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熊洁;张少华;江丽娇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选择留置PICC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留置PICC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PICC信息的获取途径;置管意愿、权衡与决策;担心与顾虑;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的心态;对后续维护的考量与感受.结论 护理人员应提供PICC专业信息及渠道,结合置管前评估与患者的真实意愿,做出符合患者利益的置管决定.
作者:李全磊;颜美琼;林岑;陆箴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是一种黄色澄明油状液体.采用常规方法稀释多西他赛既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又不易彻底溶解,造成药物浪费及用药量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稀释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吸取多西他赛专用溶剂,将多西他赛药瓶倾斜6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紧贴药瓶内壁(一般在瓶体的1/2处),缓慢将溶剂沿瓶壁注入,再将药瓶缓慢反复倒置混合l min,避免摇动.后静置5 min,即可完全溶解.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美国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情况,为我国完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提供借鉴.方法 对美国10名四年制本科护生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Giorgi法分析资料.结果 美国医院通过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且其教育方式多样;学校教育使护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模拟人培训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护理院校与实习医院间联系紧密.结论 我国应从完善网络建设、护理院校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加强医院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强化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等方面,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祝览铭;付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事件危险程度针对性处理,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 应用追踪管理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段霞;施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阐述了PVC输液器存在含有增塑剂DEHP,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某些药物易被PVC吸附,降低疗效等不足.介绍了易溶出DEHP与可被PVC吸附的常用药物.分析了TPE输液器具有不添加增塑剂DEHP,对药物无吸附等优势.
作者:李卫峰;赵静;弭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或肌张力高,出现手部严重畸形,其手指紧紧并拢呈抓握状,手指掰开困难;指缝不易清洗,常糜烂伴异味,给患者带来痛苦.本科自2009年起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手有严重畸形的患者,使用小毛绒玩具让患者畸形手抓握的方法,改善了护理的难度,促进患者手的康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莲;陆一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技能意愿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郑州市2个社区的338名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技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94.4%社区居民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心肺复苏培训,但仅有12.4%居民接受过相关培训.79.0%居民表示当目击亲人或朋友心脏骤停事件发生时,愿意对其实施心肺复苏;而陌生人发生心脏骤停时,仅29.9%愿意实施心肺复苏.影响居民学习心肺复苏技能的主要原因是未找到免费的专业培训机构.结论 社区居民学习心肺复苏技能的意愿很高,但普及率以及实施率较低.应大力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经常到社区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刘延锦;王静;李福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软聚硅酮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寻求佳护理方法.方法 将26例患者(38处皮肤损伤)配对分为观察组(13例19处)与对照组(13例19处),观察组使用软聚硅酮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处理皮肤损伤的基础上,软聚硅酮敷料更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愈合.
作者:陈江艳;钱颖;陈文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上,呼吸衰竭的患者经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些使用口鼻罩的患者,因为烦躁不安,容易将口鼻罩旁边固定带的黑色小球状固定器摇落,造成固定带松弛,大量漏气.鉴此,笔者将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过滤膜制作成简易呼吸机面罩固定带,经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士的精神薪酬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现状,探讨护士精神薪酬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精神薪酬满意度问卷和组织承诺问卷对济南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组织承诺总分58.86±8.12;护士对来自护士长和医生的精神薪酬满意度评分分别是14.63±2.62和13.75±2.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的精神薪酬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护士的组织承诺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精神薪酬满意度越高,组织承诺水平越高.管理者应提高人际交流水平,重视护士精神薪酬的满足,提高其承诺水平,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刘晔;杨敏;陈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增强低年资护士多角度和多层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方法 选取常用的9项护理操作、结合临床案例,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37名低年资护士实施整合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结果 培训结束考核操作技能成绩平均94.64分;8项综合能力累计优157人次,良139人次.结论 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实训,能有效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
作者:袁小伶;韦素清;左凤华;谭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确定住院患者护理相关《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类目,以此构建住院患者护理相关ICF框架.方法 从世界卫生组织ICF中初筛出护理类目,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36名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咨询,按专家意见一致性>80%的标准筛选类目;按临床实用性原则对咨询结果再次筛选.结果 初筛出护理类目211个,专家咨询后提取79个,再次筛选后初步确定意识功能、定向功能等74个护理类目.结论 初步确定的护理类目在ICF中分布比较合理,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方便交流的特点,可作为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和结局评价的框架.
