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矿难事故被困25日获救患者的护理

罗玲;江华容;李娟;李雪;吴曦

关键词:矿难事故, 脱水, 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并发症, 护理
摘要:3例因煤矿井下透水事故被困25 d获救入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于入院初期成立救护小组紧急对症救护,行营养支持,预防医院感染及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14 d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出院.提出制定周密的综合抢救方案,加强重症、心理、营养及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可叠放的大便标本架

    目前,各级医院住院患者留取大便标本多采用敞口一次性塑料杯,很少使用密闭容器.在晨间集中收取各科室标本时,常将盛有大便的塑料杯摆放于收集提篮内.由于多个科室的标本混放在一起,标本的核对和送检较麻烦,且经常出现标本倾倒、溢洒现象,增加污染机会.笔者研制了一种可叠放的大便标本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朱婷婷;李林倩;贾荣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用一次性橡胶手套保持气管导管中立位

    气管切开是重症医疗科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其有效通气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上常在气管切开导管处加用人工鼻、封闭式吸痰管或者机械通气,使得患者呼吸回路质量加重或长度加长.另外由于患者躁动、翻身不当、导管系带过松、气管切口过大等原因常导致其呼吸回路牵拉甚至导管滑脱或与气管成角、气管食管瘘等,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窒息.

    作者:王甸容;张霞;吴孟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全血捐献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捐献全血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90 077人次全血捐献者的资料.结果 全血捐献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60%;不同献血人群、年龄段、采血姿势及采血地点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全血捐献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为更好地发展无偿献血工作,需加强献血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医护人员规范娴熟的技术操作培训、创造优质的献血环境、选择恰当的献血姿势等,以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维持时间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维持时间中的作用,为探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109例糖尿病患者采取讲座、抢答和提问的形式进行12次、共计6个月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要求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内容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评价量表,分别在患者接受教育前,教育后6、12、24个月各调查1次共4次,评价其健康行为的维持时间.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的综合知识合格率及行为改变评分显著提高(P<0.05,P<0.01),其中行为改变评分6、12、24个月评分相对高于教育前,24个月时评分较6、12个月时降低.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进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但维持时间有限,24个月时患者已形成的良好健康行为有下降趋势,应重视持续强化教育,以巩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成端翠;石莉芬;肖慧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利用储药瓶预防备用口服药过期

    临床各个专科都备有小药柜储备一定量的常用口服药.由于常备药的片剂或胶囊上无法标明失效期,而且新领回的药物与储药瓶内剩余的药品通常混合难以区分,药品容易过期失效.鉴此,笔者在工作中进行改进,利用储药瓶预防备用口服药过期.

    作者:杨燕君;郑瑶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浓度野菊花液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野菊花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方法 将184例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自制的0.25%、0.5%、1%野菊花液药浴,观察三种浓度野菊花液药浴对毒性红斑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种浓度的野菊花液药浴均对新生儿毒性红斑有效,其中,1%野菊花治疗毒性红斑总治愈率显著高于、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野菊花液药浴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1%浓度可缩短治疗时间,对中、重度患儿效果更好.

    作者:孙婷婷;孟利;汪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易测量尺的制作与应用

    由于瓶装液体瓶壁无细化刻度,并且现有刻度为直立时的刻度,因此,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液体量不便准确估计,同时,如果医嘱只需要输入一部分液体时剂量也无法掌握,如医嘱甘露醇100 ml或125 ml静脉滴注时临床常常是以估计为准.鉴此,我院设计并制作出简易测量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琼;周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OSCE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客观临床能力结构考试(OSCE)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毕业实习的本科护生141名为研究对象,在完成内科和外科实习后分别组织OSCE测试,对各项考试成绩、考试难度、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护生对OSCE的评价及对自身能力的影响.结果 OSCE平均成绩为(86.98±4.74)分,呈正态分布.难度系数0.81,显示OSCE难度适中.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7%认为OSCE能客观评价自身的临床综合能力,比传统考试全面和客观.结论 OSCE能较真实地反映本科护生能力,得到大多数本科护生的认同,可为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陈英;陈淳;曾凡;朱莉;曾铁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

    总结7例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特点.早期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实施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用药的观察与护理等,7例患者经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提出护理人员应了解光气中毒的特性及救治方案,准确、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准确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美玲;武晓升;韩伟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的交往焦虑及其与自尊和人际归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交往焦虑及其与自尊和人际归因的相关性,为指导护生克服交往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交往焦虑评分为43.20±8.28,随年级升高而增加;交往焦虑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人际归因中的能力、背景及运气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教育及管理者需因人施教,引导护生正确把握自尊弹性,改善消极的人际归因模式,进而克服交往焦虑.

