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琰;曹爽;李益飞;朱红
目的 减少手术患者接送错误,降低患者手术风险.方法 在分析手术患者接送风险环节及失效原因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统筹接送、专人接送、共同督查、指定接送单、接送路径与时间.结果 手术延误及交接错误发生率分别由实施前的20.00%、14.67%降低至实施后的1.33%、5.3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对手术患者接送风险进行细致评估,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评估环节,可降低手术患者风险.
作者:张代英;何燕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624名护理专业本专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学习等级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总分为(223.58±29.86)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率均在70%以上;95.83%的学生表示对“自主学习”了解很少,女生自主学习总分高于男生,一年级高于二年级,高职学生高于本科学生(P<0.05,P<0.01).学习资源、学习动机、小组学习和学习习惯均为自主学习的重要预测指标(均P<0.01),能够解释总体变异度的59%.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总体状况较好,但不同性别、年级、学历层次学生间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应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有效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作者:林岑;刘树麟;刘哲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及工作现状,探讨改善的对策.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的160名社区护士及随机抽取各中心(站)就诊患者12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社区护理人员及工作现状调查.并对各中心(站)10名管理者进行访谈.结果 社区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9.9岁,平均社区工作时间3.7年,57.5%社区护理人员学历为中专;社区护理项目实施率小于50%的有青少年保健、康复护理及临终关怀;不同学历、职称护理人员实施社区护理工作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潍坊市社区护理个别项目缺如,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特征社区护士完成的社区护理项目情况有差别.需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素质,促进社区护理观念转变,提高社区患者满意度.
作者:曲桂玉;杜国防;王传永;姜安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表格式交班本改进后在神经外科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点巡视的内容、病情观察要点、特殊治疗项目以及患者安全等作为交班内容罗列到表格式交班本中,应用于临床护理交接班.结果 改进后护士对病区、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护理措施落实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表格式交班本经改进后更有利于护士有重点地掌握病区情况,及时落实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莉;符美芳;杨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整形美容患者护理需求,为引导护理人员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正确对患者实施健康评估,明确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模式,自行设计整形美容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对76例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其中修复整形患者39例,美容整形患者37例.结果 修复整形患者强烈的前3项需求是:压力-应对3.27±0.22、自我感知-自我概念2.98±0.51、认知-感知2.96±0.43;美容整形患者强烈的前3项需求是:自我感知-自我概念3.69±0.47、角色-关系3.32±0.61、健康感知-健康管理3.01±0.42.患者对活动-运动、营养-代谢、排泄的护理需求低.结论 修复整形患者与美容整形患者总体护理需求均为中等水平.修复整形患者对压力与应对需求高,排泄需求低;美容整形患者对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需求高,排泄需求低.护士需评估患者个体需求,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外表形象,重视对整形美容患者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压力及睡眠问题.
作者:温绣蔺;行倩倩;谢丽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层次技能大赛对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技能的作用.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技术成长期,分别设定符合各技术成长阶段和岗位需求的大赛内容.比较实施分层次技能大赛前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实施分层次技能大赛后,医院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护士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分层次技能大赛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特点,强化了护理人员自我培训意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技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于雁;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逆向穿刺与顺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评价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人体手背掌指关节处逆向穿刺的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的成功率高于顺向穿刺(OR=4.46,95%CI:2.71~7.32,P<0.01);逆向穿刺药液渗漏发生率低于顺向穿刺(OR=0.26,95 %CI:0.19~0.34,P<0.01).结论 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在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上优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可作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的辅助方法.
作者:陈延亭;郝玉芳;岳树锦;周芬;刘春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8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头颈部肿瘤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功能锻炼方法的讲解与示范.结果 89例患者均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完成放疗疗程,未发生舌、咀嚼肌功能减退,牙龈萎缩,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张口高度54例无变化;31例缩小0.05~0.09 cm.结论 健康教育处方的设计与应用,有效减少了放疗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放疗的实施.
