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玲;吴克艳;宋瑾贤
了解国内外男护士所占比例及就业现状;分析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探讨男护士离职率高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从业比例提供参考.
作者:王二传;陈斐;胡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聘用制助产士离职的真正原因,为主管部门稳定助产士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市主动离职的12名助产士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助产士离职主要有5大原因:不能承受高风险的职业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比例;频繁紧张的倒班影响身体健康与家庭生活;同事之间缺乏时间沟通;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结论 助产士离职原因是多层次、复合的.管理者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减少助产士的离职行为.
作者:张海清;崔彩清;吴玉可;吴妙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1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患者住院15~17 d,切口均Ⅰ期愈合,踝关节均达到功能稳定,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提出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康复指导,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着重加强踝部肌力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戴慧;戴祝;陈志伟;肖昌慧;廖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对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工作的满意度,从中发现问题,提高APS的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73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对APS工作非常满意率为19.2%~79.5%;86.3%的护士在患者术后携带镇痛泵而不报告疼痛时会主动询问评估患者的疼痛,94.5%的护士会提醒患者在翻身活动前提前按压镇痛泵;72.6%的护士表示APS给患者使用PCA镇痛泵会减少病房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APS可以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护士对日间的镇痛服务、疼痛知识培训较满意,但对夜间和节假日的服务不太满意.APS需针对现存问题,不断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护士和术后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冬华;邓兰芹;马建中;姜勇;张颖慧;李云;张宗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住症的效果,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于月经恢复第1天将曼月乐环置入子宫内.腹腔镜围术期进行术前准备及指导,做好术后护理,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放置曼月乐环后加强指导及随访.结果 放置曼月乐环后第1次月经起,2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改变,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后12个月无一例超声波检查发现病灶复发,痛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痛经,对患者加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彦荣;张晓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的期望,以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作用.方法 自行设计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履职能力和指导内容的期望调查问卷,对2所三级综合医院9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期望高年资护士应该具备的履职能力依次为业务指导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临床判断和应对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希望高年资护士能够为其提供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专科技术、专科理论、护患沟通知识.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低年资护士需求,调整管理策略,充分利用高年资护士的优势,大限度地满足低年资护士的需求,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潘丽华;曹宴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3例患者施行自体心脏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提出护士术前学习手术相关步骤;术中巡回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提供台上所需物品,做好心室颤动及大出血应对,维持术中循环稳定,正确使用血液回收设备,做好术中皮肤保护;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加强手术器械及缝针管理,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是其配合要点.
作者:李雪云;王巧桂;杨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大豆异黄酮摄入主要食物来源及频率,以指导其合理饮食,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豆类制品摄入频率调查表对1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大豆异黄酮摄入主要来源是软豆腐、现磨豆浆、现榨豆浆等,摄入频率幼年期均分1.25分,青春期1.43分,成年期1.41分;饮酒护士成年期摄入大豆异黄酮频率得分显著低于不饮酒护士(P<0.01).结论 护士大豆异黄酮摄入来源较广,但频率较低且摄入食物的大豆异黄酮含量相对较低.应加强关注护士大豆异黄酮的摄入,提高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
作者:夏群;张立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预防老年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时头位和眼位偏移.方法 将20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眼位模拟训练.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眼偏移次数、转眼错误次数、自主转眼次数及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眼位模拟训练可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眼位的认知能力和术中配合能力,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并发症.
作者:梁碧玲;范军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A、B、C三组各5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措施(抗感染、脱水、激素、肠内营养疗法等)的基础上,分别予生大黄16mg/kg、33mg/kg、60mg/kg鼻饲,3次/d,连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三组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腹泻、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除胃潴留发生率以外,A组与C组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生大黄鼻饲时剂量33 mg/kg,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安全.
