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平
移动式C型臂X线机(下称X线机)常用于骨外科各类手术中,以其方便、快捷、显像清晰为特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尤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已被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大多没有配备专业的X线机操作人员,手术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操作X线机,加上手术无菌单常掩盖了患者的体表标志,因此增加了X线机术中定位的难度,常出现对位不准,需反复操作的情况,不仅耽误了手术时间,而且增加了X线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郭延平;华靖;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适合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自行拟定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45例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随访.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2.56 d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预后良好,随访满意.结论 该临床路径适用于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刘翔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45例舌癌术后患者每月集中进行语音康复训练2次,电话回访1次,针对患者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3、6个月对患者语音清晰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康复训练236例次.45例患者中按要求来院复诊并进行语音康复训练38例.患者满意度提高,发音清晰度显著优于出院前(P<0.01).结论 集中训练结合定期回访,有利于改善舌癌术后患者发音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育珍;王彩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629例)和观察组(6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
作者:柯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在使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发现存在液体滴注不畅现象,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分析原因为:此类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血管内针尖斜面向上,加之此类留置针材质较软,在使用贴膜固定针翼后,形成一股反作用力,针尖部分自然上翘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引起滴注不畅.鉴此,我科改进传统固定方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赵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根据我国国情和护理教育现状,查阅文献,访谈护理专家,提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护理教育由通才教育转向专科化教育、大力发展护理科研和高等护理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等.
作者:胡翠环;黄桥;颜巧元;毛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胸腹腔镜下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2例,吻合口瘘2例,胸部皮下气肿1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1例.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对症治疗、护理,2例心律失常患者72 h内均得到纠正;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患者经复查胸片证实肺部感染消失,肺复张良好;2例吻合口瘘瘘口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愈合;胸部皮下气肿1例经调整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1周后皮下气肿消失;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床旁局麻下成功止血;1例内出血患者开腹行止血术成功止血.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静;严俊;杨家英;朱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输血安全的管理方法.方法 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团队,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输血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可行性的改进计划,完善取血及输血操作流程、血袋处理流程等并贯彻执行.结果 实施后全体人员安全输血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均P<0.01),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及血源浪费现象.结论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输血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邹丽娟;常后婵;王慕华;伍燕萍;钟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行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手术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功能的观察与训练等护理.结果 33例术后平均住院30 d,19例可控制排尿,9例日间可控尿;随访3~20个月,均能控尿且能经尿道自主排尿.结论 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术前营养评估、心理干预并提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强调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加强老年患者的出院管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迎霞;申海燕;刘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患者卧床治疗期间床上功能锻炼体疗操的临床效果,使患者达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胸椎、腰椎外伤患者(截瘫患者除外)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方法;观察组通过体疗操进行功能锻炼,体疗操共8节,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临床试验择优法自行编制,并制作成视频文件.评估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体疗操有助于脊柱外伤患者系统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庆芬;刘秋鸣;邱双玲;徐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牙科镊是口腔科检查、治疗中常用的锐利器械,各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性口腔检查治疗盘中,都以牙科镊作为基本配置,临床使用量极大.牙科镊尖端锐利,易刺伤工作人员,使用后的牙科镊镊片弹性张开,交叉堆积,占据锐器盒大量空间,使锐器盒消耗成本增加,是口腔科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的难点.鉴此,我科于2010年对传统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施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耳科手术专科组护士规范化专科培训的方法,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6名成立耳科手术专科组,应用耳科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和操作考核评分表,对专科组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培训与考核.结果 培训后,耳科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评分、耳显微器械损坏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耳科手术专科护士行规范化专科培训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耳显微器械损坏率,有利于耳科手术专科发展.
作者:蔡月优;戴红霞;常后婵;邹丽娟;黄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分析服务型领导理念构建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以服务型领导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主动服务为职责,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并通过改变工作模式、细化工作流程畅通工作路径,统一护士对工作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观,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护理服务文化氛围,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淑贤;安梦滢;单志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绩效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 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风险、工作质量、工作量、技术水平等来制定科室奖金分配系数,根据护士的护理质量、学历、职称、工龄等制定护士的奖金分配系数实施绩效改革.结果 绩效改革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对绩效改革的满意率达97.91%.结论 依据学历、职称、科室护理工作风险系数、护理质量等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的双赢目标.
作者:姚亚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多功能压脉带设计成手环状由手环和调节器构成,手环用硅胶制作,其松紧度由调节器进行控制.具有标识、压脉带和止血功能.在预防交叉感染、查对、减少消毒液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压脉带和腕带.
作者:李信平;陈晓蓉;陶华;陶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冲管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管的效果.方法 将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2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结果 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脉冲式冲管方法可有力地冲洗黏附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有效减少营养管阻塞,使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唐仰璇;佘佩吟;林妙英;方楚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层换敷料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研究,寻找浅表软组织损伤换药的佳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1层外科油纱和碘仿纱覆盖包扎处理,换药时敷料全部揭除;观察组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3层外科油纱和碘仿纱覆盖包扎处理,换药时保留内层外科油纱.结果 观察组创面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疗总费用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3层外科油纱换敷料方法用于浅表软组织损伤创面更有助于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郑碧霞;谭薇;贺红梅;田惠萍;曾小英;张继文;陈娟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单人操作法在骨盆骨折患者臀背部皮肤清洁护理中的效果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8例骨盆骨折患者行背部皮肤清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3人协同操作;观察组采用单人操作法,即指导患者采用4点支撑法和6点支撑法,护士辅助其分别抬高背部、臀部后进行皮肤护理.结果 臀背部护理时,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患者均自愿选择单人操作法进行后续皮肤护理.结论 实施单人操作法为骨盆骨折患者行臀背部皮肤清洁护理,不但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人力,而且使患者安全性、舒适度增加.
作者:陈小花;吴惠平;张丽;林燕;李春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对45例并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术前5例新生儿出现黄疸经治疗后消退,5例贫血及时输血后纠正;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5例发生血红蛋白尿,13例胸液量多,45例均出现发热,针对病情干预并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无严重溶血、肝肾功能损害发生,45例均顺利康复出院.认为保障患者安全的护理措施包括:全程密切防范食物或药物引起急性溶血反应,及时处理新生儿黄疸,纠正贫血以免加重病情;术后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血红蛋白尿、出血等情况,尽量避免使用血制品;出院时做好有关注意事项的指导.
作者:陈丽芳;杨满青;朱丽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至少有1亿患者经常受到疼痛的困扰.身体疼痛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所以缓解疼痛对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扶他林乳胶外用能有效消炎镇痛,且能快速深入渗透表皮发挥作用,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笔者尝试联合应用局部热敷以提高扶他林外用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