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PVC软包装液体整理盒的制作与应用

王晓霞;李平

关键词:静脉输液, 软包装液体, 整理盒, 革新推广
摘要:由于非PVC输液软包装液体具有密封强度高、透气性小,薄膜强度大与药物相容性好,且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已悄然取代传统的玻璃瓶液体,成为目前医院输液的主要药品.但在应用中发现,非PVC材质的软包装液体存在不易摆放、不易核对等问题.鉴此,笔者设计了非PVC软包装液体整理盒并应用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俯卧位对Chiari畸形患者术中眼内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俯卧位对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术中眼内压(IOP)的影响,为实施科学的术中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例Chiari畸形手术患者使用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身麻醉后5 min(T0)、俯卧位后5 min(T1)、俯卧位后30min(T2)、俯卧位后1 h(T3)、手术结束前俯卧位(T4)、恢复平卧位5 min(T5)、平卧位后30 min(T6)测量IOP,同时观测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结果 不同时点MAP、HR、PET CO2比较,干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点IOP比较,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IOP均在正常范围,随后IOP逐渐升高至T4时达高峰,T5时逐渐下降,但仍高于T0时点,T6时IOP基本恢复至T0时水平.结论 Chiari畸形手术中随着俯卧位时间的延长患者IOP逐渐升高.护理人员应根据俯卧位对患者IOP的影响规律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医护配合尽量缩短患者围术期俯卧位时间,以减少视力损害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戴黎敏;董媛媛;王巧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胸腹腔镜下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2例,吻合口瘘2例,胸部皮下气肿1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1例.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对症治疗、护理,2例心律失常患者72 h内均得到纠正;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患者经复查胸片证实肺部感染消失,肺复张良好;2例吻合口瘘瘘口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愈合;胸部皮下气肿1例经调整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1周后皮下气肿消失;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床旁局麻下成功止血;1例内出血患者开腹行止血术成功止血.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静;严俊;杨家英;朱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SERVQUAL模型在护理质量测评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SERVQUAL模型在护理服务质量测评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护理中应用SERVQUAL模型的现状,指出SERVQUAL模型在护理中的主要作用、局限性以及今后的应用发展方向.

    作者:景雪冰;张立杰;郑显平;乔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眼科手术室安全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眼科手术室1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核对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观察组采用自制核对单登记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辅助核对,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核对、带入物品、手术前核对、术中护理记录4个部分,并有手术医生签名,麻醉医生签名等;附有植入物条码张贴处和消毒指示卡张贴处.结果 观察组手术不同时点患者和植入物核对失误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手术安全核对单能减少手术隐患,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

    作者:陈玮端;虞玲;陈章娣;刘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对92例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进行围术期体位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体位训练,术后正确评估患者,并针对患者眼内充填物的性质、视网膜裂孔的部位应用辅助工具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结果 92例患者预后良好,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8~16 d,平均12.0 d康复出院.随访5~18个月,术眼视网膜均获得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提出术前精心准备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持正确体位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肖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会阴骶前冲洗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直肠癌Miles术,对盆腔创伤较大,术后常有渗液、渗血,如引流不畅会诱发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骶前冲洗引流是否充分、彻底、有效,直接影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预后.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会阴骶前冲洗引流器,有效提高了Miles术后患者会阴骶前冲洗引流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付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措施的改进

    目的 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改进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切口疼痛强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

    作者:陆金美;赵文芳;徐守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 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629例)和观察组(6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

    作者:柯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发面外敷法缓解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发面外敷缓解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产后乳房张痛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105).观察组采用自制发面外敷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方法护理胀痛乳房.结果 观察组干预时和干预后患者乳房疼痛缓解程度和干预后乳腺通畅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发面外敷法对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促进乳腺管恢复通畅.

