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波;李变娥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暴力事件的真实感受,探讨医院暴力事件对实习护生择业的影响,以引导护生正确认识护理行业的医院暴力风险.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临床实习>5个月的护生10名,对资料进行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实习护生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医院暴力事件,部分经历过医院暴力事件并产生了恐惧害怕情绪;部分表示医院暴力事件没有影响择业,但对职业生涯有些担心;少部分表示因此改行或寻找其他发展.结论 医院暴力可能对实习护生的择业产生负面影响,护理教育者应正向引导护生面对医院暴力.
作者:肖菲;万青;童利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患者误吸;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误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
作者:王吉平;沈英;姚红英;沈珍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照顾癌症患者这一经历给照顾者带来沉重的负荷.目前对于照顾负荷尚无明确的定义,评估照顾者照顾负荷主要是采用量表,照顾负荷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主要的干预措施有政府政策支持、疼痛控制、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教育计划、喘息服务和认知行为干预等.
作者:高洋洋;姜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团队的建立方法及培训效果.方法 以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为核心成员,以糖尿病联络护士及专科医生(包括心理咨询师,眼科、肾病、神经内科、足病医生)为外围成员,建立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设置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由核心成员及专科医生对联络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培训.结果 培训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知识、行为及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培训前后联络护士糖尿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联络护士测血糖、胰岛素注射技能考核成绩得分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团队的建立及培训的实施,可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为提高综合医院糖尿病医疗护理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玲凤;刘芳;黄金;赵丽萍;王琴;李娟;翁容;钟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应聘考核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护理课堂及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对参加某院2013年第2轮应聘的来自湖北省12所高校的182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理论及基础护理、急救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护生理论、基础护理操作、急救操作考核成绩均分分别为68.1±5.2、81.3±5.4、90.3±5.9;不同级别本科院校及不同等级医院实习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生理论成绩偏差,一类本科院校和在三级医院实习的护生考核成绩相对较好.护理院校及医院均应重视护理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不断探索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法,以为人类健康服务输送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叶弘;严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具有神经内科特色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指标,并对指标进行系统性描述.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专家会议与专家咨询,建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量测量指标.结果 确定了护理工作量测量指标64项,其中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工作量测量指标15项;以患者为中心,规范化系统性描述了各测量指标.结论 护理工作量测量指标的构建是开展护理工作量研究的基础,可为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陈红;蒋红;顾妙娟;赵琦;任学芳;黄莺;王屹骏;Jeanette Ives Erickson;马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对比剂肾病高危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防护作用.方法 选择对比剂肾病高危(即基础肾功能不全及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在PCI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及饮水护理、药物使用指导、并行水化治疗;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并继续水化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累计127处病变共置入136枚支架.PCI平均诊疗时间(115.0±59.0)min,无死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仅1例(0.97%)发生对比剂肾病,经治疗肾功能好转.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保障了对比剂肾病高危患者PCI围术期的安全性,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张颖;赵红丽;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表在脑卒中住院患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奥马哈问题分类表为护理评估、诊断框架,对7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评估、诊断,找出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并进行分析、归类.结果 77例患者共存在护理问题621个,平均每例患者存在8.06个;存在的护理问题65.21%属于生理领域,24.96%属于健康相关行为领域,8.70%属于心理社会领域,1.13%属于环境领域;发生率超过50%的护理问题是循环、神经-肌肉-骨骼功能、个人照顾、消化-水合和精神健康.结论 奥马哈问题分类表能全面评估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状况,发现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适当的修改后,奥马哈问题分类表可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估.
作者:黄淑芳;管玉梅;黄宴萍;吴爱萍;陈玲;叶文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情景演示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瘫患儿按照参加康复训练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功能训练、作业治疗、理疗等.对照组(脱落1例)进行常规训练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将情景演示应用于康复训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应用Gesell发展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积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情景演示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能激发患儿康复训练兴趣,提高患儿家长协助患儿康复训练的能力,对康复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袁焕侠;杨忠秀;张亚男;魏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综述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性别、年龄、照顾时间、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等;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护理干预,包括参与出院计划、家庭干预、心理教育干预、远程指导、完善社区服务等.提出国内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干预性研究较少,应将其置于患者同等位置予以关注与干预.
作者:王潆潆;孙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对152例口服希罗达患者实施腹泻和手足综合征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口服希罗达致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6.8%,其中3级腹泻发生率为7.2%;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55.9%,其中3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7.2%.3例不能耐受腹泻的患者经减量后腹泻好转,无终止治疗者;2例手足综合征患者终止治疗,1例患者减量治疗,其余2级和3级腹泻或手足综合征患者均恢复到0~1级.结论 针对性防护措施可减少口服希罗达所致腹泻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杨笑梅;廖鑫;聂新;陈凤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X型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伤口处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X型加压包扎不影响电极位置,可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孙翠萍;丁金玲;朱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陪伴式情感干预,主要包括环境营造、家庭支持及艺术情感干预等.干预30 d、60 d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护士用卒中患者观察表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0 d、60 d后,两组护士用卒中患者观察表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陪伴式情感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应美艳;曹海鹰;黄燕;应蓉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运用思维导图、对照组运用PPT进行糖尿病教育.于教育前及教育结束后3个月测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教育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罗晶;王爱民;张金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为制定个体化活动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及分级草案;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调查.结果 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权威系数均为0.94,协调系数为0.23、0.35.经2轮咨询,各项指标变异系数为13%~19%,指标分级满分比87%~100%,确立了用于AMI患者早期活动方式评定的10项指标和各指标的分级.结论 AMI患者早期活动评估指标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后续研究将对指标分级赋值,从而用风险积分指导制定AMI患者早期活动方式.
作者:王琴;田金萍;王连生;李春坚;卢新政;孙国珍;杨志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对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卫生保健质量问卷对30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对卫生保健服务期望的平均得分为(7.79±0.97)分,其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患方知情权利的期望水平较高,得分均>8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种、病程、文化程度为影响期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对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较高,尤其是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患方知情权利.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较高,病程较长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期望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医疗可及性的期望较高.
作者:潘习;白姣姣;贺佩青;张培雯;蒋雨萍;屠小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 解上海市社区护士冠心病管理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上海市2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工龄分层法抽取706名社区护士,采用自编社区护士冠心病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上海市社区护士冠心病管理行为得分39.17±9.59,得分率为65.28%.冠心病相关知识、工作地点对社区护士冠心病管理行为有影响(均P<0.01).结论 上海市社区护士冠心病管理行为一般,相关部门应积极为社区护士尤其是工作地点在郊区的护士提供培训,通过提高其冠心病相关知识来强化管理行为.
作者:于扬;陈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介绍了Donabedian质量评价模式,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Donabedian理论在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并基于文献分析了以Donabedian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提出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关系如何进一步研究给出建议,以此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郭欣;陈赟;施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赋能护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赋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赋能调查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赋能护理总均分3.02±0.81;影响因素包括一般自我效能、婚姻状况、年龄、陪护类型(P<0.05,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对赋能护理的感知程度不高,护理人员应对不同自我效能、婚姻状况、年龄和陪护类型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赋能措施,鼓励其参与疾病治疗和护理,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秀波;李变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糖指数结合血糖负荷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采用低血糖指数结合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教育内容不涉及血糖指数、血糖负荷相关知识.两组均进行4次群体健康教育、7次门诊面访和7次电话随访.干预持续6个月,在干预后3个月末和6个月末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的组间效应(均P<0.05),干预组体质量、BMI、腰围较本组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结论 血糖指数结合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优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可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
作者:陆希;丁亚萍;崔焱;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