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梅
目的 对肠造口周围皮炎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形态、面积、程度进行评估,找出肠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的皮损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并指导患者掌握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的护理措施.
作者:施婕;罗比可;刘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汞 (水银) 柱式血压计以携带方便、准确、直观、易于读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普通家庭.但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水银柱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容易遗忘关闭水银柱开关,导致水银外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笔者统计,我院每年有32个临床科室的205台次血压计需加汞维修,加汞约400 mL,损失资金8 000余元,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水银若不慎进入人体,还会造成汞中毒.
作者:胡玉华;李丽亚;童其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急救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方法 组建医院内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由10名护理管理者、38名应急救援队员组成,队员分批到急诊科接受为期1个月的培训,然后分成A、B、C 3个小组,A、B组各15人分别承担单、双月应急救护的工作,C组8人参与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工作;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参与所在科室排班.结果 组建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前,批量伤员抢救成功率79.49%,患者满意度86.02%,组建后升至95.59%和96.92%,组建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38名应急救援队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1.59±6.34)分,培训后为(31.23±4.67)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建护理应急管理系统提高了突发事件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小莉;孙爱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为了防止心包、纵隔、胸腔内的出血或渗血、渗液潴留而发生胸腔积液或心脏压塞,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会常规放置引流装置[1].而许多患者在下床活动过程中总是依靠绳子或晒衣架来支撑引流瓶,一方面手持不方便且影响美观;另一方面高度掌握不准确,容易导致引流液逆流,甚至影响患者切口的愈合.鉴此,笔者于2011年3月设计并制作了多用途引流瓶(袋)手持器并获得国家专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丽清;高珍;魏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2月1 140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术后应用抗生素5~10 d;将2011年1~12月1 28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至2 h使用抗生素,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同时配合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术前备皮时机的选择、术后积极防控切口感染等措施.结果 两组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改变抗生素应用方案,并配合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洗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等综合干预,可减少患者抗生素应用,防控术后切口感染.
作者:刘其桃;张冬林;孙叶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院药品领取工作由主班护士审核执行医嘱后,至中心药房领取药品,查对后放入塑料领药篮内带回科室交给责任班护士遵医嘱使用.由于药品放置杂乱无章,药品的领取查对使用过程不仅耗时长,还会出现由于药品相互挤压,导致安瓿破碎造成药品浪费.严重时会因与药房工作人员查对不清引起的药品数量、规格、厂家错误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鉴此,我科使用市售收纳盒放在领药篮中,规范放置各种药品,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邓世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我科于2010年1月始,利用留言板加强医患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曲娟;晏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综述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报告不良事件态度和行为的测评工具,从必要性和科学性角度分析构建适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测评工具,为改善医护人员上报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安全文化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晓;田梅梅;施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卧床期间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102例腰椎骨折手术后卧床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专科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行设计的晨练操(缩唇胸式呼吸、干梳头、干洗脸等8节)锻炼,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腰椎术后患者增加晨练操的煅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金果;朱容德;吴卫星;沈红英;王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自制眼罩敷料在斜视患儿矫正术后全麻苏醒期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斜视矫正全麻苏醒期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眼敷料包盖,观察组使用自制眼罩敷料护理伤口.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临床表现、评分及苏醒期前后心率、呼吸变化.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揉眼、哭闹、抓敷料发生率,评分及苏醒后心率、呼吸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斜视患儿矫正术后使用自制眼罩敷料代替传统敷料包盖,可降低术后揉眼、哭闹、抓敷料的发生率,帮助患儿安全、平稳渡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科每周三19:30~20:30常规召开科室管理会议,自将QQ群应用于会议后,取得了良好反馈,介绍如下.方法: 科室建立一个QQ群,所有护士均实名制加入.在每周规定的开会时间,由专人查看是否所有非值班人员均上线,未上线者予以记录,将是否参会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然后护士长提出每次开会的主题,全体护士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即将结束时,由护士长做会议总结,并由专人整理聊天记录.
作者:卢小丽;陈军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脉治疗(PCI),术中前降支出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后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返回监护室再次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果断地给予患者床旁开胸止血术并延迟关胸59 h,同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结果 患者7 d后撤除主动脉球囊反搏术,10 d后清醒,逐步脱机,继续支持治疗及护理,16 d后转出监护室,康复出院.提示做好切口、导管及呼吸系统、用药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监护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功能的重要保证.
作者:于海洋;丁璐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分别测定其心理和生理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收缩压、脉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的负性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曹晓东;黄云娟;朱亭立;朱雪芬;丁晔;陈静瑜;陈蓉;黄琴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对6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6例均康复出院.提示对此类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烦躁不安、头痛、视物模糊等,警惕子痫的发生;重点观察尿量;遵医嘱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时的配合和护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产褥期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清;嵇秀明;夏珊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学科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对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督查制度,建立护理人力资源专项补助基金,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部的动态调配作用,重视专科人才建设并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履行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住院患者操作告知需求的三大主题: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存在需求,希望护士告知操作项目的 名称、目的 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护理操作告知方式方面住院患者更愿意操作者给予口头告知;住院患者期望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结论 住院患者需要护理操作告知,护士作为护理操作的告知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探索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满足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
作者:谢丽霞;蒋维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12例REV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REV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准备;术中做好温度管理,麻醉配合,掌握体位摆放,合理选择手术器械.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掌握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技能,细致的护理配合是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陈思;卢嫦青;梁嘉健;刘小民;刘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阐述了电话随访的概念及内容,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电话随访的主要实施者为护士,也可以是主治医师,同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支持;电话随访的实施应选择在一个适宜的时间,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强度应由初较强逐渐减弱.实施电话随访可以控制症状及预防并发症,提高依从性,改善自护行为,激发积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有效利用卫生保健资源.
作者:乔娟;刘晓辉;单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太宁栓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防治痔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6例无痔的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放射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用太宁栓1粒纳肛治疗.观察放射治疗1个月后痔的发生率以及痔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宫颈癌放疗1个月后,对照组痔发生率为81.8%,观察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内对照组痔治愈率为29.6%,观察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太宁栓对宫颈癌放疗所致痔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朱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避免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导管痰液及分泌物堵管.方法 将99例喉癌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1配1的金属气管导管,内导管由病房护士清洗消毒;观察组在1配1的基础上增配4个内导管,内导管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记录两组住院及带管出院患者堵管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带管1个月未发生堵管,对照组共发生16例次.结论 改进后的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可避免喉癌术后患者因内外导管分离引起的堵管.
作者:张小林;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