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芳;林平;陈巍;刘国杰
中低频治疗仪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固定装置,患者不能移动,而电极又常常需要用湿布进行导电,患者衣物很容易沾湿.为克服上述弊端,2012年1~8月,我们自行研制中低频脉冲治疗仪固定装置并应用于500例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满意,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代丽;徐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护理垂直管理是引用绩效管理的方法,从垂直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定义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构建以主管院长-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为主线的垂直管理模式,是将护理人、财、物与责、权、利相统一的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并形成外部横向与内部纵向的独立而不孤立的管理架构,可大限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护理人才战略的实施,可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
作者:范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疲乏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嘱其不适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4个月的电话随访,对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指导.应用疲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评估问卷(HAQ)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症状及功能状态.结果 出院后4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疲乏程度及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功能状态除进食、触物、活动外,其他条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疲乏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函;杨薇;万琦兵;王云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阐述了ICU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缓解疼痛、休息、饮食饮水、体位活动)、心理需求(害怕、紧张、情绪不良)及社会支持需求.提出ICU护士需心怀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控制噪声,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休息与睡眠,关注其营养状态,积极行关节锻炼及协助活动,进行有效沟通,酌情增加亲友探视与陪护时间,增强情感支持,以提高ICU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锻炼的现状、运动干预措施及运动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脏功能和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及透析充分性,改善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萌萌;王超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阐述了老年痴呆患者的走失行为机制、相关因素、走失的地点、发现的场所和后果、评估方法及防护措施,以促进健康提供者对这一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痴呆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妮;张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社区护士心肺复苏(CPR)技能佳培训方法,为开展社区护士CPR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上海市浦东新区10所社区服务中心的120名社区护士均分为三组,每组40名,分别采用图片指导练习法、分步光碟指导练习法、讲授互动练习法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后三组CPR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其中讲授互动练习法得分高,碟片法次之,图片法低.结论 三种方法对社区护士进行CPR培训均有效,讲授互动练习法培训效果佳.
作者:孙娜;彭幼清;马丽莉;王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护士自我接纳情况,为新护士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程度量表(SAQ)对92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新护士自我接纳总分为(40.70±5.41)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3.50±2.62)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为(17.20±3.87)分.男护士自我接纳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护士(均P<0.01).结论 新护士的自我接纳尤其自我评价水平还有待加强,工作中需加强思想疏导,培养其职业成就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作者:李灿;饶宇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毒供应中心在高温消毒医疗器械后,通常需戴普通劳保手套取出医疗器械.在夏秋季节,由于衣着短袖工作服,而普通劳保手套较单薄,且手臂套太短使得整个上臂暴露在外,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被烫伤.为了解决普通劳保手套在高温下作业的缺陷,笔者制作了实用新型高温隔热长臂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峰英;王作艳;王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问卷,对656名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67%的居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自我药疗行为,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总均分为2.79±0.43.家中有无医务工作者、医保类型、健康状况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较普遍,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促进合理安全的自我药疗,降低自我药疗风险对保证居民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春玲;叶旭春;刘晓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留置导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不同连接方式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股静脉置管(20例)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以血液透析时留置导管动静脉端与血路管动静脉端的连接方式确定正接与反接,每例患者均行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各1次,透析至2 h时从患者手指端与体外循环管路动脉端采血测血糖.结果 不同置管部位管路正向连接透析时,动脉端与手指端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时动脉端血糖值显著低于手指端(P<0.01).结论 长期及临时颈内静脉置管,无论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均可从体外循环管路的动脉端采血测血糖值,股静脉置管正向连接时可从动脉端采血,反向连接时,监测血糖应从外周采血,才能获得较准确的血糖值.
作者:吴柯;李璇;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化疗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困扰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症状评估和有效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困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09例化疗期肺癌患者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期肺癌患者症状困扰发生率为96.33%,症状困扰得分(31.48±6.75)分.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社会支持、面对、回避、屈服能够显著影响化疗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困扰水平(P<0.05,P<0.01),面对、回避、屈服、社会支持共同解释症状困扰43.20%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症状困扰对化疗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造成的消极影响;可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对症状困扰进行预测评估,提供社会支持、调整应对策略等干预措施进行症状管理,以改善患者症状困扰.
作者:王君;高文凯;钱涵;张全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对老年慢性疼痛调适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完善自我效能感对老年慢性疼痛调适影响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量表,汉化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92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中介效应分析,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在抑郁和屈服型应对方式对疼痛调适影响的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依次为0.041和0.060,分别占总效应的40.2%和63.8%(均P<0.05);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在屈服型应对方式对疼痛调适影响的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7,占总效应的74.0%(P<0.05);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在抑郁和屈服型应对方式对疼痛调适影响的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依次为0.002和0.002,分别占总效应的3.2%和5.6%(均P<0.05).结论 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在抑郁和屈服型应对方式对疼痛调适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和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较大.
作者:冯晨秋;高晖;王贞慧;刘佳佳;娄凤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婴儿肌内注射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在注射室接受肌内注射的婴儿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注射为干预组,双日注射为对照组.干预组在肌内注射前15~20 min直至肌内注射后2 min整个过程实施直立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在接受肌内注射的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常规给予肌内注射.分别记录两组疼痛面容、啼哭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组婴儿肌内注射时疼痛面容和啼哭开始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疼痛面容和啼哭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能有效缓解婴儿肌内注射疼痛,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华维;李清;刘建华;柴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外出检查运送安全的保障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患者外出检查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活动后患者和医务人员对中央运输科服务满意率分别为97.2%、93.3%,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运送患者差错发生率及投诉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性,提升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满意率,增强了运送人员的管理意识.
作者:陈晓华;王立;陈群;魏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例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前,采用膀胱扫描仪进行膀胱内尿量测定,寻找患者的佳导尿时间点.结果 住院期间患者行间歇性导尿53例次,其中9例次膀胱扫描仪测得患者尿量<300 mL,推迟导尿时间点,但与上一次导尿时间不超过6 h;有21例次测得患者尿量>500 mL,给予患者即时导尿;有23例次测得患者尿量为300~500 mL,按计划时间点导尿.结论 采用膀胱扫描仪能够有效监测间歇性导尿前膀胱内尿量,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准确的时间点,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宋佳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肠道管理对假性大便失禁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40例假性大便失禁患儿采用个体化肠道管理干预法,于患儿干预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于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儿排便情况.结果 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患儿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干预3个月时患儿平均每周排便3.8次,无大便失禁现象发生.患儿家长对肠道管理认知准确.结论 个体化肠道管理提高了该类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时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案,假性大便失禁患儿短期内可达到较佳治疗效果.
作者:任平;张玉侠;陈劼;顾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入职体检既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也是单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就业招录的竞争激烈,就要求体检必须提供公平、公正、客观的结果.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科技的发展以及就业招录的激烈竞争,体检过程中出现的人为作弊、人为干扰等因素对体检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提出了挑战.为加强就业招录体检的管理,确保各项体检指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我院体检中心从2011年10月开始将附有条形码的一次性手腕带(下称手腕带)运用于就业招录体检中,暂未发生一起违规,介绍如下.
作者:程向群;龚璐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1例成功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气管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护理,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防范,完善相关资料检查;术后针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时准确地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患者共先后经8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52 d后拔除气切导管,气喘缓解,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许丽辉;王爱民;张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结果 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主动预防重症患儿VAP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素明;苏慧敏;张印兰;罗惠玲;刘强;曹志华;王月红;张思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