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金婷;马艳梅;孙亚楠;张彬;徐苗苗

关键词:颅脑损伤, 音乐疗法, 睡眠质量, 心率, 血压
摘要: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的6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即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音乐实施干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患者睡眠情况,并于第1、14、28天测量观察组行音乐干预前后的心率、血压,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聆听音乐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00%~76.67%主观感觉放松、平静、舒适及改善睡眠.结论 音乐疗法通过心理和生理途径,使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起到稳定心率、血压的作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助产士门诊的系统管理对初产妇围生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助产士门诊系统管理对初产妇会阴损伤、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规律产检、妊娠≤20周的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521例)和观察组(289例).对照组在妊娠各期接受规律产检、营养和体质量管理,定期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入院待产、分娩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以上常规处理外,由助产士对其进行孕期保健知识评估与指导,心理健康状态评估与系统管理,分娩计划制定,妊娠晚期会阴按摩、分阶段促进自然分娩策略和母乳喂养指导,以及产后42 d的追踪随防.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和会阴伤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胀率和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助产士门诊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围生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周立平;潘继红;邹文霞;谭霭谊;姚瑛;冯燕勤;吕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防治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腹胀的有效方法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12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腹胀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强化心理护理、术后服用排气合剂,配合食疗和腹部按摩等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程度腹胀发生率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排气合剂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腹胀发生.

    作者:徐丽芬;杨荆艳;康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简易床头牵引康复架的研制与应用

    康复锻炼是骨科疾病康复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牵引床大多数是集中在骨科,且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售价高,使用受限,所以骨科以外的科室都不备牵引床[1].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骨科患者并发其他疾病,如严重的心、脑、肾疾病等,就有可能转入其他专科治疗,部分长期卧床患者也需要上肢功能锻炼,此时,使用骨科牵引床康复锻炼就成了一大难题.鉴此,我科研制了一种实用新型的牵引康复架,使其他科室的病床只需花少量的成本即可使病床具备牵引、康复锻炼等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蒋建萍;汪泰琴;李玉华;王芬;吴佳裔;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食管癌术后肺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在老年食管癌术后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FMEA找出60例老年食管癌术后肺栓塞潜在失效的原因,即术后对脱水护理不当、术后感染护理不当、术前评估询问不全、术后操作导致静脉损伤、功能锻炼不及时、术后使用抗凝剂不规范;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加强对术后感染、脱水护理,详细询问病史,注意静脉保护、功能锻炼及规范使用抗凝剂等.结果 实施FMEA 1年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无肺栓塞发生,失效模式RPN值由实施前的168~384分降低至36~150分.结论 老年食管癌术后应用FMEA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王振荣;曹成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护理网络考试管理系统的设置与应用

    目的 探讨护士教育培训考核的改革方式,加强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采用Web同时适用局域网和Internet方式,依据不同考试对象设制相应考试内容,经组卷系统、统计系统和管理系统对不同考试对象实施考核.结果 应用护理网络考试管理系统后,年度护士考试前准备时间、护士对考试形式满意率等4项指标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护理网络考试管理系统的应用,搭建了高效护理培训考核管理平台,促进了优质服务深化和护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王红;付俊;吴婷婷;李瑛;卢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缓解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疲乏缓解评估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疲乏状态及缓解方式,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在放疗前、中、后期其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疲乏缓解方式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导患者运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预防和缓解疲乏.

    作者:刘桂兰;汪华玲;周静;周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开胸术后患者交接项目表在轮训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轮训护士使用开胸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交接项目表的应用效果,促其按规范化流程实施患者交接,以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设计开胸术后患者护理交接项目表,用于32名胸外科监护室的轮训护士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轮训护士使用项目表完成248例次患者的护理交接,未发生一起护理缺陷和安全问题.32名轮训护士中,29名(90.6%)认为该项目表内容完善,30名(93.8%)认为该表使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26名(81.2%)认为该表可促使护士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30名(93.8%)愿意在轮训期间使用该表,20名(62.5%)认为该项目表可推广应用;并认为该表能不同程度地帮助其落实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均表示在应用该项目表交接3~5例开胸术后患者后有信心单独执行护理交接.结论 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设计的开胸术后患者交接项目表有利于提高交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轮训护士对该表认可程度高,可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王君慧;童敏;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模式的改进与应用

