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兰;汪华玲;周静;周琴
目的 建立静脉炎动物模型,探讨静脉炎形成机制,为其防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1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只.模型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在兔双耳缘静脉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连续5d静脉注射甘露醇10 mL并在15 min内完成,以形成条索状静脉(Ⅲ级静脉炎)为观察指标,拔除留置针,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正常对照组不进行静脉留置,但同样进行双耳包扎,共5d,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连续注射甘露醇能形成兔耳缘静脉静脉炎,其形成机制与TNF-α、ICAM-1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陈桂园;姜丽萍;黄利全;刘庆伟;施红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士教育培训考核的改革方式,加强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采用Web同时适用局域网和Internet方式,依据不同考试对象设制相应考试内容,经组卷系统、统计系统和管理系统对不同考试对象实施考核.结果 应用护理网络考试管理系统后,年度护士考试前准备时间、护士对考试形式满意率等4项指标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护理网络考试管理系统的应用,搭建了高效护理培训考核管理平台,促进了优质服务深化和护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王红;付俊;吴婷婷;李瑛;卢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轮训护士使用开胸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交接项目表的应用效果,促其按规范化流程实施患者交接,以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设计开胸术后患者护理交接项目表,用于32名胸外科监护室的轮训护士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轮训护士使用项目表完成248例次患者的护理交接,未发生一起护理缺陷和安全问题.32名轮训护士中,29名(90.6%)认为该项目表内容完善,30名(93.8%)认为该表使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26名(81.2%)认为该表可促使护士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30名(93.8%)愿意在轮训期间使用该表,20名(62.5%)认为该项目表可推广应用;并认为该表能不同程度地帮助其落实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均表示在应用该项目表交接3~5例开胸术后患者后有信心单独执行护理交接.结论 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设计的开胸术后患者交接项目表有利于提高交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轮训护士对该表认可程度高,可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王君慧;童敏;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分析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30例肿瘤PICC带管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13.08±11.63,54.62%患者处于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理解力、处理或管理能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较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一致感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为改善和提高肿瘤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其心理一致感的培养,并给予其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作者:张明;高伟;孙媛媛;李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综述了职业性腰背痛在护士群体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护士对职业性腰背痛的培训需求,总体回顾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在我国的培训现状,对今后有效开展护士群体职业性腰背痛培训提出建议.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药患者中符合压疮诊断标准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包括首次评估、伤口床处理、照护者监控、责任护士监控和伤口治疗师监控.比较两组伤口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和照护者压疮知识得分.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照护者压疮护理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是一种安全、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的管理方法.
作者:黄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描述ICU高级实践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 用目的抽样法选取6名ICU高级实践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价值感、困惑感、突破感和激励感4大主题.结论 ICU高级实践护士的工作角色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ICU高级实践护士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可.应规范其工作角色和职责,提供必要资源,以促进这支队伍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赵文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秦洁;李树华;周小榕;吴大海;黑任轶;董纪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危急值通报和应答信息系统管理危急值,以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方法 根据JCI标准,建立危急值通报和应答系统,修订危急项目及危急值范围,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结果 2012年临床科室危急值应答率、危急值记录合格率分别由2011年的93.23%、92.82%上升至95.32%、94.73%;医生的应答时间由12.15 min下降至9.38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据JCI标准,对危急值通报和应答加强管理,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杨晓莉;曹艳佩;马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在老年食管癌术后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FMEA找出60例老年食管癌术后肺栓塞潜在失效的原因,即术后对脱水护理不当、术后感染护理不当、术前评估询问不全、术后操作导致静脉损伤、功能锻炼不及时、术后使用抗凝剂不规范;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加强对术后感染、脱水护理,详细询问病史,注意静脉保护、功能锻炼及规范使用抗凝剂等.结果 实施FMEA 1年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无肺栓塞发生,失效模式RPN值由实施前的168~384分降低至36~150分.结论 老年食管癌术后应用FMEA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王振荣;曹成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护理教育过程中医德情怀陶冶、人文精神塑造.方法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医学人文精神,努力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在实践技能成长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结果 通过教改项目的实施,与往届实习护生相比,在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操作水平、尊师守纪、沟通协作方面,带教老师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护理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结论 在护理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温、良、恭、俭、让”应成为护理人员高尚人文素质的集中体现.
作者:朱婷婷;周向锋;章晓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4个病区,进行为期28 d的直接护理工时测定.共发放调查表5 120份,其中有效回收4 9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42%.结果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术前、普通外科术前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普通外科术后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DL等级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患者的手术类型未被纳入回归方程,不是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护理等级、ADL等级、病情严重程度是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工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患者分类的指标,进而预测护理人力的需求.
作者:梁新蕊;张玲娟;陆健;陆小英;曹洁;韩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清理法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残留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方法 按住院日期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清理组在吸痰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气管导管、下呼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囊导尿管清理法能够有效阻断气管导管内细菌粘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且操作安全.
作者:毕颖;蔡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经口腔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进行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术中配合术者翻瓣、开窗、剥离囊肿,填塞碘仿纱条止血,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结果 患者术后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骨腔开始缩小,新生骨明显钙化,随访期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可有效去除肿瘤,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恢复颞下颌关节的生理功能,精心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管理,严密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障.
作者:夏丽霞;吴素兰;赵体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7例胃癌患者采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进行负性心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 术后4d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下降趋势,术后8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采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程火玲;刘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舒适功能体位悬挂装置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大便失禁的卧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每次便后用湿纸巾将粪便擦拭干净,定时冲洗会阴部并消毒尿道口,及时更换尿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舒适功能悬挂装置以保持患者悬挂体位,避免排出物污染会阴部及臀部.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和肛周皮肤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功能悬挂装置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及肛周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美银;卓叶雯;李燕英;林细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器官获取手术前中国Ⅲ型心死亡供体器官功能的维护措施.方法 对57例中国Ⅲ型心死亡供体器官获取前的维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总结对肝、肾功能的保护、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措施和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的使用.结果 57例均捐献成功,共捐出肾脏、肝脏142个.其中我院实施肝移植12例,手术全部成功,2例术后发生胆道狭窄,1例肝癌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1例发生胆瘘.肾移植107例,发生急性移植肾小管坏死30例,经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后29例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死亡;急性排斥反应24例,经治疗后均逆转.结论 器官捐献供体功能的维护对移植后移植物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需尽早介入护理干预,使器官损害程度降至低,提高其利用率及移植效果.
作者:李壮江;苏庆东;孙煦勇;聂峰;董建辉;陈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种植义齿的手术特点,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 15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2颗,其中2例患者共4颗种植体脱落,均经再次手术成功,其余18颗均获种植成功.结论 老年患者全身及口腔条件较差,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种植义齿修复各个阶段的护理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种植成功率.
作者:陈红艳;周伟颜;余俊英;李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送管方法在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 将1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无菌透明贴膜包裹无齿镊前端,穿刺者手持无齿镊尾端将导管通过导入鞘远端缓慢送入,同时助手用生理盐水脉冲导管的改良送管方法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方法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结果 观察组送管困难、送管失败重新选择静脉穿刺例数、导管异位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良送管方法提高了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
作者:郭舒文;谢丽琴;陈开珠;曾丽丽;林彩凤;庄志云;郑月惠;戴冬凰;张秀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缓解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疲乏缓解评估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疲乏状态及缓解方式,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在放疗前、中、后期其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疲乏缓解方式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导患者运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预防和缓解疲乏.
作者:刘桂兰;汪华玲;周静;周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