作者:吴海峰;汤俭芳;葛志军;徐芳;徐卫娟;施婷婷;刘芳;于爱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各级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及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职业能力素质的要求,为高等院校制定护理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浙江省32所医院,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2所调研医院2012~2016年每年计划招聘护士2 000人左右,需要的护理人才学历主要为本科(50.96%)和大专(46.65%);26所医院(81.25%)预计5年左右护理人才需求将达到饱和.医院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不尽相同.结论 未来5年护理人才需求较高.护理教育者培养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时,在知识、能力上应凸显差异,使其拥有各自的职业优势.
作者:吴晓琴;叶国英;韩慧慧;王颖;陈井芳;吴珊珊;董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洗涤中心工作人员对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的工作体验,为被服交接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名被服交接相关人员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 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缩短护理人员交接被服时间,减少洗涤中心的无效工作时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减少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的机会.结论 无清点交接的被服管理流程可以保证临床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护理患者,充分发挥洗涤中心临床支持系统的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作者:吴红亮;宋娟;李玉娟;贲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连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行Miles手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即将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和出院后延伸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连续性的专业护理.术后6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5个功能维度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全程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翠莲;刘潋;喻姣花;彭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腹腔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40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包括是否发生腹腔感染、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结果 术后54例患者(13.30%)发生腹腔感染.术前减黄、手术时间长(>5 h)、前白蛋白变化率大(>0.29)、术后胆漏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为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需对采取减黄措施的患者重点护理避免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前白蛋白水平、做好围术期饮食健康教育,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及时观察识别胆漏的发生.
作者:顾斐斐;李丽;孙丽萍;叶志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在半结构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手术室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结果 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满足德尔菲法研究标准;构建的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个人特质4个维度,22项胜任力及行为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模型结果可靠,可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培训、考核的参考标准.
作者:满国静;谷小丽;赵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方法 将100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护理;干预组住院后至术前应用中药九号膏外敷惠侧膝关节,术后对膝关节进行穴位按摩.结果 干预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楼绣华;高雯;吴凯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利器盒常被用来收集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污染性暴露口、不便于携带;护士需用手分离针头,存在针刺伤的高风险.据报道,针刺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集中在输液完毕拔针、药物配制和处置医疗废物时,分别为41.1%、21.7%和21.7%[1].鉴此,笔者研制了便携式利器盒,体积小易携带,无需用手分离针头,介绍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半卧位是临床常采用的体位之一,该体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早期半卧位可促进全身麻醉胸部手术患者的康复[2],床头抬高30°体位是脑室引流术后患者的佳体位[3].此外,采取半卧位能够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变化,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但在临床上,床头抬高角度难以准确调节,不规范的半卧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护理质量.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医用病床床头抬高角度报警器(下称报警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2 000例患者,能够准确测量床头角度,介绍如下.
作者:温韬雪;武雪莹;李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从分级护理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况入手,系统阐述了我国分级护理标准的研究进展,研究工具主要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德尔菲法、分级量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护理等级、量表评定、患者分类系统等方面.提出目前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领域亟待拓展;运用更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找可测量的分级指标来划分患者的护理级别,将是我国分级护理可持续研究的方向.
作者:柏亚妹;王秋琴;徐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开胸术后患者常规行胸腔闭式引流,普通患服不方便此类患者穿着,因其容易导致引流管弯曲、折叠,影响引流通畅,或牵拉引流管导致患者疼痛.鉴此,笔者设计开胸术后卧床患者患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选用市售柔软棉布、扁平结纽扣.患服由领口、双袖、左前片、右前片及后片组成.领口、双袖及后片按普通上衣裁剪与制作;前片除按普通上衣在正前方开口缝制纽扣外,从连接袖子处开始,在左右腋中线处分别剖开,将后片与前片分开,制成左前片、右前片.左前片、右前片在靠腋中线一边的内面附加贴褊,在贴褊上分别打扣眼6~7个,上方4个扣眼间距稍密.在后片左右靠腋中线一边与扣眼对应处缝制纽扣.开胸术后卧床患者患服示意图,见图1.
作者:张敏;肖晓玲;李萍;万玲;汪友兰;张爱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