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西格玛管理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

高焕新;缪玉秀

关键词:护士, 针刺伤, 职业损伤, 标准预防, 六西格玛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减少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即界定阶段(D)、测量阶段(M)、分析阶段(A)、改进阶段(I)和控制阶段(C),找出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及暴露后乙型病毒性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利用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减轻护士职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收治大批突发事故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 建立急诊护理管理链,包括对全院急诊护理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成立紧急救护领导小组、加强病区及抢救设备的管理,以及制定和实施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结果 紧急救治34起突发事件,405例患者中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医院感染,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护理和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9.7%.结论 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能使基层医院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急救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春惠;雷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状况,并分析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复发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家庭环境量表和服药依从性问卷.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2.03±3.19)分,其中约50%患者有不按时服药、自行停药、只在感觉不舒服时才服药等行为,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维度呈负相关(P<0.05),家庭环境量表的知识性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相关,应重视家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及其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娟;李江华;康海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护理文件书写表格化改进

    目的 探讨护理文件书写表格化的改进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要求,以及有关护理文件书写的规定,设计一般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护理记录单的表格式书写模式.在临床应用1年,跟踪调查统计书写时间,并自制问卷对表格式书写法进行评定.结果 实施护理文件书写表格化改进后,118名护士书写1份新入院患者一般护理录和危重护理记录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实施前(均P<0.01);问卷17项内容测评结果显示表格式书写方式优于叙述式(P<0.05,P<0.01).结论 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方式能减少书写时间,把护理时间还于患者,在保证书写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鸣明;姜秀文;张艺;杨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3例矿难事故被困25日获救患者的护理

    3例因煤矿井下透水事故被困25 d获救入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于入院初期成立救护小组紧急对症救护,行营养支持,预防医院感染及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14 d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出院.提出制定周密的综合抢救方案,加强重症、心理、营养及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罗玲;江华容;李娟;李雪;吴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对标准化病人的定义、种类、产生的社会原因、选拔和培训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其在护理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和不足之处,提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提高护士的临床诊断能力、决策力、护患沟通能力、爱伤观念等综合能力;尤其对军队疗养院护理教学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照片式患者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照片式患者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确诊精神疾病患者入院时拍照将其合成为照片式患者标识,护士在操作和治疗时结合照片式患者标识进行患者身份核对.结果 实施1年后,住院患者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显著下降,治疗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 照片标识可作为精神科住院患者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方式.

    作者:蔡燕;侯明如;徐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配药注射器两种保存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配药注射器保存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对配药注射器分别采用无菌巾法和无菌盘法保存1 h,检测其菌落计数和加药的操作时间以及4 h后无菌盘和无菌巾内菌落计数.结果 两种方法注射器检测均合格;无菌盘和无菌巾均检出菌落数,其中无菌巾法污染相对较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盘法操作时间较短.结论 即使在基层医院,加药注射器也应尽量一次性使用,如急救等特别状况下,可采用无菌盘法保存.

    作者:薛菊兰;余利平;朱丽莎;朱继贤;姚忠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例非常规拔除中心静脉导管致肺栓塞的护理启示

    对1例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非常规拔管致肺栓塞的护理教训进行总结,提出正确固定导管,加强拔管护理及拔管后静脉栓塞的预防护理,可保证CVC置管患者安全.

    作者:刘俐;张艳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胃扭转患儿的体位喂养护理

    目的 总结胃扭转患儿体位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1例确诊胃扭转患儿采用体位喂养措施,包括及时调整乳量及喂养次数,喂养时及喂养后维持直立前倾位或直立位,密切观察患儿呕吐情况.结果 治愈30例,无效1例;随访3~4个月30例患儿呕吐无复发.结论 正确的体位喂养护理能有效纠正患儿胃扭转,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郝青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强手棋游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强手棋游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游戏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如进行口头教育、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游戏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强手棋游戏形式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包括观看动画片学习、相关知识竞赛及表彰等环节.结果 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强手棋游戏能够调动糖尿病患者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