    作者:杨泽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适合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自行拟定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45例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随访.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2.56 d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预后良好,随访满意.结论 该临床路径适用于高原地区胃癌手术患者,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刘翔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微型营养评价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为了确定有效、快捷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分析比较传统微型营养评价法、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4种营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测量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时比传统的微型营养评价法更快捷;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比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测量更方便,营养状况分级标准更严谨,但是否适用于国内老年患者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海娇;莫福琴;王金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制集水装置在膝关节镜术中的应用

    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必须向膝关节腔内注入大量的关节冲洗液(又称灌洗液),以保持术者视野的清晰.每次手术使用冲洗液约10 000 mL[1].大量冲洗废液不能完全经鞘卡负压吸引,而从操作孔直接流出,浸湿布类敷料,污染手术台,极易造成感染或交叉感染.同时冲洗废液四溢浸泡手术室地面,污染和损伤地面.鉴此,我科设计制作膝关节镜术中防止冲洗废液四溢的集水装置,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步秀兰;吴函;龚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输血安全的管理方法.方法 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团队,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输血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可行性的改进计划,完善取血及输血操作流程、血袋处理流程等并贯彻执行.结果 实施后全体人员安全输血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均P<0.01),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及血源浪费现象.结论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输血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邹丽娟;常后婵;王慕华;伍燕萍;钟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移动式C型臂X线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定位技巧

    移动式C型臂X线机(下称X线机)常用于骨外科各类手术中,以其方便、快捷、显像清晰为特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尤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已被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大多没有配备专业的X线机操作人员,手术过程中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操作X线机,加上手术无菌单常掩盖了患者的体表标志,因此增加了X线机术中定位的难度,常出现对位不准,需反复操作的情况,不仅耽误了手术时间,而且增加了X线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郭延平;华靖;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脊柱外伤床上体疗操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患者卧床治疗期间床上功能锻炼体疗操的临床效果,使患者达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胸椎、腰椎外伤患者(截瘫患者除外)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方法;观察组通过体疗操进行功能锻炼,体疗操共8节,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临床试验择优法自行编制,并制作成视频文件.评估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体疗操有助于脊柱外伤患者系统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庆芬;刘秋鸣;邱双玲;徐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扶他林乳胶联合热敷缓解疼痛

    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至少有1亿患者经常受到疼痛的困扰.身体疼痛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所以缓解疼痛对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扶他林乳胶外用能有效消炎镇痛,且能快速深入渗透表皮发挥作用,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笔者尝试联合应用局部热敷以提高扶他林外用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骨盆骨折患者臀背部皮肤护理的单人操作法

    目的 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单人操作法在骨盆骨折患者臀背部皮肤清洁护理中的效果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8例骨盆骨折患者行背部皮肤清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3人协同操作;观察组采用单人操作法,即指导患者采用4点支撑法和6点支撑法,护士辅助其分别抬高背部、臀部后进行皮肤护理.结果 臀背部护理时,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患者均自愿选择单人操作法进行后续皮肤护理.结论 实施单人操作法为骨盆骨折患者行臀背部皮肤清洁护理,不但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人力,而且使患者安全性、舒适度增加.

    作者:陈小花;吴惠平;张丽;林燕;李春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耳科手术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耳科手术专科组护士规范化专科培训的方法,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6名成立耳科手术专科组,应用耳科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和操作考核评分表,对专科组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培训与考核.结果 培训后,耳科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评分、耳显微器械损坏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耳科手术专科护士行规范化专科培训能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耳显微器械损坏率,有利于耳科手术专科发展.

    作者:蔡月优;戴红霞;常后婵;邹丽娟;黄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1~3岁在儿科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肺炎恢复期且正常活动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宣教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看护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输液部位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进行人性化的约束,使输液患儿上臂处于自然位的半自由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牵拉输液管路或输液针头导致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拔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对马甲式半约束带约束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儿科输液过程中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降低患儿牵拉导致液体外渗及自行拔针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魏月琴;魏月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水钠代谢紊乱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预防和减少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1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水钠代谢紊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并根据水钠紊乱类型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发生单纯尿崩症16例,低钠血症10例(脑盐耗综合征7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3例),尿崩合并高钠血症5例.28例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术后恢复良好;3例死亡.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有效地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斌;周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