    目的 重新构建符合社区人群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为开展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将张掖市8个社区的人群按2012年和2013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重建后的培训模式进行灾害救护培训.结果 观察组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学习兴趣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简易骨折固定、包扎术、搬运术的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通过重建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模式,能提高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的满意度和灾害救护综合能力.

    作者:宋晓英;周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4个病区,进行为期28 d的直接护理工时测定.共发放调查表5 120份,其中有效回收4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术前、普通外科术前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普通外科术后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DL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患者的手术类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不是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是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患者分类的指标,进而预测护理人力的需求.

    作者:梁新蕊;张玲娟;陆健;陆小英;曹洁;韩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肢体抬高法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肢体抬高法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行外周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在患者拔针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按压法止血,观察组采用肢体抬高法.结果 对照组有效止血时间为(164.99±50.01)s,发生轻、中度皮下淤血18例;观察组分别为(53.50±22.84)s、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肢体抬高法应用于老年患者输液拔针止血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皮下淤血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质量.

    作者:陕海丽;王妮娜;支楠;李季;赵娜;武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在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颅脑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进行评估,并依据评分分级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应用于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疾病的危重程度,从而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控制的流程管理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药患者中符合压疮诊断标准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包括首次评估、伤口床处理、照护者监控、责任护士监控和伤口治疗师监控.比较两组伤口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和照护者压疮知识得分.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照护者压疮护理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是一种安全、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的管理方法.

    作者:黄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国护士职业性腰背痛防护培训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职业性腰背痛在护士群体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护士对职业性腰背痛的培训需求,总体回顾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在我国的培训现状,对今后有效开展护士群体职业性腰背痛培训提出建议.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输液港与PICC置管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港(VAP)和PICC置管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VAP和PICC患者各60例,置入VAP或PICC后维护和随访1年,观察置管效果和置管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置管并发症、留置时间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VAP组显著优于PICC组(P<0.05,P<0.01).结论 VAP在降低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和改善长期使用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显著优于PICC,但费用较昂贵;需要长期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合理选择深静脉置管方式,建议首选VAP.

    作者:高聪颖;厉小小;陈员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分析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30例肿瘤PICC带管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3.08±11.63,54.62%患者处于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理解力、处理或管理能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较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为改善和提高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其心理一致感的培养,并给予其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作者:张明;高伟;孙媛媛;李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传统文化陶冶实习护生人文情怀

    目的 探索护理教育过程中医德情怀陶冶、人文精神塑造.方法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医学人文精神,努力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在实践技能成长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结果 通过教改项目的实施,与往届实习护生相比,在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操作水平、尊师守纪、沟通协作方面,带教老师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护理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结论 在护理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温、良、恭、俭、让”应成为护理人员高尚人文素质的集中体现.

    作者:朱婷婷;周向锋;章晓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在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对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严格规定首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入手术间时间、麻醉完成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并进行过程监测和干预.比较管理前后首台手术准点执行情况及当日手术准点完成情况.结果 实施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台率及当日各时间点手术完成情况较实施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信息技术应用于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管理可起到较好的过程监测管理作用,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始率.

    作者:高兴莲;苏法安;沈剑辉;吴荷玉;杨英;王曾妍;胡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秦洁;李树华;周小榕;吴大海;黑任轶;董纪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气囊导尿管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壁分泌物清除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清理法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残留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方法 按住院日期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清理组在吸痰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气管导管、下呼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囊导尿管清理法能够有效阻断气管导管内细菌粘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且操作安全.

    作者:毕颖;蔡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体化综合心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7例胃癌患者采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进行负性心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 术后4d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下降趋势,术后8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采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程火玲;刘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