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霞;吴素兰;赵体玉
综述了职业性腰背痛在护士群体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护士对职业性腰背痛的培训需求,总体回顾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在我国的培训现状,对今后有效开展护士群体职业性腰背痛培训提出建议.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静脉炎动物模型,探讨静脉炎形成机制,为其防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1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只.模型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在兔双耳缘静脉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连续5d静脉注射甘露醇10 mL并在15 min内完成,以形成条索状静脉(Ⅲ级静脉炎)为观察指标,拔除留置针,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正常对照组不进行静脉留置,但同样进行双耳包扎,共5d,腹腔麻醉下活体留取标本.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连续注射甘露醇能形成兔耳缘静脉静脉炎,其形成机制与TNF-α、ICAM-1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陈桂园;姜丽萍;黄利全;刘庆伟;施红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13例磁性压迫吻合技术应用于胆肠吻合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13例胆肠吻合应用磁性压迫技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回访的全程手术护理.结果 13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胆肠吻合时间5~10(7.53±1.50) min,磁环脱落时间16~36(26.23±6.18)d,住院时间10~37(20.23±8.70)d.术后除1例患者因腹腔出血再次手术外,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感染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访视有利于无缝线胆肠磁压榨吻合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琳娟;郭秀英;韦延强;梅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防治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腹胀的有效方法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12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腹胀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强化心理护理、术后服用排气合剂,配合食疗和腹部按摩等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程度腹胀发生率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排气合剂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腹胀发生.
作者:徐丽芬;杨荆艳;康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外籍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出护理模式的多层次评估法,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评估,大程度地提供与患者文化一致的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加.结论 在外籍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凌;谈宏琼;杨妮;艾亚婷;金阳;任海蓉;胡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客观评价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合计2 593例研究对象.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够增加留置时间,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RR=1.13,95%CI(1.06,1.20)],降低静脉炎[RR=0.26,95% CI(0.17,0.37)]、液体外渗[RR=0.29,95%CI(0.22,0.38)]、导管阻塞[RR=0.50,95%CI(0.36,0.70)]和导管滑脱[RR=0.13,95 %CI(0.06,0.28)]的发生率(均P<0.01).结论 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行留置静脉输液,具有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势.但由于本研究中纳入的RCT在质量上的局限性,研究结论尚需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作者:樊海英;陈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康复锻炼是骨科疾病康复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牵引床大多数是集中在骨科,且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售价高,使用受限,所以骨科以外的科室都不备牵引床[1].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骨科患者并发其他疾病,如严重的心、脑、肾疾病等,就有可能转入其他专科治疗,部分长期卧床患者也需要上肢功能锻炼,此时,使用骨科牵引床康复锻炼就成了一大难题.鉴此,我科研制了一种实用新型的牵引康复架,使其他科室的病床只需花少量的成本即可使病床具备牵引、康复锻炼等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蒋建萍;汪泰琴;李玉华;王芬;吴佳裔;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描述ICU高级实践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 用目的抽样法选取6名ICU高级实践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价值感、困惑感、突破感和激励感4大主题.结论 ICU高级实践护士的工作角色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ICU高级实践护士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可.应规范其工作角色和职责,提供必要资源,以促进这支队伍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赵文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清理法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残留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方法 按住院日期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清理组在吸痰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气管导管、下呼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囊导尿管清理法能够有效阻断气管导管内细菌粘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且操作安全.
作者:毕颖;蔡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基于助产士门诊系统管理对初产妇会阴损伤、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规律产检、妊娠≤20周的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521例)和观察组(289例).对照组在妊娠各期接受规律产检、营养和体质量管理,定期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入院待产、分娩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以上常规处理外,由助产士对其进行孕期保健知识评估与指导,心理健康状态评估与系统管理,分娩计划制定,妊娠晚期会阴按摩、分阶段促进自然分娩策略和母乳喂养指导,以及产后42 d的追踪随防.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和会阴伤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胀率和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助产士门诊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围生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周立平;潘继红;邹文霞;谭霭谊;姚瑛;冯燕勤;吕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的6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即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音乐实施干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作为评定工具评价患者睡眠情况,并于第1、14、28天测量观察组行音乐干预前后的心率、血压,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聆听音乐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00%~76.67%主观感觉放松、平静、舒适及改善睡眠.结论 音乐疗法通过心理和生理途径,使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起到稳定心率、血压的作用.