    作者:高岩;薛芃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肝素钠乳膏联合氧疗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

    目的 探讨肝素钠乳膏联合氧疗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12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呋锌膏、观察组给予臀部氧疗后外涂肝素钠乳膏护理臀部.结果 两组尿布皮炎疗效及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局部氧疗后涂搽肝素钠乳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好,时间短,能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张晓丽;董荣芝;李新征;王娜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Seminar在基础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本科学生96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48人,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学教学,Seminar教学法采取报告结合讨论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发言、讨论和总结等步骤.结果 实验班基础护理学期末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1);79.17%~87.5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学、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与沟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能启发思维和扩展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结论 Seminar教学法能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贺棋;王惠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38例)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1组(37例)头部抬高15°~20°;观察2组(37例)头部抬高25°~30°,治疗护理72 h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2组生命体征变化及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25).结论 头部抬高25°~30°有利于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分泌物排出,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戴桂兰;王海霞;李岚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的预测准确性评价

    目的 评价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MFROP-Com)预测跌倒的准确性,确定评估高危跌倒的佳临界值.方法 使用MFROP-Com对21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跌倒危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 MFROP-Co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当选取临界值为11.50时,工具预测效度的综合评价指标Youden指数高为0.592,此时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792,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78.4%.此评估工具评估老人跌倒与否与实际跌倒发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92.结论 MFROP-Com在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的筛查中具有合适的临界值、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是筛选高危跌倒人群的简便而可靠的评估工具.

    作者:王利维;周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用一次性橡胶手套保持气管导管中立位

    气管切开是重症医疗科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其有效通气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上常在气管切开导管处加用人工鼻、封闭式吸痰管或者机械通气,使得患者呼吸回路质量加重或长度加长.另外由于患者躁动、翻身不当、导管系带过松、气管切口过大等原因常导致其呼吸回路牵拉甚至导管滑脱或与气管成角、气管食管瘘等,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窒息.

    作者:王甸容;张霞;吴孟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个科室23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同时查看当日住院患者避光输液器用情况.结果 当日输液患者避光输液器实际应用率为75.38%.护理人员认为影响避光输液器使用的因素中,不知道哪些药物需要避光等主观因素占10.26%~30.34%,患者因可能增加费用或者不了解避光输液器作用而拒绝使用等客观因素占14.95%~15.38%.结论 护理人员避光输液器实际使用率不足,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以确保需避光药物的规范使用.

    作者:龙德蓉;雷岸江;俞劲;罗万英;何亚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的交往焦虑及其与自尊和人际归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交往焦虑及其与自尊和人际归因的相关性,为指导护生克服交往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交往焦虑评分为43.20±8.28,随年级升高而增加;交往焦虑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人际归因中的能力、背景及运气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教育及管理者需因人施教,引导护生正确把握自尊弹性,改善消极的人际归因模式,进而克服交往焦虑.

    作者:熊晓美;左红霞;冯晓敏;叶宝霞;张胜芝;罗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易测量尺的制作与应用

    由于瓶装液体瓶壁无细化刻度,并且现有刻度为直立时的刻度,因此,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液体量不便准确估计,同时,如果医嘱只需要输入一部分液体时剂量也无法掌握,如医嘱甘露醇100 ml或125 ml静脉滴注时临床常常是以估计为准.鉴此,我院设计并制作出简易测量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琼;周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用莫菲式滴管行气管切开半堵管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先试行堵管,观察24~48 h无呼吸困难可拔管.但现有的气管套管都没有配套的堵管用具,给临床带来不便.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就地取材,利用输液器上的莫菲式滴管制成简易气管切开堵管装置,经临床试用1年,已在65例患者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基于网络的PBL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老年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将56名护理大专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考核;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即通过网络平台呈现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组织学习小组并明确个人分工,网络获取资源自主学习并分析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及网络展示学习成果并评价反思.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文婷;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