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口罩用于纤支镜检查患者眼部防护

杨春菊

关键词:一次性口罩, 纤支镜, 检查过程, 患者, 防护眼镜, 治疗巾, 眼罩, 眼镜价格, 清洗消毒, 分泌物, 注药, 遮盖, 吸痰, 物品
摘要:纤支镜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紧张、检查过程中注药或吸痰时分泌物溅到患者眼部,常规为其佩戴防护眼罩、防护眼镜,或用治疗巾遮盖眼部.防护眼罩及防护眼镜价格较贵,检查结束后须清洗消毒;治疗巾不易固定.鉴此,笔者将一次性口罩取代上述物品用于纤支镜检查患者的眼部防护,效果好,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制布手套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但是术前患侧上肢常规治疗巾加绷带的包扎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花费成本,还可能包扎过紧导致患侧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而引发压疮,或过松导致治疗巾术中脱落,不利于无菌管理.鉴此,2011年2月起,我科自行研制了特制布手套(下称布手套)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获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岚;蒋健梅;曾莹;刘琼丽;欧阳希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护士阶梯式培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探讨阶梯式培训法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6~2008年入院的81名新护士(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对2009~2011年入院的117名新护士(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培训方法.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阶梯式培训方法可提高新护士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作者:朱小平;姜广荣;耿东霞;唐平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连续4年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预防及治疗效果,为医院压疮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及转归资料,进行压疮发生率、来源、专科分布、发生部位、分期、治疗效果、季节分布以及高危者压疮发生率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压疮发生率0.86%~1.25%(平均0.99%);医院外带入压疮占压疮总数的69.87%,医院内发生占30.13%;急危重症科压疮的发生率高,为5.59%,康复科次之,为3.37%;发生部位以骶尾部多,占压疮数的37.92%,双足跟次之,占11.80%;出院患者压疮未明显改善占39.08%,好转次之,为30.68%;压疮发生季节以春季发生率高,为1.16%,冬季次之,为1.01%;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占压疮总数的88.19%,中、低危者占11.81%;压疮评分高风险患者压疮总发生率为18.11%,未发生压疮者为81.89%.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呈中等水平和下降趋势,以医院外发生为主,医院内压疮主要来自压疮风险评估高危者.压疮高发病区为急危重症患者多的科室,高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部次之;春冬季多于夏秋季.压疮患者在住院期间转归较差,应采取压疮预警管理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

    作者:江华容;廖健敏;彭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床头量角器用于标识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

    抬高床头,患者取半卧位是预防误吸、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ICU病床没有可以显示床头抬高角度的有效工具,护士在执行此操作时往往依据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此,笔者自行制作床头量角器标识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介绍如下.

    作者:邓云霞;徐正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构建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下称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护理健康教育指引及质量检测工具.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构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对65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观察组)以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作为指引进行健康教育和质量评价,与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6项;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杏玲芝;乔够梅;张晓丽;王养民;陆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式保暖被在截石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室的室温一般调控在22~25℃,随着麻醉及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身体内的热能逐渐流失,可造成术中低体温发生,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普通手术保暖被由于受铺巾限制,不能完全覆盖患者的肩部和外展的手臂,特别是对于截石位手术的患者,因其体位特殊,双下肢的保暖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缺陷,我们特制了改良式截石位手术患者保暖被,用于手术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姚明;曾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的设计与应用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永久性排便改道,给生活造成极大痛苦,而常见的肠造口狭窄并发症更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预防肠造口狭窄,造口处拆线愈合后,通常采取手指扩肛措施,如用力不当,易引起出血、水肿、疼痛,甚至坏死等并发症.笔者于2009年8月设计制作变径齿轮状扩肛器及固定腹带,经临床应用2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况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次性口罩用于纤支镜检查患者眼部防护

    纤支镜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紧张、检查过程中注药或吸痰时分泌物溅到患者眼部,常规为其佩戴防护眼罩、防护眼镜,或用治疗巾遮盖眼部.防护眼罩及防护眼镜价格较贵,检查结束后须清洗消毒;治疗巾不易固定.鉴此,笔者将一次性口罩取代上述物品用于纤支镜检查患者的眼部防护,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失独老人护理工作的探讨

