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胡定伟;敬雪明;李莉萍;罗万红;李逸
对4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果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22例、疾病进展9例;疾病控制率为77.5%,中位生存期18周;发生皮肤反应28例,口腔炎2例,腹泻10例,骨髓抑制16例,恶心、呕吐12例,急性超敏反应1例,甲床炎5例,结膜炎3例,2例患者反复出现3、4级皮疹,经调整剂量后不能改善至≤2级,遂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经过积极的预防、对症处理和护理干预,均顺利完成全疗程治疗.提出积极的预防、早期处理,加强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保障治疗顺利有效进行.
作者:冯丽娟;李秀云;王峻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就业压力状况,探讨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9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就业压力总分为2.74±0.65,6个因子得分高的为缺少求职帮助,得分低的为自我认识与定位.护生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和专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均P<0.01);应对方式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在护生就业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作用.结论 应对方式与专业自我概念都对护生的就业压力有影响.实习医院需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同时要引导护生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缓解护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其顺利就业.
作者:吕芳菲;李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临床试验药品存放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为期12个月的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前3个月按常规存 放管理药品(对照组),后9个月采用改进方法存放管理药品(实验组),即为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划定出存放药品的药品库位并标上库位码,将试验药品对号摆放的同时做好取药引子.在应用过程中加强环节管理如加设有关累加统计表等.结果 实验组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回收药瓶和剩余药品盘点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节省了盘点时间.结论 改进临床试验药品存放管理方法,能提高取药时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莫选菊;邝惠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疏经通络操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创疏经通络操进行康复锻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P<0.01.结论 疏经通络操可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鲁剑萍;刘毅;赵婕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肾损害等血管条件不良患者的明显增加,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的深静脉血透导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导管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根本保证.2010年1月始,我科使用自行设计的深静脉血透导管使用与维护记录单,以减少血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介绍如下.
作者:朱高峰;黄行芝;杨春;曹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风湿科住院患者入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风湿科首次住院的8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入院指导,对照组按常规采用口头宣教形式进行入院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满意度测评.结果 观察组对入院指导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对住院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人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
作者:李莉;胡定伟;敬雪明;李莉萍;罗万红;李逸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09例危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0年1~6月的334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采用普通约束带约束双上肢或四肢;2010年7~12月的375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约束,强调约束方法、约束部位、约束时间和约束工具等的个性化、人性化.结果 观察组约束部位皮肤异常(水肿、淤青或破损)、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实施个性化约束能降低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作者:伍林飞;廖燕;虞献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女护士遭遇患者性骚扰状况,提出对策,以维护女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00名临床女护士4个月内遭受性骚扰情况和同期住院的1648例男性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100名临床女护士中24名受到58次性骚扰,其中1名遭受11次;性骚扰方式为语言挑逗(24.0%)、肢体行为(14.0%),身体接触(28.0%)、复合表现(34.0%).年轻女护士更易遭受性骚扰(P<0.01);其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生气,常采取斥责方式应对.结论 女护士遭遇性骚扰率较高,应对不力,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维护女护士的尊严和职业安全.
