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棉布和无纺布手术衣、孔巾应用中空气尘埃颗粒量比较

邓瑞文;何丽珠;周红菊;张颖

关键词:手术, 孔巾, 手术衣, 棉布, 无纺布, 空气尘埃颗粒
摘要: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措施之一是有效控制手术间尘粒数量.笔者分别采用传统棉布手术衣、孔巾与无纺布手术衣、孔巾进行空气尘埃颗粒量的测定,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常规棉布手术衣及孔巾,经高压灭菌后使用.一次性无纺布手术衣及孔巾(杜邦胜特龙公司生产)经环氧乙烷灭菌后使用,使用时均为合格产品.选择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间相同,手术间的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60%,两种手术衣、孔巾各取10件.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在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形成的因素,为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运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1 218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作为应变量,以护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为116.86±17.02,与护生学历、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来自母亲和同学的关怀6个因素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 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为中等水平.加强人文关怀教育、营造关爱的环境、注重对独生子女的关怀教育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霖;陶莹;刘于皛;胡韵;钱晓路;姜安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眼部蜱虫病患儿的护理

    对1例眼部蜱虫病患儿局部注射0.1%利多卡因0.2 mL,待虫体自然脱落后于显微镜下清创,给予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惠儿1周后痊愈出院.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观察与健康教育,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海菊;范久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漱口运动法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功能锻炼

    目的 探讨漱口运动法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将住院手术治疗的137例甲状腺癌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75例.术后对照组常规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漱口时配合颈部功能锻炼.连续1周后评价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手术满1个月后评价瘢痕挛缩情况.结果 观察组颈部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瘢痕挛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将漱口法与颈部运动相结合,护士的全程指导提高了患者早期颈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舒适与安全,有效避免瘢痕挛缩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张博婵;张敏;聂雷霞;胡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每日唤醒计划的实施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护理的策略.方法 对78例ICU多发伤患者给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镇静、芬太尼镇痛治疗;同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和相应护理.结果 实施镇静镇痛3~6 d,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从+1~+2分降至-2~-3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上年同期65例未实施每日唤醒计划的患者(均P<0.01).结论 多发伤镇静镇痛治疗患者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相应护理有利于其病情的改善.

    作者:吴永红;高燕;李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止水调节器在手术室输液排气中的应用

    手术室患者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因液体更换不及时有空气进入莫菲氏滴管以下输液管内,常规排除法有弹击法、分离输液管重新排气法、生理盐水注射器排出法、挤拉式排气及缠绕排气法等几种.但这些方法存在费时,可能导致污染,成功率不高,浪费药液等缺点.鉴此,笔者利用输液管的可塑性,运用手术室输液自身的双止水调节器能快捷排尽空气,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用于临床83例次,均一次成功,介绍如下.

    作者:陈秋莲;鲁海涛;王力甚;但家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叠转盘卡的制作及在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手术技术参数计算准确性及效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基于国人解剖生理及颈椎影像学数据,自制三叠转盘卡,用于66例颈椎骨折伴2节段以上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后路全开门减压治疗.结果 6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颈椎脱位复位良好,JOA评分改善达62.0%,Frankel分级提高1级,无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等发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三叠转盘卡用于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手术的技术测算,数据准确,安全便捷,手术效果好.

    作者:王素霞;邵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APN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APN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 采用访谈法与APN工作模式护士感受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APN排班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对护士实施转变观念教育、调整班次、提供午餐及心理支持等举措,连续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护士感受得分、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更人性化,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永红;王高华;何利波;刘芳;李凤姣;王淑莲;胡艳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提高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自评量表(下称健康教育自评量表)及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调查表,对新疆地区某军队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69名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能力与学习需求调查.结果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评分(150.81±17.93)分,不同科室、用工类别、年龄、护龄、临床带教经历、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理人员对于健康教育方面总体需求为81.3%.75.1%的护士认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护理人员因素是人员短缺,工作量大,缺乏健康教育的时间.结论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总体水平良好,学习需求高;健康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短缺,工作量大,缺乏健康教育的时间,健康教育的知识及能力.护理管理者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杨晓宇;梁萍;王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二级医院门诊孕妇短信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提高孕妇孕期检查的依从性.方法 利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建立门诊孕妇短信平台和孕妇数据库,定期向建档的6 011例孕妇发送短信进行产前检查提醒、给予健康指导及提供相关信息.结果 建立短信平台后,孕妇孕检依从性显著提高,入院分娩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孕妇学校参入者年均由458例发展到2 300例.结论 建立孕妇短信平台可有效扩展护理服务内涵和范围,提高孕妇孕检率、入院分娩率及孕产妇满意度.

    作者:万文萍;夏芸;高雅;何菊芳;肖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流程重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流程重组对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退药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方法 运用业务流程重组的理念和方法,对原有退药流程进行重组,同时规范退药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比较流程重组前后电子退药处方数.结果 流程重组后原时间点退药比例下降,月均电子退药处方比例显著低于流程重组前(P<0.01).结论 流程重组有利于工作量的合理分配,可降低电子退药处方数.

