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李霞;张会君;卢智泉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焦虑, 抑郁, 前列腺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重点给予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0.01),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侧卧位因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1],成为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但麻醉状态下患者往往不能自行维持其稳定,常需使用手术床配件固定,以保护患者安全.我院脊柱矫形与关节置换手术较多,对侧卧位下骨盆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我院手术室自制分体可调式侧卧位固定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经247例脊柱侧弯前路矫形术,6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俞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选择性关闭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排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性关闭镇痛泵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8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在拔除尿管的同时暂时关闭自控镇痛泵,待自主排尿后立即重新开放镇痛泵;对照组常规持续开放镇痛泵.结果 两组再次导尿率、拔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的同时暂时关闭镇痛泵,有助于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且不影响产妇镇痛效果.

    作者:林莹;袁荃;孙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嚼口香糖对学龄前患儿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促进阑尾切除术后患儿肠蠕动的恢复.方法 将40例阑尾切除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假饲原理,于术后8 h开始指导患儿嚼无糖口香糖,3次/d.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阑尾切除术后患儿咀嚼口香糖有助于肠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杨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其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自我护理能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157例老年BPH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MUNSH得分(18.62±11.24)分;不同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患者MUNSH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UNSH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 ).结论 BPH患者主观幸福感欠佳,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可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李淑霞;李亚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冲洗装置的制作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常用的内镜直径为4 mm[1].过小影响光照质量,过大影响操作空间.但目前国内使用的4 mm内镜无冲洗功能,而冲洗是保证术中持续清晰手术野重要的方法.因内镜视物的焦距近,加上内镜直接在组织与腔隙中穿行,镜头极易被血、雾气遮挡,使术者视线受影响.为了恢复视野的清晰,不得不暂时中断操作,将内镜和器械退出手术野,待镜头清洗清晰后重新进入手术野,如此反复,打断了手术的连贯性,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内镜反复进出手术野也易损伤周围组织.

    作者:宋兰皊;杨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患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

    就国外护患伙伴关系的产生、发展、概念、先决条件和特征,护患伙伴关系在护理上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将我国护患关系的现状与护患伙伴关系进行比较.提出护患伙伴关系中的一些观点在我国护理中已得到了体现,但不够系统、清晰和明确.引用护患伙伴关系这个理念,有助于推动护患关系的良性循环.

    作者:周妹;周兰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后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一种较为理想的雾化吸入方式,提高湿化效果.方法 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法,观察组采用气道间断滴药加改良氧气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气道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每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痰液成分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气管切开氧气雾化法能将雾化药液充分吸入气道,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蒲红英;程文丽;王轶;何菊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患者两种雾化吸入频次雾化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患者在两种雾化吸入频次下的雾化效果.方法 对270例胃肠减压后患者(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频次3次/d,并与雾化吸入频次2次/d的39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雾化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不易排痰、口鼻黏膜红肿溃疡、不能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胃肠减压患者给予雾化吸入3次/d,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朱海霞;曾萍;黎春芳;徐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加强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控制,提高血标本合格率.方法 成立科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缺陷血标本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执行分析,确定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血标本缺陷率由3.021%下降到0.623%(P<0.01).5项影响血标本质量的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由2 235降至424.结论 将FMEA模式应用于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管理,可降低缺陷血标本发生率,提高血标本质量.

    作者:董海静;丁海燕;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缺失现状及其原因调查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缺失的现状,探索其原因,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采用修正后的护理缺失问卷对594名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护理缺失的项目中,14.81%~66.16%基础护理缺失,3.20%~23.91%护理干预缺失,14.14%~14.98%护理计划缺失,4.71%~11.95%护理评估缺失.而护理缺失的原因中,63.30%~98.48%为人力资源不足,73.74%~85.35%为物质资源不足,62.96%~83.16%为沟通交流不足.结论 护理缺失普遍存在,而导致这些护理缺失的原因也很多,护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护理缺失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的缺失,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陈洪波;刘义兰;冯晓敏;叶宝霞;罗芳;程利;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先天性异常肾合并结石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21例先天性异常肾合并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21例术后发生出血2例,结石残留5例,严重感染1例,尿外渗3例,经及时发现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发生严重后果.提出术后大出血、结石残留、术后感染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徐丽娟;江有琴;邓晓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排便习惯的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排便指导、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指导以及出院后的追踪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人工肛门心理上完全接受的时间为(2.3±0.8)个月,对照组为(6.6±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显著降低,携带肛门袋的情况和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肛门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的排便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芳;菅志远;戴全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烧伤ICU的护工强化管理

    目的 加强烧伤ICU护工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烧伤ICU 7名护工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护工洗手流程、落实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等行为管理.结果 实施前后床头柜、烧伤治疗仪的烤灯、病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视对护工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减少烧伤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汉梅;吴红;邓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后继续妊娠保胎的护理

    对8例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孕妇,应用宫缩抑制剂、宫颈环扎术、促胎儿成熟度治疗,以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母胎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便秘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3例保胎失败,完全流产.5例成功保胎孕妇终止妊娠孕周为28+5~33+2周,2例行剖宫产,3例自然顺产分娩;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6~9分.出院随访半年,5例孕妇未出现危害母体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胎儿均成活,新生儿无严重后遗症发生.提出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后继续保胎可行且较安全,加强保胎治疗期间护理可保证妊娠顺利,减少产科并发症,获得满意妊娠结局.

    作者:陈文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的调查与实施

    目的 切实开展护生岗前培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培训前调研护生对培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并制订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手册供全院护生参考.结果 99.3%的护生对培训满意;99.7%的护生认为岗前培训手册帮助非常大;与培训前比较,护生岗前培训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1);岗前培训考试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往届护生(P<0.05).结论 在全面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谢建飞;丁四清;肖美莲;龚丽娜;胡漫辉;钟竹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恒康正清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 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 三组肠道清洁效果及末次排便与清洁灌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作者:刘香;焦玉丽;曹文英;王冲;唐晋;王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切除姑息术后拔尿管时机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切除术后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方法 将96例睾丸切除术后留置尿管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三组各32例,A组患者术后2~3 d或有尿路不适即拔除尿管,B组术后7 d拔除尿管,C组术后14 d拔除尿管,观察患者排尿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分别为15.62%、40.62%,81.25%,C组显著高于A、B组(均P<0.01).C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A、B组(均P<0.01).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睾丸切除术后14 d拔除尿管,可有效减少早期拔除尿管带来的排尿困难和复插尿管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尿道黏膜再次损伤.

    作者:许小青;杨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士跨国流动影响因素的现状

    介绍了护士跨国流动的现状,概括了护士跨国流动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方法,并从经济因素、专业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方面对护士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此领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邹霞;马小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功能特制病床在视网膜复位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视网膜复位术后采用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痛苦,延长体位维持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360例视网膜复位术后需采用面向下体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术后俯卧于普通病床头面部垫气垫圈.观察组俯卧于自制多功能特制病床,双眼、口鼻悬空于床孔,身体俯卧于高弹海绵床垫.结果 观察组一次维持卧位时间及一次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多功能特制病床的使用可提高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时的舒适度,延长体位维持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楚华;李贡辉;陈冰琼;吴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解式教学法在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实习生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方法随意性大、操作难以掌握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对47名护生(观察组)将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法分解为若干步骤,根据各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分别对护生加以专门训练,并与采用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教学法的43名护生(对照组)进行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解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有助于护生掌握印模材料调拌技术的操作要点、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左素琴;于海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