    作者:熊晓美;左红霞;冯晓敏;叶宝霞;张胜芝;罗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38例)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1组(37例)头部抬高15°~20°;观察2组(37例)头部抬高25°~30°,治疗护理72 h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2组生命体征变化及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25).结论 头部抬高25°~30°有利于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分泌物排出,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戴桂兰;王海霞;李岚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服蔗糖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皮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注射及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注射时会产生疼痛,患者会有恐惧感.鉴此,笔者尝试在皮内注射前予患者口服蔗糖溶液,观察其镇疼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琼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量表的编制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求医态度量表,为尿失禁的相关研究提供可测量工具.方法 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编制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初量表,并咨询6名专家形成正式量表,包含患者对尿失禁的认知、对尿失禁的情感体验、对尿失禁的求医意向3个维度及12个条目.选取济南市某社区254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30,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 0.830~1.000;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234%,其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 0.751、0.770、0.733;各条目与总分的 Pearson相关系数r为0.256~0.590.结论 女性尿失禁患者求医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尿失禁相关研究中试用.

    作者:孙涛;管晓萌;杨华;刘静;王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诊科患者一览表的改进

    急诊科患者一览表,可作为患者重要信息的浏览牌.传统的一览表为一张白色标志卡,由当班护士填写,再采用剪制的各色条状护理级别标记插入一览表以示区别,此一览表整体凌乱,且使用不便.鉴此,我科改进一览表,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马者;马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劳资互利型在职护士培训项目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劳资互利型在职护士培训项目的实施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职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前)对临床护士实施传统的在职培训考核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施后)开展劳资互利型在职护士培训项目,即根据护士职业发展规划分层次制定培训计划,自主训练,主动闯关,闯关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结果 实施后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合格率高于实施前,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技能训练项目较实施前增加8~10项,发表论文数增加.100%的护理人员认同劳资互利型培训方式;88.24%对培训方式非常满意.结论 劳资互利型在职护士培训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护士参与培训考核的主动性,提高了培训效果和效率,有助于医院节约在职护士培训及管理成本.

    作者:邓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常规刷牙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刷牙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为寻找更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9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传统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刷牙方法进行口腔护理;两组口腔护理后均给予口腔冲洗和咽部深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1周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1周后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常规刷牙配合口腔冲洗及咽部深吸引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的时间.

    作者:邹红;万小红;邱秋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基于网络的PBL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老年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将56名护理大专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考核;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即通过网络平台呈现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组织学习小组并明确个人分工,网络获取资源自主学习并分析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及网络展示学习成果并评价反思.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文婷;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病房护理教学秘书岗位的设置与成效

    目的 探讨在临床科室设置护理教学秘书的方法及效果,实现护理教学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 在临床科室设置护理教学秘书岗位,由经过系统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的高年资护师和主管护师担任,承担病房的护理教学、培训及科研工作.结果 设岗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操作及规范制度考核成绩显著优于设岗前(均P<0.01);设岗后全院护士论文发表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护理教学秘书的设置,规范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了护士素质,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发掘和储备.

    作者:彭淑华;韩淑芳;刘艳;孙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知晓率达99.00%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了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督促护理人员履行优质护理服务承诺的内容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一次性避光输液器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个科室23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同时查看当日住院患者避光输液器用情况.结果 当日输液患者避光输液器实际应用率为75.38%.护理人员认为影响避光输液器使用的因素中,不知道哪些药物需要避光等主观因素占10.26%~30.34%,患者因可能增加费用或者不了解避光输液器作用而拒绝使用等客观因素占14.95%~15.38%.结论 护理人员避光输液器实际使用率不足,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以确保需避光药物的规范使用.

    作者:龙德蓉;雷岸江;俞劲;罗万英;何亚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