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娟;王智涛;刘钊;潘兆春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0岁.因双侧腰部胀痛1年,加重2周于2008年1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在他院住院,B超检查示:双肾多发结石.予抗炎、解痉及止痛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8.0℃,双侧肋脊区压痛叩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及膀胱区无压痛叩痛.
作者:宁兰文;邹厦;徐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四肢血管火器伤是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弹丸、弹片等)所致伤及四肢主要动、静脉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四肢血管火器伤后主要面临出血和缺血两大难题,如救治不当,轻则丢肢,重者丧命.综合分析研究四肢血管火器伤救治的相关进展,学习外军先进的救治经验,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军医的救治水平,对保障打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明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一剂量的罗哌卡因(150 mg)用于肌间沟径路臂丛阻滞时容量、浓度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所用药液分别为:A组20 ml(0.75%),B 组30 ml(0.5%),C 组40 ml(0.375%),单盲法观察各组病例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①三组患者行臂丛阻滞前后生命体征均较平稳;②感觉阻滞: A组起效快,但阻滞节段范围窄,主要阻滞C5~7节段,持续时间长;C组起效慢,但阻滞节段较宽,多分布于C4~T1,恢复快.③三组患者均产生了肘关节的运动阻滞,起效上:A>B>C.④三组患者中C组总体不良反应率略高.结论 在剂量为150 mg的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时药液浓度高,起效就快,且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长,容量增大时起效稍慢,但阻滞平面更广,阻滞成功率更高,然而在容量增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增加.
作者:王祥和;陈韬;张群英;丰浩荣;王成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颈髓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86例外伤性颈髓损伤老年患者分手术组(38例)与保守组(48例)进行疗效观察,两组在伤后或术后平均6.4 天接受3个疗程共30天高压氧(HBO)治疗.手术组在伤后平均8.34天采用颈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固定.保守组采用枕颌吊带牵引. 结果手术组显效率89.5%,保守组显效率43.8%,手术组优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并发症较保守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老年颈髓损伤积极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洪建明;刘敏;胡学峰;吴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多胎妊娠的自然减胎率和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术后97例多胎妊娠者进行全妊娠期的追踪随访.结果 97例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17例,81例(含减胎术前自然减胎1例)多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24例,自然减胎率为29.6%(24/81),其中三胎为55.6%(5/9),双胎为25.4%(18/71),四胎妊娠1例减胎术前发生自然减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9周为58.3%;自然减胎后单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P<0.05).结论 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体重;孕9周后行选择性减胎术可减少选择性减胎术的实施.
作者:姜宏;裴红;张文香;倪丰;何瑞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甲氨喋呤(MTX)保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TVS提示为早期异位妊娠73例,结合临床症状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诊断明确后,66例使用甲氨喋呤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7~10天;7例TVS引导下未破裂异位妊娠囊穿刺局部注射MTX 50mg;每3天TVS复查观察包块及盆腔积液情况.结果 73例TVS所见:盆腔可见低回声包块38例,混合回声包块28例,直径在15~40 mm,异位妊娠囊伴原始心管搏动7例.1例保守治疗后第2天因腹痛加剧,盆腔积液明显增多,急诊手术.其余72例3天TVS观察包块缩小31例,占43.1%(31/72),包块无明显变化41例,占56.9% (41/72);6天TVS观察包块缩小57例,占79.2%(57/72),包块消失15例,占20.8%(15/72),9~30天复查包块均消失,血β-HCG正常或<10 mIU/L.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保守治疗临床观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萍娟;蔡丽萍;刘桂苏;吴杨;赵克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各类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状态,提供准确的管理数据,便于采取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我们开发了住院预交金预警管理系统.它的应用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赢得病人对预交金管理工作的支持,减轻医院费用管理方面的压力,降低医疗欠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陆婷娟;王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于2005年至2009年利用军队疗养院和治疗医院转隶的优势,坚持每年的1至3月份组织冬季训练工作,旨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管理效能,力求技能专业化、服务特色化,满足疗养员、康复患者等人群的身心和社会需求.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ParaPost Fiber Lux玻璃纤维桩修复下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例患者共123颗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62颗牙行ParaPost Fiber Lux桩核系统修复,B组61颗牙行成品螺纹桩加树脂核系统修复,所有患牙完成桩核后制作金属熔附烤瓷全冠,随访1~2年,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记录修复效果.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残根、残冠成功率作χ2检验.结果 在随访中,A组有4颗出现牙龈充血、水肿,其余牙无松动,无折裂,冠边缘密合,牙周指数正常;B组有7颗牙发生修复体脱落,3颗牙根折,3颗出现牙龈充血、水肿.A组成功率(93.55%)高于B组(78.6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aPost Fiber Lux纤维桩系统修复下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桩核修复系统.