作者:金婷;马艳梅;孙亚楠;张彬;徐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预防早产儿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并研究其合理剂量.方法 将180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均依据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置管前分别采用0.08mg/mL(观察1组)、0.04 mg/mL(观察2组)地塞米松稀释液30 mL及生理盐水30 mL(对照组)浸泡PICC,浸泡时间均为5 min.比较三组患儿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 三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程度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观察1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和迟于对照组(P<0.0125,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相比,虽静脉炎发生时间推迟(P<0.05),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后患儿静脉炎严重程度显著降低(P<0.01).三组患儿其他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前,使用0.08 mg/mL地塞米松溶液浸泡预处理导管,能减轻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能延缓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罗春绸;谢丽琴;郑素珠;林玮玮;林秀梅;余小琴;陈少环;陈素贞;许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药患者中符合压疮诊断标准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压疮流程管理,包括首次评估、伤口床处理、照护者监控、责任护士监控和伤口治疗师监控.比较两组伤口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和照护者压疮知识得分.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照护者压疮护理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是一种安全、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的管理方法.
作者:黄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危急值通报和应答信息系统管理危急值,以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方法 根据JCI标准,建立危急值通报和应答系统,修订危急项目及危急值范围,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结果 2012年临床科室危急值应答率、危急值记录合格率分别由2011年的93.23%、92.82%上升至95.32%、94.73%;医生的应答时间由12.15 min下降至9.38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据JCI标准,对危急值通报和应答加强管理,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杨晓莉;曹艳佩;马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重新构建符合社区人群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为开展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将张掖市8个社区的人群按2012年和2013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重建后的培训模式进行灾害救护培训.结果 观察组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学习兴趣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简易骨折固定、包扎术、搬运术的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通过重建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模式,能提高社区人群灾害救护培训的满意度和灾害救护综合能力.
作者:宋晓英;周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舒适功能体位悬挂装置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大便失禁的卧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每次便后用湿纸巾将粪便擦拭干净,定时冲洗会阴部并消毒尿道口,及时更换尿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舒适功能悬挂装置以保持患者悬挂体位,避免排出物污染会阴部及臀部.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和肛周皮肤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功能悬挂装置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及肛周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美银;卓叶雯;李燕英;林细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7例胃癌患者采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进行负性心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 术后4d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下降趋势,术后8d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采用个体化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程火玲;刘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缓解方式,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疲乏缓解评估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分析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疲乏状态及缓解方式,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在放疗前、中、后期其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疲乏缓解方式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导患者运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预防和缓解疲乏.
作者:刘桂兰;汪华玲;周静;周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在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颅脑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进行评估,并依据评分分级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应用于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疾病的危重程度,从而指导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器官获取手术前中国Ⅲ型心死亡供体器官功能的维护措施.方法 对57例中国Ⅲ型心死亡供体器官获取前的维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总结对肝、肾功能的保护、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措施和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的使用.结果 57例均捐献成功,共捐出肾脏、肝脏142个.其中我院实施肝移植12例,手术全部成功,2例术后发生胆道狭窄,1例肝癌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1例发生胆瘘.肾移植107例,发生急性移植肾小管坏死30例,经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后29例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死亡;急性排斥反应24例,经治疗后均逆转.结论 器官捐献供体功能的维护对移植后移植物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需尽早介入护理干预,使器官损害程度降至低,提高其利用率及移植效果.
作者:李壮江;苏庆东;孙煦勇;聂峰;董建辉;陈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