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军;于淑湘;朱孝春;钱奇春;南福清;林均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低、时效长的特点,已证实可安全用于小儿骶管阻滞[1].我院自2004年开始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并同以往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盛;吴志云;张建福;查本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FA治疗子宫肌瘤392例,治疗后3、6、12个月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肌瘤缩小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RFA治疗3、6、12个月瘤体明显缩小,月经过多,贫血,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5.9%,治愈率57.1%.结论 RFA治疗子宫肌瘤后肌瘤明显萎缩,与肌瘤相关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王军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医学已从传统的医学模式中转变观念,人们把心理健康作为现代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层部队在积极抓好防病治病的同时,比较重视官兵的心理要求,针对广大官兵的心理特点,紧贴部队实际,开展了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引导官兵排除心理上的种种不平衡和障碍,注意培养健康的心理,有力促进了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但是,基层部队在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中发展还不平衡,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现就影响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作者:孙田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市场是疗养院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相对于军队医院而言,当前军队疗养院依托市场促进发展有明显差距,普遍存在技术优势不明显、市场发育不完全、方法措施不成熟等问题[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部队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制约了疗养院的生存发展.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就军队疗养依托市场发展谈几点体会,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谈几点思考意见.
作者:张亚坤;王晨瑜;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腹腔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579例患者601个腹腔囊肿用无水乙醇行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结果 601个囊肿共穿刺743次,其中735个为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98.9%,8个二次穿刺成功.治愈557个,显效44个,治疗有效率100%(601/601),治愈率92.67%(557/601).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囊肿安全、有效.
作者:徐爱芬;施红;张宏;余秀华;李黎;孔梓祥;汪贤臣;徐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前,医院检验所用的标本采集容器多为纸盒或塑料盒,其主要特点是容器密闭性不好或为敞口式,易造成内容物的洒落、遗失或样本异味的逸散等,并造成医源性环境污染,不利于采集标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1].密闭式粪便样本收集管[2-3]的应用虽然克服了现有采集容器的不足,但由于其成本昂贵,以及管口狭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迄今仅限于粪便标本的采集.本文研制的新型折叠式平战两用多功能标本采集袋,其特点是价格低廉、结构合理、密闭性好及不渗漏.此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620069207.5.
作者:黄学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肥胖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并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肥胖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心血管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热点.因此我们对南京部分干休所离退休军队干部进行调查,以期分析这一群体的肥胖发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间的关系.
作者:宋加佑;张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MRCP、ERCP检查诊断胆胰系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8例胆胰系肿瘤的CT、MRCP、ERCP检查回顾性对比分析,讨论其检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果 CT检出率为80%、定性诊断率72%,MRCP检出率为84%、定性诊断率为76%,ERCP检出率为92%、定性诊断率为88%.3项检查的定位诊断率及定性诊断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MRCP、ERCP检查对胆胰系肿瘤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肿瘤定性方面CT、MRCP尚不能取代ERCP.
作者:杨平生;董其龙;陈玉辉;陈凯;郑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树脂粘结剂的机械强度差异.方法 分别制作不同树脂粘结剂的压缩强度试件及径向抗张强度试样,测其压缩强度和径向抗张强度,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Panavia F树脂粘结剂的压缩强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者的径向抗张强度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充分固化后两种树脂水门汀的径向抗张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树脂水门汀压缩强度达到ADA规定标准.
作者:陈海军;于淑湘;朱孝春;钱奇春;南福清;林均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较少见但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4%~2.6%[1],近年来由于食管癌根治术指征的放宽,其发生率有所增加,有报告甚至高达9%.一旦发生乳糜胸,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环衰竭[2],保守治疗病死率可达33.3%[3],严重者病死率可达50%[1].因此,食管癌根治术如何避免乳糜胸尤为重要.2000年9月到2007年4月我院470例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未发生乳糜胸,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宇;于奇;韩继彪;刘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22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造影过程和结果.结果 共计72.7%(266/366支)的血管可用于诊断,MSCT对冠状动脉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和92.3%.结论 16层螺旋CT能够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造影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心脏的搏动伪影.
