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目的 探讨分层换敷料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研究,寻找浅表软组织损伤换药的佳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1层外科油纱和碘仿纱覆盖包扎处理,换药时敷料全部揭除;观察组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3层外科油纱和碘仿纱覆盖包扎处理,换药时保留内层外科油纱.结果 观察组创面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疗总费用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3层外科油纱换敷料方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更有助于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郑碧霞;谭薇;贺红梅;田惠萍;曾小英;张继文;陈娟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至少有1亿患者经常受到疼痛的困扰.身体疼痛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所以缓解疼痛对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扶他林乳胶外用能有效消炎镇痛,且能快速深入渗透表皮发挥作用,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笔者尝试联合应用局部热敷以提高扶他林外用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8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镇痛组(n=93)和超前镇痛组(n=95).常规镇痛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Prince- Henry评分法定时评估患者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护理;超前镇痛组实施超前镇痛护理,即在前者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P<0.05;超前镇痛组下床活动时间较常规镇痛组显著提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镇痛组(P<0.05,P<0.01).结论 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君慧;汪晖;董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根据我国国情和护理教育现状,查阅文献,访谈护理专家,提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护理教育由通才教育转向专科化教育、大力发展护理科研和高等护理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等.
作者:胡翠环;黄桥;颜巧元;毛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对8例梅尼埃病患者经乳突径路行淋巴内囊减压术.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8 d(平均4.0d)眩晕、耳鸣症状消失,听力好转,纯音听力提高10 dB以上,能独立步行下床活动,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8例患者眩晕、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听力略改善.提出术前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合理摆放仪器设备,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领,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正确使用精细器械及监测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精细、规范操作配合避免损伤面神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春娥;韩凌;李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方法 将4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即按预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能力、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肖书萍;李小芳;耿志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分析服务型领导理念构建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以服务型领导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主动服务为职责,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并通过改变工作模式、细化工作流程畅通工作路径,统一护士对工作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观,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护理服务文化氛围,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淑贤;安梦滢;单志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直肠癌Miles术,对盆腔创伤较大,术后常有渗液、渗血,如引流不畅会诱发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骶前冲洗引流是否充分、彻底、有效,直接影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预后.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会阴骶前冲洗引流器,有效提高了Miles术后患者会阴骶前冲洗引流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付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绩效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 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风险、工作质量、工作量、技术水平等来制定科室奖金分配系数,根据护士的护理质量、学历、职称、工龄等制定护士的奖金分配系数实施绩效改革.结果 绩效改革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对绩效改革的满意率达97.91%.结论 依据学历、职称、科室护理工作风险系数、护理质量等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的双赢目标.
作者:姚亚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必须向膝关节腔内注入大量的关节冲洗液(又称灌洗液),以保持术者视野的清晰.每次手术使用冲洗液约10 000 mL[1].大量冲洗废液不能完全经鞘卡负压吸引,而从操作孔直接流出,浸湿布类敷料,污染手术台,极易造成感染或交叉感染.同时冲洗废液四溢浸泡手术室地面,污染和损伤地面.鉴此,我科设计制作膝关节镜术中防止冲洗废液四溢的集水装置,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步秀兰;吴函;龚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脊柱按摩对子宫(次)全切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行子宫(次)全切手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2h开始给予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按摩15~30 min,每日2次.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脊椎两侧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按摩可以调节内脏平衡,促进子宫(次)全切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张振清;董素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脐带残端暴露游泳对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358名正常新生儿分为两组各179名,观察组新生儿游泳时脐带残端直接暴露在水中,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用脐贴保护.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新生儿采用脐带残端暴露游泳法,有利于脐带早干燥、早脱落,减少脐部并发症.
作者:车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诊疗护理工作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量增加,临床医疗废物的收纳成为管理难点.提高医疗废物处理成效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在医疗护理操作后处置医疗废物前,利用现有的资源将非锐器医疗废物进行缩容处理,达到缩减医疗废物容积、增加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储存空间、降低医疗废物管理成本的目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郑晓燕;薛菊兰;苏冰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1~3岁在儿科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肺炎恢复期且正常活动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宣教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看护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输液部位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进行人性化的约束,使输液患儿上臂处于自然位的半自由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牵拉输液管路或输液针头导致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拔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对马甲式半约束带约束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儿科输液过程中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降低患儿牵拉导致液体外渗及自行拔针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魏月琴;魏月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预防和减少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1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水钠代谢紊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并根据水钠紊乱类型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发生单纯尿崩症16例,低钠血症10例(脑盐耗综合征7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3例),尿崩合并高钠血症5例.28例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术后恢复良好;3例死亡.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有效地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斌;周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骨磨骨、截骨整形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术128例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28例患者手术顺利,麻醉苏醒期,3例患者出血,4例寒战,6例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安返病房.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麻醉苏醒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呼吸道梗阻、切口出血、寒战、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为术后患者平稳渡过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谭峰;王映;杨晓;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患者卧床治疗期间床上功能锻炼体疗操的临床效果,使患者达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胸椎、腰椎外伤患者(截瘫患者除外)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方法;观察组通过体疗操进行功能锻炼,体疗操共8节,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临床试验择优法自行编制,并制作成视频文件.评估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体疗操有助于脊柱外伤患者系统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庆芬;刘秋鸣;邱双玲;徐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于术后24、72、120 h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72、120 h患者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减轻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琦;吴星;张华;张希;李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移动式C型臂X线机(下称X线机)常用于骨外科各类手术中,以其方便、快捷、显像清晰为特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尤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已被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大多没有配备专业的X线机操作人员,手术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操作X线机,加上手术无菌单常掩盖了患者的体表标志,因此增加了X线机术中定位的难度,常出现对位不准,需反复操作的情况,不仅耽误了手术时间,而且增加了X线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郭延平;华靖;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冲管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管的效果.方法 将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2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结果 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脉冲式冲管方法可有力地冲洗黏附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有效减少营养管阻塞,使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唐仰璇;佘佩吟;林妙英;方楚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