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现状及教育需求,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安徽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5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运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取出4个主题:学习营养知识的态度;营养知识的储备;营养知识的应用;营养知识的获取方式.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学习营养知识态度良好,但营养知识水平及行为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营养知识教育方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李成;王维利;章新琼;张森;张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腹腔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40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包括是否发生腹腔感染、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结果 术后54例患者(13.30%)发生腹腔感染.术前减黄、手术时间长(>5 h)、前白蛋白变化率大(>0.29)、术后胆漏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为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需对采取减黄措施的患者重点护理避免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前白蛋白水平、做好围术期饮食健康教育,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及时观察识别胆漏的发生.
作者:顾斐斐;李丽;孙丽萍;叶志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棒棒糖用于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2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患儿从手术室返回病房的6h内,在其哭吵时给予棒棒糖舔吮.舔吮棒棒糖前后均记录患儿FLACC疼痛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痛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有效时间.结果 患儿均接受至少2次棒棒糖舔吮干预,缓解术后疼痛有效率>80%,3 min后开始起效,持续有效时间>60 min.干预后患儿FLACC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状态并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舔吮棒棒糖能快速、有效、安全地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是一种方便、廉价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作者:孟玮亿;徐红;李倩;方志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参加医院孕妇学校学习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同伴教育,包括成立同伴教育小组、选择和培训同伴教育者、实施小组活动等.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和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除运动维度外,观察组自护行为总分和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前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降低血糖水平.
作者:邹红;万小红;段嫄;孙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制下肢手术支撑托在下肢手术消毒铺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行单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力托举肢体方法进行消毒铺巾,观察组采用自制下肢手术支撑托托举肢体并进行消毒铺巾.结果 两组均消毒合格,均未发生铺巾污染、皮肤受压;两组手术部位消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协助人员总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肢手术支撑托用于下肢手术消毒铺巾效果好,可替代人力托举下肢,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贺文英;杨晓莹;翁文坤;刘珉甬;付辛;张升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后患者心绞痛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建立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133例CABG术后3~9个月的患者,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CABG术后患者SAQ 5个项目得分为(38.28±22.03)~(83.65±42.65)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78.69±15.67;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治疗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均P<0.05).结论 CABG手术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自我管理行为可提高手术效果.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减少术后心绞痛发生.
作者:陶建双;黄茜;陈晨;贲艳丽;宗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从分级护理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况入手,系统阐述了我国分级护理标准的研究进展,研究工具主要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德尔菲法、分级量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护理等级、量表评定、患者分类系统等方面.提出目前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领域亟待拓展;运用更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找可测量的分级指标来划分患者的护理级别,将是我国分级护理可持续研究的方向.
作者:柏亚妹;王秋琴;徐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10例脑瘫患儿行蛛网膜下腔注射脐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提出手术室护士应熟悉蛛网膜下腔脐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步骤,做好术前访视及术中所需物品的准备,重视术中患儿的病情观察,密切关注移植术进展,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刘颖华;翟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开胸术后患者常规行胸腔闭式引流,普通患服不方便此类患者穿着,因其容易导致引流管弯曲、折叠,影响引流通畅,或牵拉引流管导致患者疼痛.鉴此,笔者设计开胸术后卧床患者患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选用市售柔软棉布、扁平结纽扣.患服由领口、双袖、左前片、右前片及后片组成.领口、双袖及后片按普通上衣裁剪与制作;前片除按普通上衣在正前方开口缝制纽扣外,从连接袖子处开始,在左右腋中线处分别剖开,将后片与前片分开,制成左前片、右前片.左前片、右前片在靠腋中线一边的内面附加贴褊,在贴褊上分别打扣眼6~7个,上方4个扣眼间距稍密.在后片左右靠腋中线一边与扣眼对应处缝制纽扣.开胸术后卧床患者患服示意图,见图1.
作者:张敏;肖晓玲;李萍;万玲;汪友兰;张爱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吸痰对胸科术后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期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行择期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吸痰、拔管;B组患者意识清醒前吸痰,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直接拔管.结果 B组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A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于A组(P<0.05,P<0.01).结论 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清醒前吸痰、清醒后直接拔管可降低拔管期呛咳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陈善桂;胡丽琼;张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聘用制助产士离职的真正原因,为主管部门稳定助产士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市主动离职的12名助产士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助产士离职主要有5大原因:不能承受高风险的职业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比例;频繁紧张的倒班影响身体健康与家庭生活;同事之间缺乏时间沟通;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结论 助产士离职原因是多层次、复合的.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减少助产士的离职行为.