作者:钮佳安;顾则娟;周滋霞;汪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作者:汤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居家访视护理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环境领域问题的访视效果,为社区居家访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评价访视成效的模式,随机选择60例居家慢性病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例)进行访视,应用居家访视效果评分表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行为、状况3方面进行评分,排列问题的优先顺序后进行干预.结果 通过居家访视后,慢性病患者存在问题的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除了收入状况下降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有提高趋势,但仅有住所问题的认知、行为评分,收入的行为评分,卫生的认知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区护士访视能改变慢性病患者环境领域存在问题的认知和行为,但对存在问题现状的改变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作者:谭晓青;曾丽;朱金萍;张妍;陈传英;刘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肝素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36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无肝素CVVH治疗的患者按治疗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抗凝治疗64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无肝素抗凝治疗64例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体外循环凝血及治疗后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Hb、PT、APTT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LT和F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Hb、PT、APTT、PL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滤器和静脉壶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无一例诱发或加重出血.结论 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式无肝素CVVH治疗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还可降低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
作者:张仲华;严贺;童辉;鄢建军;李春;刘慎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信息框架对临床护士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护士675名,将其随机分成正面框架组、负面框架组和平衡框架组,应用肺癌治疗决策红、白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白色问卷中,正面框架组的被试57.1%倾向于保守方案,42.9%倾向于冒险;负面框架组仅37.8%倾向于保守,62.2%倾向于冒险;平衡框架下选择保守和冒险方案的比例分别为63.1%,36.9%;负面框架组比平衡框架组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冒险寻求倾向(P<0.01),而正面框架组与平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问卷中正面、负面框架组与平衡框架组之间决策方案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的语言框架效应下,临床护士在肺癌治疗风险决策情境中的基线水平有明显的保守选择倾向,负面信息刺激导致冒险偏好;红色信息刺激大于语言框架效应.临床护士应有效克服框架效应的束缚,减少决策偏差.
作者:罗萍;锁军丽;杨红旗;张岩;孙丹;张银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改良直置式套管针替代安全型撕裂式导入鞘法置入新生儿PIC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5例新生儿应用20G直置式套管针置入PICC(观察组),与应用导入鞘置入PICC的128例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第1次换药时间、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第1次换药时间延长(P<0.01).结论 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经济简便的直置式套管针可以替代安全型撕裂式导入鞘使用.
作者:杨兆晶;高玉先;章园;徐李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并探讨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97例,采用服药信念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71±1.54,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了解患者的服药信念,从而帮助选择更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刘茜;姜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探索使现有人力资源达到大化应用的管理方法.方法 对内科片15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进行排班模式改革及分层使用,优化工作流程,采用部分工时制发挥病休、产休人员人力作用,建立内科片统一调配的用人制度,采用“文化魅力”影响护士心态及激励其工作热情,专业及医德医风培训常规化.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平均为97%,护理事故发生数为零,护理投诉为零,护理差错共发生4起.结论 人力资源的大化利用可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罗健;岳小兵;李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提高此类群体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Heidegger现象学方法对10例青年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希望得到康复信息;渴望建立长期康复的信心;产生负性情绪;社会适应的改变;缺乏社会支持感;对抗病毒治疗的特殊反应.结论 慢性乙肝疾病本身和社会对乙肝的歧视给青年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医务人员需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社会干预体系,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
作者:王嘉颖;汪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