景模拟答辩、床边考核等方法实施现场考评,结束后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各专科同一工作场所的医生和护士(共68人)进行调查.结果 培养责任护士护理能力方面,满意率达95.59%,培养护士长管理能力方面,满意率达91.18%.结论 基于个案护理的考评方法,可以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培养护士长以问题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护士长现场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优质护理的发展.
作者:李玲玲;杜春玲;庄万传;杨秋荣;戚玉娟;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于KTQ标准的神经外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采用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和评价阶段(Check/Action) PDCA的4大环节实施方法重视环境管理,改善工作流程,倡导人文关怀,保障患者安全.结果 患者满意度和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于2012年11月顺利通过KTQ质量认证.结论 基于KTQ标准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推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胡娜;方继锋;杜小亮;厉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维码腕带识别在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顺序将32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3例).对照组由治疗护士根据医嘱单核对,包干组责任护士呼叫患者姓名,核对口服药执行单无误后发放给患者.观察组由自动包药机集中分包口服药,药袋在下角有二维码;责任护士听由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由腕带核识患者身份后,通过PDA扫描药袋二维码和手腕带识别患者及药品信息无误,将药品发放给患者.结果 观察组在口服药发放过程中药物漏发、剂量少发、剂量多发、药袋信息错误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二维码腕带识别提高了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的安全性,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陈丽;谢军姣;郭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术中负压环吸附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SBK术中发生与负压环吸附有关的负压环脱环、角膜偏心、结膜下出血的不良反应共51例(51眼),采用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负压环安全吸附的相关护理因素.结果 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眼部、头位不适,负压环的选择、负压装置的连接等均能影响SBK术中负压环安全吸附.其中患者紧张焦虑43例(84.31%)、眼部不适31例(60.78%)、头位不适16例(31.37%)、冲洗液温度不适13例(25.49%)、其他10例(19.61%).结论 提高对SBK负压环吸附安全管理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是保证SBK手术安全开展的基础.
作者:喻娟;张燕;白继;宋碧英;张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泛红试验联合负压穿刺在老年肥胖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00例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袁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50例,采用传统握拳法行手背静脉穿刺为常规法组,采用泛红试验联合负压穿刺为联合法组.比较两种方法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血管清晰情况、穿刺后回血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血管清晰度、穿刺后回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泛红试验联合负压穿刺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肥胖患者血管充盈度,加快回血速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程相玲;沈玉红;陈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网络评价的概念、作用以及网络教学评价工具在护理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网络教学评价起到了价值判断、评价发展、参数价值的效用,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效果以及网络教学需求提供参考.但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李丹丹;隋树杰;仰曙芬;张壁嘉;赵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