    阐述了我国失独老人护理工作趋势,包括失独家庭的养老方式依赖国家和社会、提高失独老人生活质量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希望同类相居.认为我国对失独老人的护理整体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提出对失独老人需注重身体和心理护理并重、养老机构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因人制宜实施护理服务,以提高失独老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倩;贺连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海绵约束带用于手术体位摆放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摆放中,为了设计佳手术路径,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经常需要摆置侧卧位、侧俯卧位等.由于神经外科多为显微手术,时间较长,使用传统布质约束带或市售的硅胶约束带固定患者体位,因其表面粗糙、质硬,或为一窄条形,长时间局部受压,容易导致皮肤水疱、破溃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为此,自2010年起,笔者设计制作了宽窄2种海绵约束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廖春花;何国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的消毒供应管理现状,提出对策,以提高其管理水平.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抽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本地区46所乡镇卫生院的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结果 调查中的42所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管理不规范、设备设施简陋、未监测灭菌效果、未开展质量管理等问题.结论 各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存在安全隐患,只有建设规范的消毒供应室或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全面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陈纯友;厉莉;郭南军;姜广荣;潘瑞红;耿东霞;朱小平;张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科护士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培训现状与需求,为制定针对性培训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士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对120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现有的培训内容以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为主(74.07%)、方式以专题讲座为主(100%)、时机为科内培训为主(100%);培训需求除保留以往9项中的8项外,分别新增了手术流程,现场手术观摩、观看录像、模拟教学及跟台手术5项,需求率达64.61%~100%;学历越高培训需求越强烈.结论 现有培训不能满足外科护士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其对培训内容的扩展、方式的多样化及多种时机的提供有强烈需求.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建立培训机制满足其需求,以提高外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外科护理水平.

    作者:曹宴宾;潘丽华;尉姗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澳门某学院护理诊疗技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生命态度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澳门某学院护理、诊疗技术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生命态度现况,为本学院设置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态度量表对上述3个专业4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社工专业、一年级及家庭月收入较高学生(后2者除外爱与关怀)的生命态度总分、自我投入、理想、存在和爱与关怀维度得分高于男性、护理诊疗技术专业、其他年级及家庭月收入较高的学生(均P<0.05);家庭中坦然谈论死亡的学生,生死情境、死亡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家庭中从不/极少谈论死亡的学生(均P<0.05);有自杀念头的学生,自我投入、生命自主和存在维度得分低于从未有过自杀念头的学生(均P<0.05);自评人际关系较好或非常好的学生,生命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自评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均P<0.05);曾经深入思考过生死问题的学生,除存在维度外,生命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曾深入思考过生死问题的学生(均P<0.05).结论 女性、较高家庭收入、家庭中坦然谈论死亡、未曾有过自杀念头、良好人际关系、深入思考生死,对生命态度是正性的影响因素.生死教育课程应着力于引导受教育者与家人坦然讨论死亡、避免自杀念头、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等方面.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黏膜麻醉用于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颈髓损伤患者吸痰效果和舒适性.方法 将68例颈髓损伤后发生呼吸道痰液潴留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吸痰,干预组采用2%利多卡因行黏膜麻醉后吸痰.结果 吸痰后干预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黏膜麻醉吸痰法用于颈髓损伤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患者舒适性.

    作者:胡兰平;周桂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的构建及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据库的建立对造口和慢性伤口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造口伤口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常规组于换药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构建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将患者资料、每次换药创面情况、所用材料及健康教育内容录入数据库,供下次健康教育和换药时参考.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伤口愈合时间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常规组,同类伤口同一阶段伤口愈合平均天数有所缩短(P<0.05,P<0.01).结论 造口伤口门诊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姝专;朱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对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及时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提出严密血流动力学和多器官功能监护,及时准确诊断,尤其注意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容量不足的鉴别,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卫红;谢雪均;杨满青;瞿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对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提高内外科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落实率及质量.方法抽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住院患者36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活护理需求(14项)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4项生活护理得分为2.73~3.88分,外科患者12项得分(除整理床单位、修剪指甲2项外)显著高于内科患者(P<0.05,P<0.01);92.50%的患者由家人陪护,1.67%自聘护工,5.83%无陪护;不同陪护条件住院患者对11项生活护理项目(除外整理床单位、足部清洁及会阴护理3项)的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聘护工患者相对高于另两组患者.患者不愿意护士进行生活护理的原因依次为希望家人照顾,不好意思麻烦护士,因为性别的关系害羞或别扭,担心收费高,护士太忙、担心照顾不好.结论 患者对生活护理的需求呈中等偏高水平,外科及护工陪护的患者生活护理需求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住院环境和条件,落实住院患者生活护理.

    作者:高红梅;杨土保;谌静;岳丽青;彭伶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记录表、术后患者疼痛自评量表和疾病特异状况问卷,对100例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70例完成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75.20±6.20)h,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步行37 m.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后活动疼痛强度及头晕对早期首次下床活动影响较大.结论 胃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要注重患者伤口疼痛的缓解,随时了解患者活动中的头晕状况,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刘林;许勤;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护同组查房对护士专业素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医护同组查房对提升护士专业素质的影响.方法 以2所医院29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38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医疗小组与责任护理小组合作查房.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医护同组查房后护士基础理论、专科理论、专科操作、专科体检考试得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医护同组查房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黄运清;姜广荣;彭俊秋;金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滑轮式木盒在机动床位中的应用

    临床中,由于住院患者增多,病房床位不足走廊加床呈常态.加床缺少床头柜及储物柜,患者生活用品无处存放,走廊显得凌乱拥挤.鉴此,我科自2010年2月自制滑轮式木盒,放置病床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迎春;阮巧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