作者:廖美容;敖菲;王安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患者对其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满足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需求,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例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方式的认知调查.结果 15.7%~69.0%患者对佩戴手腕标识带的作用如可保护隐私、不同颜色传达不同信息以及条形码手腕带核对更准确等比较了解.患者认可及希望护士采取的身份识别方式中,位于前3位的是患者告诉自己的姓名、直呼患者的姓名、姓名床号都呼唤;而排在后3位的是采用条形码识别腕带、生物识别技术、无线技术和识读器.结论 多数患者对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比较认可,但对现代识别方式了解程度不高.护理人员需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认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身份识别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以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丁迎春;汪晖;刘红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制油石膏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渍疡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未感染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待干;感染创面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除去脓痂,剪除坏死组织,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待干;对照组将磺胺嘧啶银粉与生理盐水调成糊状,用无菌棉签涂于创面,并予以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采用无菌棉签取自制油石膏均匀涂于创面.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自制油石膏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明显,创面愈合快,可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毛永霞;郑应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工作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对其血清总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对104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及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同时检测其血清总皮质醇.结果 临床护士工作应激源总评分为(529.85±176.87)分,SAS评分(36.84±7.20)分,SDS评分(41.21±7.22)分;血清总皮质醇正常12人,高于正常值92人;护理工作量过大、护患关系紧张等12项负性事件评分与临床护士血清总皮质醇呈正相关(P<0.05,P<0.01),血清总皮质醇与抑郁呈正相关,护士应激源进入血清总皮质醇的回归方程.结论 临床护士的工作应激及焦虑抑郁水平可影响血清总皮质醇.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更新护士知识层次,建立同事支持系统,加强对护士心理知识的培训等措施帮助护士降低各种应激源,以保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偶英;焦娜;彭芳;叶曼;张静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强化饮食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干预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强化饮食干预,包括社区集中教育、实施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管理.干预前后评价患者高血压饮食治疗认知状况、饮食治疗依从性,并测定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饮食治疗认识、饮食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值与对照组比较,干预效应均P<0.01.结论 强化饮食干预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陈广秀;王忠梅;万青;张清群;曾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治疗柜、抽屉、冰箱中常存放品种繁多的一次性物品、药品、耗材,因存放零乩,查找较费时费力.鉴此,我科将塑料输液空瓶制作医用收纳盒,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士凤;周世琼;彭军;江书蓉;张梅;谢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筛查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5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77例和观察组337例.对照组根据患者主诉是否有呛咳、吞咽困难界定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护士遵医嘱执行饮食护理.观察组由专门接受过培训的护士采用床边吞咽试验(包括吞水试验及吞糊试验)联合监测脉冲氧饱和度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采取不同的摄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吞咽障碍检出率3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早采用床边吞咽试验联合脉冲氧饱和度监测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能较客观地指导饮食护理,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
作者:邝景云;彭伟英;李美琼;潘瑞明;唐少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氧疗是维持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手段.临床多采用鼻塞法给氧,其操作简单、给氧迅速、患者无痛苦,但氧疗对患者的鼻腔黏膜有刺激性,长期吸氧会使患者鼻腔干燥、胀痛、甚至出血,使其舒适度改变,降低氧疗依从性[1].
作者:安丛丛;齐彦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精神科护理记事栏,改善目视化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改进护理记事栏的表现形式,增加护理记事栏的项目,改进各种标识并挂放于墙上醒目位置.结果 患者信息全面,各类标识直观、生动形象;护理人员能了解并记忆患者综合信息,减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错.结论 应用优化后的护理记事栏,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和记忆惠者的综合信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陈静;王丽俊;朱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反思性学习在临床实习前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教师示范-护生反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观察组进行反思性学习,即按照反省阶段一评判阶段-察觉问题阶段-界定问题阶段-确定对策阶段-实践验证阶段-总结提高阶段事先设计的流程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阶段,反思性学习能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及与操作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水平.
作者:刘艳春;单玉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之一,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口处常规使用无菌纱布护垫保护,以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1].但纱布护垫易被痰液或雾化液浸湿,需频繁更换,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鉴此,笔者于2010年2月使用一次性口罩保护气管切口护垫,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晶;白欢;肖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生活方式及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取济南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1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摩斯腊克工作倦怠量表测量其生活方式及职业倦怠状况.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生活方式得分为61.7±13.3;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6.1±10.5、8.9±5.7、27.7±9.7.职业倦怠中情绪疲惫与生活方式呈负相关(P<0.01),个人成就感与生活方式呈正相关(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方式相对较差者其情绪疲惫程度越重.护理管理者需从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生活方式入手,传授健康知识,使其调整饮食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调节情绪、放松身心,从而缓解职业倦怠,提高急诊护士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兆娥;王克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金银花煎液外敷治疗西妥昔单抗致痤疮样皮疹的效果.方法 对8例西妥昔单抗所致痤疮样皮疹患者采用金银花煎液外敷治疗,配合皮肤护理.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皮疹及疼痛、瘙痒症状缓解,未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采用金银花煎液外敷治疗西妥昔单抗致痤疮样皮疹疗效较好.
作者:龙小丽;黄艳;庞凡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