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研究

邹志辉;付立;顾斐斐;叶志霞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临床症状, 生命质量, 生化指标,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指标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临床护理人员依据生化指标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1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系列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的症状条目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于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测评.结果 高胆红素、前白蛋白<170 mg/L、CA19-9>200 U/mL患者在疲倦、食欲丧失、气促、腹泻、黄疸、消化、瘙痒、消瘦、发热症状领域表现突出.结论 胆红素、前白蛋白及CA19-9为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生化指标,临床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有效方法、开始时间、测评方法和影响因素.认为术后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兰;李惠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人员绩效改革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绩效改革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 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风险、工作质量、工作量、技术水平等来制定科室奖金分配系数,根据护士的护理质量、学历、职称、工龄等制定护士的奖金分配系数实施绩效改革.结果 绩效改革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对绩效改革的满意率达97.91%.结论 依据学历、职称、科室护理工作风险系数、护理质量等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的双赢目标.

    作者:姚亚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下颌角磨骨截骨整形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骨磨骨、截骨整形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麻下经口内入路下颌角磨骨、截骨术128例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28例患者手术顺利,麻醉苏醒期,3例患者出血,4例寒战,6例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安返病房.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麻醉苏醒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呼吸道梗阻、切口出血、寒战、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为术后患者平稳渡过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谭峰;王映;杨晓;张庆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乳突径路行淋巴内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的手术配合

    对8例梅尼埃病患者经乳突径路行淋巴内囊减压术.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8 d(平均4.0d)眩晕、耳鸣症状消失,听力好转,纯音听力提高10 dB以上,能独立步行下床活动,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8例患者眩晕、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听力略改善.提出术前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合理摆放仪器设备,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领,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正确使用精细器械及监测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精细、规范操作配合避免损伤面神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春娥;韩凌;李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1~3岁在儿科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肺炎恢复期且正常活动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宣教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看护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输液部位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进行人性化的约束,使输液患儿上臂处于自然位的半自由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牵拉输液管路或输液针头导致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拔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对马甲式半约束带约束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儿科输液过程中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降低患儿牵拉导致液体外渗及自行拔针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魏月琴;魏月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微型营养评价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为了确定有效、快捷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分析比较传统微型营养评价法、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4种营养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提出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测量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时比传统的微型营养评价法更快捷;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比微型营养评价精法测量更方便,营养状况分级标准更严谨,但是否适用于国内老年患者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秦海娇;莫福琴;王金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一次性双圈氧气雾化吸入器在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再加上呼吸功能受损,使用脱水剂,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黏稠以及舌后坠等原因导致呼吸道不畅,常需气管插管,但黏稠痰液甚至痰痂常阻塞患者呼吸,甚至发生窒息.因此,加强气管插管的护理非常重要.充分而恰当的气道湿化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2011年1~5月,我们采用一次性双圈氧气雾化吸入器对30例气管插管患者行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扶他林乳胶联合热敷缓解疼痛

    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至少有1亿患者经常受到疼痛的困扰.身体疼痛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所以缓解疼痛对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扶他林乳胶外用能有效消炎镇痛,且能快速深入渗透表皮发挥作用,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广泛用于临床.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笔者尝试联合应用局部热敷以提高扶他林外用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手供一体化模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一体化运行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方法,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方法 成立专门的手术器械组,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器械管理细节,建立手供沟通联系通道,落实护理质量监控细节.结果 细节管理后器械清洗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细节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的安全供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严喜枝;陈筱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老年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行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手术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功能的观察与训练等护理.结果 33例术后平均住院30 d,19例可控制排尿,9例日间可控尿;随访3~20个月,均能控尿且能经尿道自主排尿.结论 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术前营养评估、心理干预并提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强调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加强老年患者的出院管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迎霞;申海燕;刘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目的 检测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Questionnaire,ASQ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通过系统的前译-回译形成中文版ASQE,并对119例斜弱视患者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ASQE共5个维度26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6,重测信度为0.725~1.000,折半信度为0.893.各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相关(r=0.576~0.857,均P<0.01),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条目载荷0.387~0.889,6个因子累积解释了66.697%的变异.结论 中文版ASQE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作者:卞薇;陈爽;王贞;廖明燕;周小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生化指标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临床护理人员依据生化指标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1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系列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的症状条目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于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测评.结果 高胆红素、前白蛋白<170 mg/L、CA19-9>200 U/mL患者在疲倦、食欲丧失、气促、腹泻、黄疸、消化、瘙痒、消瘦、发热症状领域表现突出.结论 胆红素、前白蛋白及CA19-9为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生化指标,临床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

    作者:邹志辉;付立;顾斐斐;叶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眼科手术室安全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眼科手术室1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核对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观察组采用自制核对单登记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辅助核对,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核对、带入物品、手术前核对、术中护理记录4个部分,并有手术医生签名,麻醉医生签名等;附有植入物条码张贴处和消毒指示卡张贴处.结果 观察组手术不同时点患者和植入物核对失误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手术安全核对单能减少手术隐患,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

    作者:陈玮端;虞玲;陈章娣;刘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措施的改进

    目的 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改进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切口疼痛强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

    作者:陆金美;赵文芳;徐守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牙科镊使用后处理方法的改进

    牙科镊是口腔科检查、治疗中常用的锐利器械,各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性口腔检查治疗盘中,都以牙科镊作为基本配置,临床使用量极大.牙科镊尖端锐利,易刺伤工作人员,使用后的牙科镊镊片弹性张开,交叉堆积,占据锐器盒大量空间,使锐器盒消耗成本增加,是口腔科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的难点.鉴此,我科于2010年对传统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施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的构建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确保肠内营养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分析现有临床工作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 经2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括10个项目、36个子项目的流程,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8.9%,权威系数为0.81,子项目的协调系数为0.305.结论 应用Delphi法所构建的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肠内营养的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蒋洋洋;许勤;宋燕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非PVC软包装液体整理盒的制作与应用

    由于非PVC输液软包装液体具有密封强度高、透气性小,薄膜强度大与药物相容性好,且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已悄然取代传统的玻璃瓶液体,成为目前医院输液的主要药品.但在应用中发现,非PVC材质的软包装液体存在不易摆放、不易核对等问题.鉴此,笔者设计了非PVC软包装液体整理盒并应用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霞;李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简易引流管固定器的设计与应用

    各种引流管在外科手术后应用非常普遍,引流管护理质量与患者康复有着密切关系.为了防止引流管滑脱、扭曲,影响引流效果,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笔者设计制作简易引流管固定器(下称固定器),可有效固定引流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英;孙建琴;王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制集水装置在膝关节镜术中的应用

    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必须向膝关节腔内注入大量的关节冲洗液(又称灌洗液),以保持术者视野的清晰.每次手术使用冲洗液约10 000 mL[1].大量冲洗废液不能完全经鞘卡负压吸引,而从操作孔直接流出,浸湿布类敷料,污染手术台,极易造成感染或交叉感染.同时冲洗废液四溢浸泡手术室地面,污染和损伤地面.鉴此,我科设计制作膝关节镜术中防止冲洗废液四溢的集水装置,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步秀兰;吴函;龚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专科护理干预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科专科护理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手法整复术和小夹板外固定的尺桡双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骨伤科专科护理,根据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三期进行功能锻炼和饮食调护,并定期跟踪随访.两组均干预12周.结果 两组手法整复术后不同时间患肢肿胀值和疼痛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1;治疗12周后前臂功能和骨折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于手法整复术后进行骨伤科专科护理干预,对消除患肢肿胀、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和前臂功能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柯泽春;黎庆卫;陈玉梅;杨延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