作者:李伟;舒荣文;毛俊;王艳萍;刘玉涛;林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阴茎再造是女复男易性病患者的标志性手术,也是三期手术内容中关键重要的步骤.我们自1998年12月~2006年11月以来收治166例女复男易性病患者,其中131例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管-皮瓣法施行阴茎再造术.手术全部成功,治疗效果良好,术式已成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烨德;刘刚;李旭东;廖圣德;黄霄;黄友霞;何清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气血双补口服液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气血双补口服液与谷维素片,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症状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在疲劳、注意力下降、肌痛以及运动后疲劳等症状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气血双补口服液能明显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郡浩;胡兵;姚茹冰;赵智明;张永文;赵凌杰;蔡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军队医院免费审核人员每天都要为大量的门诊军人病员进行医疗费用审核.审核涉及药品、检查、材料、手术、麻醉、护理等;内容项目繁多.审核人员不仅要对药品的规格、剂量、用法熟悉,还要掌握军免病人用药和检查治疗及其费用使用要求,军免审核人员工作在门诊为兵服务的窗口,直接为不同身份的军队病人服务,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医院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1],影响门诊就诊的流速、流量,影响医院为兵服务的质量.
作者:周金陵;林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12岁,因进行性左侧面部萎缩3年于2007年7月16日就诊于我院.患儿于9岁时发现两侧面部不对称,左侧似小于右侧,随着时间的推移,左侧面部萎缩日渐明显,且累及左颈部.无流涎、闭眼困难、肢体乏力、抽搐和头痛病史.无面部外伤、皮疹、关节疼痛以及家族相似病史.体检检查:患儿左侧面部明显萎缩,其表面有光泽,无色素沉着.双眼球无凹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存在.双侧咀嚼肌收缩均衡有力,无萎缩.
作者:孙雨;童国元;缪东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是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在综合治疗中降低黄疸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引流术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现将治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丰;沈水春;沈继斌;唐顺国;高宏伟;朱义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置肠腔减压管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 本文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3例,其中上腹部挤压伤2例,胰头癌12例,胆管下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9例.吻合方式:采用胰腺残端空肠端侧吻合25例,胰管空肠端侧吻合28例.53例均采用Prolene线行胰肠吻合,空肠腔内置入引流管,自失功肠袢侧壁戳创引出腹壁,肠袢侧壁戳创口与腹壁间固定.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胰漏,1例因腹腔内有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基础疾病致呼吸功能不全于术后30天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 胰肠吻合术中置肠腔内减压预防胰漏的发生是可行的,该术式可作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预防胰漏的发生提供实践依据.
作者:许朱定;岳树强;沈翔;崔彦;耿磊;窦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部队军事训练强度逐渐加大,训练内容不断更新,对军事训练伤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1].为了解当前部队军事训练伤特点,提高军事训练伤防治水平,我们对2002~2006年某部所属驻军以上医院收治军人训练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晓华;史新中;于长春;范淑娟;胡立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肢体肌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高频超声为临床肢体肌疝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诊断方法.本文对28例为瘤样肿块的肢体肌疝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肢体肌疝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姥义;桑玉顺;徐永利;施海建;谈卫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腓肠肌拉伤属运动伤,主要为急性间接暴力所致,与肌肉主动收缩的强大应力和外力的对抗有关[1],常发生于球类、跳跃或跨越等运动中,是部队中常见的训练伤和非战斗减员的原因之一[2-3],轻微的腓肠肌拉伤保守治疗数日即可痊愈,而严重拉伤时,则治疗休养时间较长,应引起重视.1995年1月至2006年4月,我科共收治此类患者23例,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国;傅庭斌;杨俊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