作者:杨柳;鲍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外科4个专科8个病区为试点病房实施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包括病区护士层级设置与岗位职责制定,建立立体通信网络,对人员及护理质量进行网络化管理.结果 实施1年后,试点病房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自我评价(对薪酬的评价除外)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方汉萍;朱丽;杜杏利;周雁荣;陈小芹;江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 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第1组分别采集3管血标本,于1h内检测;第2组分别采集4管血标本,15℃下放置1、4、8、24 h后检测;第3组用成人血压袖带束缚左右两臂,分别空气加压至40、110 mmHg后采集血标本,于1h内检测.结果 全血切变率、血浆黏度检测结果比较,第1组第3管显著高于第1管;第2组放置8、24 h显著高于1h;第3组110 mmHg束臂压力显著高于40 mmHg(P<0.05,P<0.01).结论 血液流变检测结果受采样顺序、时间,束臂压力因素影响;建议采集多管标本时首先采集血液流变学,于4h内检测,止血带压力不宜过大.
作者:华芸;吉翔;徐春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构建的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评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方法 对15名专家共进行2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系数的初始与归一化,确定指标的终权重.结果 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在88%以上,权威系数为0.76;共形成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中客户和内部流程维度所占比重较大,权重值均为0.33,财务、学习与成长维度次之,权重值均为0.17.结论 评价护士长绩效时,应注重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依据其权重值予以公平公正的考核.
作者:赵振娟;林平;高学琴;李秋洁;芦桂芝;吕冬梅;林维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1例右侧鼻窦眼眶金属异物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取出异物.结果术后1周,患者复查视力无明显改善,内镜检查双侧鼻腔通气良好,伤愈出院.提示术前准确定位,详细地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术后密切观察鼻腔渗血,做好气道湿化及口腔护理,可降低患者因失明所致的焦虑,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琰;曹爽;李益飞;朱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患者对癌症的认知、应对方式、对待治疗的积极性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等都受到中国固有文化背景的影响.作者就中国文化元素及癌症患者的固有文化背景对其疾病认知、治疗方式的选择、症状管理、临终关怀、死亡态度及社会支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护理应对策略,以期大程度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砚燕;袁长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 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减少血栓形成机会,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可提高皮瓣的完全成活率.
作者:朱小敏;刘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环节与受伤部位,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一线护理人员458名,填写自行设计的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 458名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 286人次.41.70%护士经常双手回套针帽,5.68%经常徒手拾取破碎玻璃,30.13%操作时从不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中,44.48%的锐器伤发生在操作准备过程,操作中占39.04%,操作后整理用物为8.86%.94.79%的锐器伤发生在双手,其中双手手指占89.42%,右手示指以37.48%的高发率位居首位,其次是右手中指16.33%,左手示指13.53%.结论 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掰安瓿,输液/注射/采血/拔针,拔针帽;锐器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双手,右手多于左手.医院管理者应定期开展锐器伤相关培训教育,使用高效安全的护理用具,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程序,实施标准预防,减少护理人员潜在的针刺伤危险.
作者:王伟丽;王书会;邓钰;王一瑶;李颖霞;徐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疼痛手册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术)后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出院的Nuss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疼痛手册并告知填写方法,护士在患者出院次日即开始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对照手册避免可能导致剧痛的行为,介绍疼痛处理方法,监督体疗锻炼.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体疗锻炼依从性及胸廓矫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体验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疼痛手册能有效促进Nuss术后患者康复,保证胸廓矫形效果.
作者:王君慧;高利平;董翠萍;汪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 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23.66%)发生非正常拔管,平均有效留置时间为21.48 d.年龄、KPS评分、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与发生非正常拔管有密切关系.结论PICC导管的留置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年龄、KPS评分、WBC计数和D-二聚体是非正常拔管的高危因素.应在PICC置管前后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为各项治疗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作者: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彭娜;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介入治疗经常选择股动脉途径穿刺,此法需要患者术后绝对卧床,右下肢制动8~24 h.由于肢体制动时间长,患者会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针对这一问题,我科对30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使用简易约束带制动下肢,效果满意,术后无一例因术肢活动而导致穿刺处出血,介绍如下.
作者:董孝芳;万海燕;韩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洁净手术室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但对手术患者而;;言,由于术野暴露、消毒液挥发、失血及液体输入等,其体温常低;;于正常水平.研究表明,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1].笔者在术后回访工作中发现,较多患者主诉肩部受凉致疼痛不适.为此,笔者于2009年1月设计制作防寒护肩,经临床应用于12 00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保暖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穗;黄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5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50例患者均在全麻常温下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0例手术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患者术后心脏功能、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熟悉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心脏不停跳手术配合的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熟练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惠;王贞;雷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