作者:张海清;崔彩清;吴玉可;吴妙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扩肛缓解新生儿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431例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住院新生儿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18例)和观察组(21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开塞露纳肛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扩肛,3次/d,每次10min.结果 干预48 h后观察组腹胀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工扩肛辅助治疗新生儿腹胀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赵映珍;黄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促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19例Ⅱ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每次就诊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关注小组实施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IH-CP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成立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中心的关注小组实施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张庆;王晶;瞿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阴囊壁血运丰富,富于伸张性,缺乏压迫作用,故阴囊手术后易发生血肿、水肿、伤口感染[1].适当托起阴囊可有效减轻或预防水肿,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巾、衣物、棉垫折叠起来或将整卷卫生纸垫在阴囊下,以抬高阴囊.以上方法要求患儿平卧于床上,不能随意活动,但术后患儿因切口疼痛及恐惧而产生不安全感,加之患儿好动的特点,不愿意卧床,常导致承托物移位、滑脱;另外,这些方法只有减轻重力作用,而对阴囊切口起不到压迫、止血作用.术后伤口敷料用胶布粘贴固定,常因尿液、汗液影响胶布黏度而导致敷料脱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合小儿应用的阴囊托带,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王婉秋;周红霞;孟棣;罗晨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对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工作的满意度,从中发现问题,提高APS的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73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对APS工作非常满意率为19.2%~79.5%;86.3%的护士在患者术后携带镇痛泵而不报告疼痛时会主动询问评估患者的疼痛,94.5%的护士会提醒患者在翻身活动前提前按压镇痛泵;72.6%的护士表示APS给患者使用PCA镇痛泵会减少病房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APS可以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护士对日间的镇痛服务、疼痛知识培训较满意,但对夜间和节假日的服务不太满意.APS需针对现存问题,不断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护士和术后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冬华;邓兰芹;马建中;姜勇;张颖慧;李云;张宗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乳腺癌患者术前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130例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其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情绪状态.结果 本组患者希望得分(38.90±4.02)分,社会支持总分(69.38±6.44)分,状态焦虑得分(42.25士8.56)分,特质焦虑得分(41.55±8.49)分,抑郁得分(5.38±3.26)分.希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及抑郁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抑郁、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三者可以解释希望总变异的30.7%.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前希望处于高水平,抑郁、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是乳腺癌患者术前希望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医护人员可通过降低患者抑郁水平,提高社会支持进而提升患者希望水平,以期提高围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徐芸;张静;王萍;唐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很多临床科室经常会收治无自理能力的女性患者,如昏迷、高位截瘫、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处于月经期时,以往的做法是在患者的臀部铺上垫子,不定时温水擦洗,既不能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无法达到护理质量标准.鉴此,笔者于2011年8~12月设计一种无自理能力女性经期专用裤(下称经期专用裤),临床应用1年,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 一般市售棉布或内衣面料.1.2 制作方法 经期专用裤分前、后片,做成短裤形状,裤裆处用活动连接布(长10 cm、宽5 cm)连接,两侧用4条系带连接.前、后片腰围处分别宽40 cm,下底边(裤角)分别宽30cm,裤长50 cm.活动连接布内面缝海绵,海绵两端加缝粘性搭扣.经期专用裤示意图,见图1.
作者:万玲;吴克艳;宋瑾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了解国内外男护士所占比例及就业现状;分析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探讨男护士离职率高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从业比例提供参考.
作者:王二传;陈斐;胡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EBPMP)的实施现状及其内外部先决条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PPA-NPQ)、中文版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先决条件问卷(CPCI)对493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实施系统化常规化疼痛评估(NP1)、评估患者PCA使用情况(NP2)、接受患者的疼痛主诉(NP3)3种术后EBPMP得分分别为2.29±1.25、2.15±1.57、1.99±1.39;影响外科护士采取EBPMP的内外部因素中既往实践维度得分高(3.87±0.58)分,知觉需求/问题维度得分低(2.25±0.50)分;既往实践、创新精神和社会系统属性与NP1、NP2呈正相关,知觉需求/问题与NP1呈负相关,创新精神与NP3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我国外科护士EBPMP的实施情况处于“说服应用”阶段,外科护士的既往实践、创新精神以及医院或科室的系统属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护士采取EBPMP,而其知觉需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护士采取EBPMP.今后需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水平.
作者:叶赟;张兰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洗涤中心工作人员对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的工作体验,为被服交接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名被服交接相关人员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 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缩短护理人员交接被服时间,减少洗涤中心的无效工作时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减少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的机会.结论 无清点交接的被服管理流程可以保证临床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护理患者,充分发挥洗涤中心临床支持系统的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作者:吴红亮;宋娟;李玉娟;贲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