作者:王春风;吴占敖;吴纲;宣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种血清酶在空腹与餐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正常体检人员523例及肝病患者149例,分别在空腹与餐后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含量.结果 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空腹与餐后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进食早餐对5种常见的血清酶学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宁生;孟运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残存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v整合素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意义.方法 96例大肝癌前瞻性分成术前TACE组40例(TACE组)与一期手术组56例(手术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VEGF、αv整合素表达及MVD值. 结果术前TACE组肿瘤组织VEGF、αv整合素表达免疫反应积分显著高于手术组(分别为P=0.042,P=0.033),MVD 两者无显著差异(P=0.103).结论 大肝癌术前TACE促使残存肿瘤组织VEGF及αv整合素的表达增高,有可能促进肿瘤细胞转移.
作者:周建平;周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从干休所卫生所这一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对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细致的分析总结,为干休所卫生所如何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作者:顾众宏;魏家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与恶性风险分级之间的联系.结果 MSCT定位准确率100%.4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包括胃间质瘤30例,小肠间质瘤18例.低危组胃间质瘤22例,病灶直径在5 cm以下,病灶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20/22),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肿瘤CT强化幅值多小于25 Hu(15/22);高危组胃肠道间质瘤26例,包括胃间质瘤8例、小肠间质瘤18例,病灶直径多在5 cm以上,病灶形态以分叶状多见(20/26),坏死、钙化多见,分别为23/26、14/26,增强扫描后肿瘤CT增强幅值多在25 Hu以上(18/26).3例肿瘤发现肝转移.结论 MSCT可以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准确定位,其CT表现特征与恶性风险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SCT可以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恶性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王绍娟;王智涛;刘钊;潘兆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夫西地酸钠为一种具有甾体骨架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高度敏感.夫西地酸钠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等.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相关配伍禁忌、正确配制及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陶瑛瑛;马爱华;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近年以来配发部队的新一代骨干卫生装备的训练、管养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坚持紧扣大纲、严抓训练,灵活组训,规范操作,确保训练效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管理,保证装备的良好状态,提高新装备的人装结合力,在部队岗位练精兵活动中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叶永富;孙志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对睡眠影响大,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据文献报道,应激导致的睡眠障碍占97%,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噩梦,少数人次日嗜睡[1].本文调查了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60例,旨在了解其术后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杨银玉;赵美玲;杨玲;杨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通过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据,探讨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数据的研究价值.
作者:郭晓波;薛建设;缪秋菊;刘婧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重度晕船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发生的22例重度晕船者,采用积极补液、抗运动病、心理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结果 22例重度晕船者均获得痊愈,其中19例治疗2天归队.结论 晕船严重影响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应重视预防,治疗采用综合有效的手段.
作者:邱国钦;钱永耀;王剑敏;陈玉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的受照剂量及程度,为采取防护辐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某区2006年至2008年1688人次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统计各年监测人数、4组剂量组的人数频数分布及人均年当量剂量,并按不同工种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结果 个人剂量低水平所占的比例较大,人均年当量剂量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总体剂量水平较高;不同工种当中,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医用诊断X射线工种人均年当量剂量较高.结论 某区各医疗单位总体剂量水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意识;PET放射诊断和放射介入工作人员须采取措施降低照射剂量对身体的危害.
作者:赵国良;荣曙;毛应华;杨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于2009年1月收治1例成人混合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肺损伤、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全、面积75%的皮肤瘀斑、双小腿中下1/3干性坏疽危重患者,获得了救护成功[1],现将护理管理方面的体会与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萍;刘枫;红波;王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