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红艳;陈健;尹海蓓;刘艳平
我们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调查了两个干休所共163名老干部发生皮肤瘙痒症(SP)的情况,结合年度体检,及时发现了一些相关疾病,为干休所的保健工作积累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全民;杨瑞英;金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33例胃癌MMP-7、MMP-9、VEGF-C、VEGF-D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7、MMP-9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患者性别无关(P>0.05).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及患者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MMP7、MMP9、VEGF-C、VEGF-D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赵海滨;张伟杰;周志华;张建东;赵玲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于2005年至2009年利用军队疗养院和治疗医院转隶的优势,坚持每年的1至3月份组织冬季训练工作,旨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管理效能,力求技能专业化、服务特色化,满足疗养员、康复患者等人群的身心和社会需求.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转移性结直肠癌22例给予口服卡培他滨500 mg,2次/d,每4周为1个周期,疗程2~4个周期.结果 疾病控制率达到63.6%(14/22).结论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及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作者:李丙军;丁江华;洪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与恶性风险分级之间的联系.结果 MSCT定位准确率100%.4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包括胃间质瘤30例,小肠间质瘤18例.低危组胃间质瘤22例,病灶直径在5 cm以下,病灶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20/22),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肿瘤CT强化幅值多小于25 Hu(15/22);高危组胃肠道间质瘤26例,包括胃间质瘤8例、小肠间质瘤18例,病灶直径多在5 cm以上,病灶形态以分叶状多见(20/26),坏死、钙化多见,分别为23/26、14/26,增强扫描后肿瘤CT增强幅值多在25 Hu以上(18/26).3例肿瘤发现肝转移.结论 MSCT可以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准确定位,其CT表现特征与恶性风险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SCT可以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恶性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王绍娟;王智涛;刘钊;潘兆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确诊脑梗死93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12月住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93例, 男67例,女26例, 年龄38~91岁.大面积脑梗死21例,腔隙性脑梗死65例,脑干梗死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2例,糖尿病21例.
作者:李艳秋;穆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监控电子病历质量的实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使用SPSS软件包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电子病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问题病历发生率较2008年显著下降;2009年电子病历问题平均计分值比2008年显著下降;我院的电子病历的文本质量显著改善,内涵质量稳步提高.结论 领导重视,严格监控,常抓不懈,绩效挂钩,电子病历的质量是能够不断提高的.
作者:赵伯诚;周斌;吕耀欣;龚林;潘雪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颈髓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86例外伤性颈髓损伤老年患者分手术组(38例)与保守组(48例)进行疗效观察,两组在伤后或术后平均6.4 天接受3个疗程共30天高压氧(HBO)治疗.手术组在伤后平均8.34天采用颈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固定.保守组采用枕颌吊带牵引. 结果手术组显效率89.5%,保守组显效率43.8%,手术组优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并发症较保守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老年颈髓损伤积极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洪建明;刘敏;胡学峰;吴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环烯醚萜苷,萜类等.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治疗糖尿病,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山茱萸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为山茱萸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于淼;王晓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四肢血管火器伤是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弹丸、弹片等)所致伤及四肢主要动、静脉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四肢血管火器伤后主要面临出血和缺血两大难题,如救治不当,轻则丢肢,重者丧命.综合分析研究四肢血管火器伤救治的相关进展,学习外军先进的救治经验,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军医的救治水平,对保障打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明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种血清酶在空腹与餐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正常体检人员523例及肝病患者149例,分别在空腹与餐后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含量.结果 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空腹与餐后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进食早餐对5种常见的血清酶学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宁生;孟运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甲氨喋呤(MTX)保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TVS提示为早期异位妊娠73例,结合临床症状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诊断明确后,66例使用甲氨喋呤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7~10天;7例TVS引导下未破裂异位妊娠囊穿刺局部注射MTX 50mg;每3天TVS复查观察包块及盆腔积液情况.结果 73例TVS所见:盆腔可见低回声包块38例,混合回声包块28例,直径在15~40 mm,异位妊娠囊伴原始心管搏动7例.1例保守治疗后第2天因腹痛加剧,盆腔积液明显增多,急诊手术.其余72例3天TVS观察包块缩小31例,占43.1%(31/72),包块无明显变化41例,占56.9% (41/72);6天TVS观察包块缩小57例,占79.2%(57/72),包块消失15例,占20.8%(15/72),9~30天复查包块均消失,血β-HCG正常或<10 mIU/L.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保守治疗临床观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萍娟;蔡丽萍;刘桂苏;吴杨;赵克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夫西地酸钠为一种具有甾体骨架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高度敏感.夫西地酸钠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等.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相关配伍禁忌、正确配制及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陶瑛瑛;马爱华;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从干休所卫生所这一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对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细致的分析总结,为干休所卫生所如何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作者:顾众宏;魏家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耐力训练前后心肌细胞损伤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系,并观察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兵在运动前后及服用左卡尼汀后H-FABP含量.结果 未服药组和服药组间H-FABP含量差异显著(P<0.05),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小时各时间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检测指标,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各类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状态,提供准确的管理数据,便于采取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我们开发了住院预交金预警管理系统.它的应用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赢得病人对预交金管理工作的支持,减轻医院费用管理方面的压力,降低医疗欠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陆婷娟;王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农村偏远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为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抗凝方法.方法 近3年30名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观察组)与31名城镇换瓣患者(对照组)术后抗凝,口服华法林片,剂量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INR)调整,观察组的抗凝监测间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抗凝强度一样.同时进行抗凝的宣教.结果 61例患者中测得INR共742次,其中观察组329次,对照组413次,INR控制在1.5~2.0的596次.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出血及栓塞并发症,出院后观察组1例1月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2例牙龈出血,4例月经过多.对照组2例牙龈出血,3例月经过多. 结论采用INR 1.5~2.0抗凝治疗强度是安全可靠的,通过加强抗凝的宣教,适当延长检测间隔时间的方法并不影响换瓣术后中短期抗凝效果.
作者:叶福林;张玉景;黄兵;朱建福;房毓庆;王泽新;陆方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重度晕船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发生的22例重度晕船者,采用积极补液、抗运动病、心理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结果 22例重度晕船者均获得痊愈,其中19例治疗2天归队.结论 晕船严重影响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应重视预防,治疗采用综合有效的手段.
作者:邱国钦;钱永耀;王剑敏;陈玉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新学员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肌疲劳度和血清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南京某军校100名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在训练前及训练后分别测定血清酶,评定肌肉疲劳度.结果 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可造成新学员肌肉疲劳.部分血清酶与肌肉疲劳度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酶的变化可以反映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对新学员肌肉的损伤及疲劳程度的变化.
作者:汪勇;赵武伟;何晓军;雷文婧;高晓迎;朱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多胎妊娠的自然减胎率和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术后97例多胎妊娠者进行全妊娠期的追踪随访.结果 97例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17例,81例(含减胎术前自然减胎1例)多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24例,自然减胎率为29.6%(24/81),其中三胎为55.6%(5/9),双胎为25.4%(18/71),四胎妊娠1例减胎术前发生自然减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9周为58.3%;自然减胎后单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P<0.05).结论 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体重;孕9周后行选择性减胎术可减少选择性减胎术的实施.
作者:姜宏;裴红;张文香;倪丰;何瑞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