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患者分类指标体系的研究

张莲棠;李秋洁;吕冬梅;洪素

关键词:患者分类指标体系, Delphi法, 护理工作量,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建立系统的、可操作的患者分类指标体系,为分级护理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50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论证.结果 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和0.317(均P<0.01),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3,终建立的患者分类指标体系包括生活护理需求、治疗护理需求、心理社会需求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88个三级指标,并确定了三级指标的护理耗时程度划分标准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结论 专家对构建的患者分类指标体系的意见一致性较高,可为分级护理、合理使用和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及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流失率的纵向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流失率的变化趋势,探讨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降低流失率的有效策略.方法 运用注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资料计算2005~2011年护士流失率.结果 7年间,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上升趋势,除“收入”和“专业地位”为中度满意外,其他各维度均为高度满意.平均护士流失率为2.56%,维持在低水平.结论 护理管理者争取适当人力配置和合理收入,设计并提供护理人员专业培训项目和专业晋升机会,营造支持、合作、自主、尊重、坦诚沟通的临床工作环境和氛围,可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流失率.

    作者:徐红;朱海英;楼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楔形截骨术治疗肘内翻患儿的术后护理

    对71例楔形截骨术治疗肘内翻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患儿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0h,术中出血20~30 mL.术后临床功能评定优69例,良2例.提出术后严密临床观察、心理护理及系统有效的功能锻炼,能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胡亚楠;叶蕾;代少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针道加压护理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不愈合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患者针道并发症症状.方法 将30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第2天,对照组行常规针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无菌敷料加压包扎.结果 外固定支架固定期间,观察组针道并发症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行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实施针道加压包扎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针道并发症症状.

    作者:高琳;刘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护理

    总结2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观察和护理.重点加强对胸腔引流液的观察,正确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做好呼吸道管理,合理营养支持,重视饮食宣教.除1例经生长抑素治疗无效、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外,余22例应用生长抑素保守治疗均治愈,治愈时间8~22 d,平均11.5d.

    作者:钱冬兰;张伟;刘腊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大规模搬迁的组织与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大规模搬迁的组织实施与护理管理.方法 成立搬迁管理小组 ;护理部统筹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与实施搬迁计划,加强转运过程中抢救预案、病情观察与处理,确保住院患者安全.结果 2周内有效安全地完成782例患者及大批医疗设备转运,未发生医疗护理安全差错事故.结论 事前充分评估,实施过程中严谨有序,搬迁后及时组织全院护理行政查房、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实现综合性医院大规模安全搬迁的重要措施.

    作者:顾平;戴新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卧式免持型双下排式洗眼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高精密手术,时间短而快.每天手术量达到近百台.术前结膜囊冲洗是重要的术前准备之一[1].充分暴露术眼结膜囊进行有效洗眼可降低内眼手术感染率.目前大多数医院都使用不锈钢受水器盛水,其容量仅为120~180 mL,护士完成眼部冲洗需倒水1次,费时费力.胡丹[2]对其进行改革,解决了受水器与面颊难吻合、冲洗液容易沿面部下流的问题.我科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卧式免持型双下排式洗眼装置,不用来回倒水,不需用手扶持受水器,同时解决了患者配合困难的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刘小英;汤秀容;虞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抚触式护理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抚触式护理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1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应用抚触式护理使患儿恢复平静,对照组常规护理,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恢复平静和躁动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抚触式护理可以使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安静,减少躁动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

    作者:江威;任伯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母婴床旁护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产科病区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开展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将产科病区护士分3层,即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实施责任组长负责的小组包干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针对孕产妇不同住院阶段在床旁实行一对一、有重点的健康教育,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一对一的讲解和操作演示.结果 实施前后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方法正确率(除抱奶体位外)及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章晓军;夏海鸥;李信群;黄群;姚培琴;杨名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采取优化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护理细节等方法,有效落实并进一步深化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 实施1年后,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满意度均分与上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能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作者:白晓霞;敬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新生儿巨大肺囊肿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1例新生儿巨大肺囊肿行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新生儿巨大肺囊肿切除术要求高水准的手术、麻醉和护理技术,手术成功取决于团队的默契配合.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及严密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永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Microsim医学模拟系统在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参加急救护理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练习模式 ;观察组应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进行训练.结果 观察组急救护理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91.6%及以上的护士认为本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结论 应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进行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孙玉玲;陆晧;李娟;张华;朱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检测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在中国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方便选取某社区254名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施测,采用t检验、Cronbach's α系数、因素分析进行条目筛选,评定其修订后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终保留14个条目、共4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79.3%,分别为排尿用力、无尿意排尿、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其Cronbach' sα系数分别为0.950,0.924,0.801,0.750.结论 经过调整后的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可以用于排尿行为的评估.

    作者:刘妍;吴臣;孙涛;管晓萌;王克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的护理

    对2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在急救护理基础上,密切监测、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感染的预防护理.结果16例好转,患者血糖值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监护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宏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输尿管镜替代腹腔镜行单孔单通道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对112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行输尿管镜替代普通腹腔镜单孔单通道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所有手术均在输尿管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1~2 d出院.平均随访时间18.0个月,均无复发.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林莉;曾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实施口腔颌面损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包括无缝隙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功能锻炼,促进创口愈合,以加快口腔功能的恢复.结果 观察组口腔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口腔咬合关系、咀嚼功能,促进其口腔功能的康复.

    作者:郭三兰;田思维;陈琼;丁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Excel在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xcel在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Excel电子表格从出勤、职称、工作量、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绩效量化分配的管理.结果 实施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 Excel电子表格应用于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管理,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王惠琴;刘惠;邵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移植患者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肝移植患者移植术后的情感体验,并探讨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7例肝移植患者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肝移植患者在情感体验上可分为正向及负向2个方面,正向情感体验包括感激、舒适与满足、豁达、期待 ;负向情感体验包括歉疚感、自卑、担心、工作意愿低下.结论 肝移植患者个人情感体验多样,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加强正向情感,改善负向情感,并注重加强社会家庭支持与促进持续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红;沈燕;姚荷英;邓慧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研究现状

    综述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研究现状,包括分娩球的使用姿势、时机与持续时间,使用注意事项及国内外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以促进自然分娩和人性化分娩,减少不必要医疗干预,缓解分娩疼痛,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吴娜;庄薇;厉跃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安全型吸引套管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腹腔双套管吸引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技术,腹部手术患者使用时将套管留置在腹腔的较低位置即可,但时常出现留置腹腔内的套管末端吸住网膜、内套管被血凝块堵塞等现象.外科医生需调整引流管的位置、行内套管冲洗或更换内套管,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医疗费用,也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鉴此,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安全型吸引套管装置,弥补现有腹腔双套管的不足,介绍如下.

    作者:计燕;李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大容量眼科冲洗液收集袋的制作与应用

    在眼科临床护理操作中,冲洗结膜囊是眼部术前常规准备、清洁结膜囊内异物及分泌物、眼部化学烧伤后急救处理等需进行的一项常规操作.目前结膜囊冲洗术中使用的受水袋有简易受水袋和一次性成品手术贴膜两种,因容量较小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与实践,自制一种大容量眼科冲洗液收集袋,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程振伟;程振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