    作者:夏英华;毛燕君;顾家萍;郁红星;朱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室引流管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神经外科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放置脑室引流管,引流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 cm(平均15 cm),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现临床上普遍的固定方法是用绳子将脑室引流装置捆绑在病床旁的栏杆上,或者采用胶布粘贴固定,若捆绑不当或粘贴不牢容易松动,且难以确定脑室引流的高度.为此,我科自行设计脑室引流管支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庄京文;朱颖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患儿的优质护理

    目的 提高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患儿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检查时间将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569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74例)和观察组(29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即成立由检查医生、护士组成的喉镜检查小组,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优化检查环境;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检查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有效提高了患儿的耐受性及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儿的安全.

    作者:李会琴;张惠荣;张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团队急救模式用于失血性休克产妇救治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团队急救模式在产科危急重症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由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血液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输血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产科急救小组成员(医生2人,护士2人,助产士1人)和支助中心12人组成的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小组,经专项培训后对8例产后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急救.结果 8例均抢救成功,保留子宫4例,发生DIC行子宫切除4例.结论 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小组的成立及运行有利于提高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芳;陈红玲;姜广荣;金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使用微量注射泵并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306例患者按输注结束时间与预设时间是否相符分为输注异常组67例和输注正常组239例.记录两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移动方法及静脉回血的次数,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发生输注异常的影响.结果 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组与输注正常组相比,排气方式、快进键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垂直移动、平行移动及静脉回血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排气方式一、垂直移动及静脉回血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独立的危险因素(OR为7.284,3.273,3.275),快进键方法二、微量注射泵高度三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保护因素(OR为0.255,0.295).结论 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及移动方法有利于减少输注异常的发生.

    作者:林陶玉;程青虹;王水莲;王凤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顽固性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8例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头低足高位引流痰液,观察组针对肺部病灶选取45°半卧位、头低足高、头低足高俯卧位引流痰液.连续15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PO2、PCO2、痰培养阳性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日痰量、日脱氧时间及肺部病灶缩小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体位引流痰液用于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引流体位.

    作者:滕莉;燕鞠萍;赵轲;陈宝均;张涛;桂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带取痰匙集痰器的制作与应用

    医院为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采集痰液标本时,通常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将痰液以无菌集痰器收纳后提取样本进行相关检查,存在痰标本暴露被污染和污染环境的弊端.鉴此,笔者于2012年6月研制了一种带有环形取痰匙的试管集痰器,至2012年10月应用于38例患者留取痰标本,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峰英;王作艳;王砚;王霞;李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后路矫正术的复位护理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行后路矫正术中复位护理方法对手术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1例手术患者由原先的体位架复位后,在两肩下加垫抬高上半身促使截骨面闭合改为:体位架复位后,抬高双下肢,使大腿处于过度后伸状态,促使骨盆前旋来闭合截骨面.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时间3.3~4.6 h,出血量1 500~2 000 mL,无手术并发症;全脊柱大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36.8°,腰椎前凸平均矫正44.3°,骨盆倾斜角平均矫正14.1°,骶骨倾斜角平均矫正13.4°;截骨面均按预期闭合,脊柱及骨盆接近生理状态.结论 腰椎前凸的重建与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密切相关,有效的复位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后路矫正术中起到辅助矫正作用.

    作者:周亚昭;杨健;许琳;华薇;王巧桂;蒉晓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滑动疝手术致膀胱损伤患者的护理

    对1例滑动疝手术过程中误伤膀胱,立即进行膀胱修补.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体位、管道护理,充分镇痛解痉及心理疏导等,患者于术后15d痊愈出院.术后个性化的全方位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耿东霞;姜广荣;蒋海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窒息新生儿手术室现场复苏

    目的 探讨剖宫产窒息新生儿的手术室现场复苏方法.方法 严格按新复苏方法的ABCDE抢救程序,即评价、初步复苏、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脐静脉用药等步骤,对35例剖宫产窒息新生儿进行手术室现场复苏.结果 35例均复苏成功,患儿存活.其中22例通过气道处理即恢复有效心肺功能,Apgar评分8~9分;13例经4~12 min复苏处理,Apgar评分7~10分.结论 复苏小组人员的紧密合作和熟练的复苏技术、充足的复苏用物准备以及快而有序的复苏程序是复苏成功的保证.

    作者:吴荷玉;王萍;祝茹生;陈刚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汉哈族成年女性乳腺体检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维汉哈族成年女性对定期乳腺体检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特色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行体检的158名成年女性采用自制的“乳腺疾病体检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认知行为总分为(10.5±6.1)~(22.9±5.9)分,汉族高,维族次之,哈族低(均P<0.05);影响女性乳腺体检认知行为的因素,汉族有文化水平、是否患过乳腺疾病和职业,哈族有年龄和文化程度,维族有文化水平和职业(均P<0.05).结论 汉哈族成年女性乳腺体检认知行为水平偏低,哈族、文化程度低、工人及其他职业、年龄偏大者更为明显,应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各族妇女乳腺体检的认知及正确行为.

    作者:辛丽萍;古丽巴田;王燕;王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