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婕;罗比可;刘琳
对6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6例均康复出院.提示对此类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烦躁不安、头痛、视物模糊等,警惕子痫的发生;重点观察尿量;遵医嘱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时的配合和护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产褥期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清;嵇秀明;夏珊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为了防止心包、纵隔、胸腔内的出血或渗血、渗液潴留而发生胸腔积液或心脏压塞,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会常规放置引流装置[1].而许多患者在下床活动过程中总是依靠绳子或晒衣架来支撑引流瓶,一方面手持不方便且影响美观;另一方面高度掌握不准确,容易导致引流液逆流,甚至影响患者切口的愈合.鉴此,笔者于2011年3月设计并制作了多用途引流瓶(袋)手持器并获得国家专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丽清;高珍;魏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院药品领取工作由主班护士审核执行医嘱后,至中心药房领取药品,查对后放入塑料领药篮内带回科室交给责任班护士遵医嘱使用.由于药品放置杂乱无章,药品的领取查对使用过程不仅耗时长,还会出现由于药品相互挤压,导致安瓿破碎造成药品浪费.严重时会因与药房工作人员查对不清引起的药品数量、规格、厂家错误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鉴此,我科使用市售收纳盒放在领药篮中,规范放置各种药品,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邓世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卧床期间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102例腰椎骨折手术后卧床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专科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行设计的晨练操(缩唇胸式呼吸、干梳头、干洗脸等8节)锻炼,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腰椎术后患者增加晨练操的煅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金果;朱容德;吴卫星;沈红英;王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寻找合适PICC置管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取常规体位,即患者平卧,置管侧上肢外展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下颌紧贴锁骨,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观察组取改良体位,即患者平卧,头枕5 cm高枕头,置管侧上肢外展45°~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患者配合抬高穿刺侧上肢,操作者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2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改良能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郭振洁;吕玉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的人性关怀护理需求,制定不同专科手术患者人性关怀模式.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患者关怀需求评估表,调查144例手术患者对关怀性护理行为的重要性评价与期望.结果 手术患者对各项关怀性护理行为的需求评分均>4分,其中手术患者希望护士能够仔细核查其身份,确保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安全,此项评分高(4.81±0.46)分;服务周到、态度温和此项评分位列第二(4.79±0.55)分.82.61%甲乳手术患者期望保持自身形象;75.67%骨科患者希望知晓手术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93.75%手术患者认为感受到的关怀对下次就诊医院选择有影响.结论 手术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有较高的需求,且收治专科不同,其需求有特殊性.应制定专科人性关怀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满足不同专科手术患者关怀护理需求,落实对家属的关怀措施,使手术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兴莲;胡娟娟;杨英;吴荷玉;王曾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汞 (水银) 柱式血压计以携带方便、准确、直观、易于读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普通家庭.但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水银柱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容易遗忘关闭水银柱开关,导致水银外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笔者统计,我院每年有32个临床科室的205台次血压计需加汞维修,加汞约400 mL,损失资金8 000余元,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水银若不慎进入人体,还会造成汞中毒.
作者:胡玉华;李丽亚;童其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我科于2010年1月始,利用留言板加强医患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曲娟;晏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学科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对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督查制度,建立护理人力资源专项补助基金,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部的动态调配作用,重视专科人才建设并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公平、公正分配护士奖金,加大一线护士的福利待遇,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方法 护理部与信息部合作,试行了电子护理绩效分配机制,即在医院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将电子排班子系统,护士绩效考评子系统及移动护士工作站中的信息进行关联,准确地统计出各科室的工作量及护士个人的绩效得分.财务部依据系统统计的科室工作量及护士的绩效得分进行奖金分配.结果 护士的绩效奖金增长了10%~20%,工作繁忙的科室体现得更明显;绩效改革后病房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均较改革前提升.结论 电子绩效考评系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有效地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徐冬萍;胡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泌尿外科患者需要留置导尿5~10 d,常因难以忍受尿道口疼痛而使膀胱痉挛甚至导致膀胱内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佳.鉴此,笔者经过多种尝试,后采用碘伏联合利多卡因擦洗尿道口,以减轻疼痛,效果佳,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世喜;陈庆霞;高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的做法与成效.方法 将耳鼻喉科工作满3年的护士,共31名,分批在急诊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技能和重症监护能力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重在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急救意识和配合抢救能力,并培养重症监护能力.采取集中授课、跟班一对一带教和上具体班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 31名护士培训后急救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实施急诊科轮转培训,提高了轮训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救护水平.
作者:王红;黎瑞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采用循证护理方案预防气管切开鼻饲患者发生误吸.方法 针对9例颅内肿瘤开颅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问题,计算机检索防止此类患者发生误吸的佳实践证据,应用于该组患者并评价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在循证护理期间未发生误吸.结论 采用循证方法提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防止气管切开并鼻饲患者发生误吸.
作者:徐燕;周丽慧;胡静;王菊;胡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为护理科研管理和高校护理本科生科研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浙江省8所三级医院的319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总分为(40.05±17.37)分,问题发现能力为(5.73±2.00)分、文献查阅能力为(7.90±3.10)分、科研设计能力为(5.12±3.48)分、科研实践能力为(7.18±5.00)分、资料处理能力为(5.75±3.62)分、论文写作能力为(8.38±5.01)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不容乐观,医院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其培训,同时护理院校要改革现有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升我国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科研能力.
作者:王欣鹃;任蔚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112例眼眶静脉曲张患者在全麻下直接将眼眶静脉暴露后,将栓塞剂(丙烯酸酯胶)缓慢推入畸形血管.结果 手术均有效.提出眼眶静脉曲张栓塞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护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细节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尤其巡回护士应密切关注术中医生给止血带加压的压力范围,遵医嘱给予加压及松开气压止血带,加压及松开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和血管出血情况;器械护士应严格配制胶组织作为栓塞剂,选择合适时机递给术者栓塞曲张的血管.
作者:那晓婧;孙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履行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住院患者操作告知需求的三大主题: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存在需求,希望护士告知操作项目的 名称、目的 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护理操作告知方式方面住院患者更愿意操作者给予口头告知;住院患者期望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结论 住院患者需要护理操作告知,护士作为护理操作的告知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探索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满足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
作者:谢丽霞;蒋维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德莫林糊剂与康惠尔透明贴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因室性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持续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按常规留置静脉套管针,快速使用机械泵经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的同时,对照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沿静脉走向清洁皮肤后贴敷;观察组使用德莫林糊剂沿(向心方向)静脉走向涂抹5 cm.结果 观察组持续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德莫林糊剂用于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康惠尔透明贴,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
作者:魏葳;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科每周三19:30~20:30常规召开科室管理会议,自将QQ群应用于会议后,取得了良好反馈,介绍如下.方法: 科室建立一个QQ群,所有护士均实名制加入.在每周规定的开会时间,由专人查看是否所有非值班人员均上线,未上线者予以记录,将是否参会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然后护士长提出每次开会的主题,全体护士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即将结束时,由护士长做会议总结,并由专人整理聊天记录.
作者:卢小丽;陈军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方法 以立意抽样法选取无医学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初产妇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观念已发生改变,她们渴望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服务,并希望拥有分娩方式的决定权.而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受到心理、社会、生理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结论 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一个脆弱的易变行为,应通过完善产前教育来引导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正确认知,并规范产时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围生期服务,重塑社会及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周英凤;刘鹏林;黄丽;李稀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分别测定其心理和生理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收缩压、脉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的负性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曹晓东;黄云娟;朱亭立;朱雪芬;丁晔;陈静瑜;陈蓉;黄琴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