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艳;钱颖;陈文娣
介绍了新加坡护理专业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护理教学的管理策略.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培训和护理教学管理机制.
作者:郭晓琴;韩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尖锐湿疣患者ALA-PDT依从性问卷对13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能完成整个治疗的患者占73.9%,依从性好的患者疣体清除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者.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月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对尖锐湿疣、ALA-PDT认识不充分及ALA-PDT疗效欠佳是ALA-PDT依从性显著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的依从性影响疗效,依从性主要与患者月收入水平、对尖锐湿疣和ALA-PDT的认知、ALA-PDT的疗效有关,护士应关注患者依从性及认知、疗效对依从性的影响,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杨晶;曾玲玲;张京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综述了中心静脉压监测时血管路径的选择、零点定位、溶液的选择、具体操作方法及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的影响因素.提出置管时首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紧急情况下或不具备置管条件时,可以通过监测周围静脉压力来间接反映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为评估机体容量状态提供参考;导管置入的深浅度及通畅度、体位、机械通气、胸内压、腹内压等因素对中心静脉压均有影响,应尽量避免这些干扰因素,使监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秦寒枝;谢少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护理级别及自理能力老年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需求及满足状况,为合理确定患者护理级别、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03例Ⅰ~Ⅲ级护理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Barthel指数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对饮食照顾、排泄护理、卫生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 不同护理级别患者存在不同ADL等级;Ⅰ级护理患者的饮食照顾、排泄护理及卫生护理服务需求均过度满足;Ⅱ级护理患者三个方面均存在需求未满足,饮食和卫生需求过度满足.不能自理患者饮食和卫生护理过度满足;部分自理和自理患者三个方面未满足和过度满足共存.结论 以老年住院患者病情为依据和以ADL为依据划分的护理级别都存在需求和满足情况不匹配的现象,建议综合依据患者的病情、ADL来划分护理级别,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何华英;尹世玉;王玫;王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提高此类群体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Heidegger现象学方法对10例青年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6个主题:希望得到康复信息;渴望建立长期康复的信心;产生负性情绪;社会适应的改变;缺乏社会支持感;对抗病毒治疗的特殊反应.结论 慢性乙肝疾病本身和社会对乙肝的歧视给青年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医务人员需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社会干预体系,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
作者:王嘉颖;汪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上,呼吸衰竭的患者经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些使用口鼻罩的患者,因为烦躁不安,容易将口鼻罩旁边固定带的黑色小球状固定器摇落,造成固定带松弛,大量漏气.鉴此,笔者将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过滤膜制作成简易呼吸机面罩固定带,经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技能意愿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郑州市2个社区的338名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技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94.4%社区居民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心肺复苏培训,但仅有12.4%居民接受过相关培训.79.0%居民表示当目击亲人或朋友心脏骤停事件发生时,愿意对其实施心肺复苏;而陌生人发生心脏骤停时,仅29.9%愿意实施心肺复苏.影响居民学习心肺复苏技能的主要原因是未找到免费的专业培训机构.结论 社区居民学习心肺复苏技能的意愿很高,但普及率以及实施率较低.应大力宣传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经常到社区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刘延锦;王静;李福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病区均并配有存放药品的冰箱,但全院18台冰箱中16台无法直接读出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导致冰箱冷藏室温度不清晰.为了规范药品管理,我院护理部从2010年5月起为16台冰箱配备了温度监测仪,同时自行设计冰箱温度监测表,经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濮菊芳;李香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探索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方法 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即接诊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救护优化(定时、定人、定位、定责)、转运交接优化、人员配置及监管优化;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化护理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急诊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程宝珍;张小红;牛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软聚硅酮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寻求佳护理方法.方法 将26例患者(38处皮肤损伤)配对分为观察组(13例19处)与对照组(13例19处),观察组使用软聚硅酮敷料,对照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换药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处理皮肤损伤的基础上,软聚硅酮敷料更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损伤愈合.
作者:陈江艳;钱颖;陈文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编制护理实践中知情同意实现认同问卷,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步确定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73名外科护士和158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知情同意实现认同问卷包括传递给患者的信息(13个条目)、给予患者做决定的机会(6个条目)及获得知情同意(6个条目)3个维度25个条目.各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725~1.000,均值为0.940.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护士问卷)、0.947(患者).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894%(护士)、65.955%(患者).结论 该问卷测量护理工作中知情同意实现情况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柯卉;喻姣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阐述了PVC输液器存在含有增塑剂DEHP,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某些药物易被PVC吸附,降低疗效等不足.介绍了易溶出DEHP与可被PVC吸附的常用药物.分析了TPE输液器具有不添加增塑剂DEHP,对药物无吸附等优势.
作者:李卫峰;赵静;弭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有家庭监护条件的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由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然后对患者实施假出院3个月.对照组患者仍住院治疗.实施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OSIE及S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家属心理护理、生活技能培训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其社会能力、生活技能提高,激惹、抑郁等消极情绪减少;自尊水平提升.
作者:赵涛;张传海;庄美芳;徐华;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睡前顿服法对城镇中流动人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服药管理模式.方法 将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的非本市户籍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早餐前顿服法服药,观察组采用睡前顿服法服药,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睡前顿服法能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艳霞;钟凯惠;孙婵娟;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士的精神薪酬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现状,探讨护士精神薪酬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精神薪酬满意度问卷和组织承诺问卷对济南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3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组织承诺总分58.86±8.12;护士对来自护士长和医生的精神薪酬满意度评分分别是14.63±2.62和13.75±2.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的精神薪酬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护士的组织承诺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精神薪酬满意度越高,组织承诺水平越高.管理者应提高人际交流水平,重视护士精神薪酬的满足,提高其承诺水平,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刘晔;杨敏;陈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是一种黄色澄明油状液体.采用常规方法稀释多西他赛既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又不易彻底溶解,造成药物浪费及用药量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稀释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吸取多西他赛专用溶剂,将多西他赛药瓶倾斜6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紧贴药瓶内壁(一般在瓶体的1/2处),缓慢将溶剂沿瓶壁注入,再将药瓶缓慢反复倒置混合l min,避免摇动.后静置5 min,即可完全溶解.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事件危险程度针对性处理,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 应用追踪管理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追踪管理法对护理安全防范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段霞;施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作者:汤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并探讨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患者97例,采用服药信念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71±1.54,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服药信念与服药依从性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了解患者的服药信念,从而帮助选择更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刘茜;姜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确定住院患者护理相关《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类目,以此构建住院患者护理相关ICF框架.方法 从世界卫生组织ICF中初筛出护理类目,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36名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咨询,按专家意见一致性>80%的标准筛选类目;按临床实用性原则对咨询结果再次筛选.结果 初筛出护理类目211个,专家咨询后提取79个,再次筛选后初步确定意识功能、定向功能等74个护理类目.结论 初步确定的护理类目在ICF中分布比较合理,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方便交流的特点,可作为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和结局评价的框架.
作者:钮佳安;顾则娟;周滋霞;汪茵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