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永长
目的 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术中保温措施.方法 将90例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输液输血加温组、身体包裹组、湿敷料加温组、冲洗液加温组、保温毯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术中均常规加盖棉被,对照组不再采用其他保温措施.输液输血加温组将液体及血液采用适宜的方法加温至37℃再输入体内;身体包裹组将患者的双上肢,双大腿下1/3至足部及肩颈部用棉垫包裹;湿敷料加温组术中湿敷料用37℃温盐水浸湿后使用;冲洗液加温组把冲洗液加温至37℃再用于手术野冲洗;保温毯组术前将电热保温毯温度设定为38.5℃铺于手术床.结果 身体包裹组鼻咽温、肛温均有下降但不显著(均P>0.05);保温毯组鼻咽温和肛温手术结束时较入室时升高(均P<0.05);输液输血加温组、冲洗液加温组肛温下降显著(均P<0.05),湿敷料加温组鼻咽温、肛温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开腹手术中,为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提高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性,首选保温毯保温,次选身体包裹保温.
作者:邵丽;贾凤菊;王惠琴;刘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异位妊娠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分阶段、分步骤的全程健康教育,即对患者开展对疾病的认知、心理、行为以及药物治疗指导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两组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口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张国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患儿的49个创面采用VSD治疗5~7 d,然后行二期缝合、植皮、组织瓣转移闭合创面.结果 经VSD治疗后37例可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二期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全部成活,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1例反取皮原位移植的患儿发生创面感染,多次引流后行游离植皮成功.结论 VSD是治疗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术前积极纠正休克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保证持续有效引流,预防创面感染,观察患肢血循环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时镇痛,恢复期营养支持和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胡露红;朱丹;卞荆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加强母婴同室的婴儿安全管理,寻求预防产科婴儿被盗事件发生的有效解决方法.方法 自行设计婴儿交换牌,并在180例中应用;同时实施培训责任护士、入院宣教、醒目标示、情景模拟检查等管理流程.结果 实施前后产妇及家属对该制度的认知度及配合度,护士安全意识及行为,产妇安全意识以及产妇及家属和医生对婴儿安全管理工作满意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母婴同室病房使用婴儿交换牌及其管理流程,能有效防范婴儿被盗事件发生,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作者:耿力;程湘玮;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独立能力,为优化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功能独立能力评价量表(FIM)调查72例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人口学资料及功能独立能力水平.结果 FIM总分为(88.07±8.15)分;6个维度得分分别为生活自理(32.60±2.52)分,括约肌控制(7.60±1.26)分,移动(11.49±1.44)分,行动(6.50±1.24)分,交流(12.76±0.99)分,社会认知(17.03±1.82)分.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独立能力水平偏低,护士应加强患者功能独立能力方面的健康教育及采取针对性训练,以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更加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周越;程云;黄东辉;林伟龙;吴金球;孙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加强护生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工程活动)中人文素质教育,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对100名实习护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临床护理教师人文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培训氛围、将人文理念运用到护理实践等.结果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前后护生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教师考评结果,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培养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服务.
作者:袁冬梅;李隆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外科重症手术患者常需留置各种引流管、持续安置心电监护、颈部及肘部也常有静脉输液输血管道、有的不能搬动或有气管切开等.传统病员服在使用中存在穿脱困难、不便引流和护理观察及操作等;有时患者特别是女患者常因爱美而不穿病员服导致受凉及心理不适.为解决以上问题,2011年1月,笔者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前后两穿、两侧有孔、两袖粗短的病员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秀;刘红;陈东兰;陈媛;袁长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量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名三年制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实习期间按常规临床实习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岗前培训、专科培训和带教老师共同拟定专科实习计划、完成量化考核表等一系列量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考评成绩、出科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实行量化管理,有助于护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能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董红艳;梁丽丽;高焕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改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 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1 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方法,包括分析问题、优化护理流程步骤、整合就诊步骤等.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就诊时间、等待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喻娟;张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采用3D MAX、PixMaker 等软件对<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项目的 实验对象进行建模、用Flex实现对实验室各种对象的控制,使之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性和真实的实验环境.同时基于J2EE平台构建了网络教学、虚拟实验再现、教学互动等模块.本实验平台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虚拟现实的特点,并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跨越时空的机会.
作者:段功香;王蓉;张平;万艳平;苏银花;赵玲;廖大琪;曾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特征,探讨构建具有稳定职业心理状态的护理队伍的方法.方法 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425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得分93.88±15.64;高职二年级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三、四年级护生(均P<0.01);417名护生中社会型265人,占63.55%;社会型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艺术型(P<0.01);艺术型与社会型护生职业兴趣强弱与专业承诺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较高,二年级是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改变的关键时期,高职护生职业兴趣与所学护理专业的专业匹配度较好,社会型职业兴趣对专业承诺水平有着促进作用.
作者:左晶晶;孙国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士长夜查房对胸外科危重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胸外科急救病房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由护士长每日3次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观察组8:30及15:00查房时间与对照组相同,但18:00的查房时间改为20:30.结果 观察组查房时与患者沟通284例次,共解决302个问题,累计查房126 h;两组危重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夜查房能对危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性化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仕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护士的专业自主性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护士的专业自主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实践量表(NAS)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1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NAS总分172.90±21.61;分别有39名、70名护士NAS得分在高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护士年龄、工龄、初学历与NAS得分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护士的年龄、工龄、初学历与护士的专业自主性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工龄、初学历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主性.
作者:于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水胶体减压贴在俯卧位手术患者面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8例在骨科手术室行俯卧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对照组前额、颧弓、下颌等受压处与头托之间垫10 cm×15 cm×2 cm棉垫;观察组采用水胶体减压贴,使用时根据各部位大小裁剪后垫于患者前额、颧弓、下颌等受压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皮肤受损程度及术后30 min皮肤压红消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水胶体减压贴预防俯卧位全麻手术患者面部压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汝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西部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开展无陪护病房的态度,为无陪护病房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例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对无陪护病房持认可态度;其态度受传统观念及亲情需要的影响;担忧无陪护病房增加经济上负担;对护理质量存在担忧;希望能够自愿选择是否入住等方面.结论 开展无陪护病房是大势所趋,但应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不可操之过急.
作者:李莉;李银芳;邓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患者的体位变化对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接受过脑室穿刺术并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监测其抬高床头0°、15°、30°、45°时的颅内压(ICP)和平均动脉压(MAP),再计算出脑灌注压(CPP),比较不同体位状态下患者的MAP、ICP和CPP.结果 ICP随着床头的抬高而显著降低(均P<0.01);CPP在0°与30°、45°体位,以及15°与45°体位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脑室引流患者床头抬高30°既能有效降低ICP,也可有效保证CPP.
作者:周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自控镇痛患者术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拟于手术后采用自控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前2 d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术前教育;观察组于术前2 d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根据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实施术前教育,术前1 d再次进行强化教育,具体包括让患者亲自操作PCA泵、利用榜样影响激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启用支持系统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骨科自控镇痛患者术前教育中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可明显降低疼痛水平,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黄苑芬;管玉梅;赖文娟;蒋小蓉;杨毅华;李丽娟;黄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1例孕36周孕妇在全麻下实施剖宫产后,在胎盘功能支持下对新生儿实施先天性膈疝修补手术.结果 新生儿术中情况较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于重症监护室观察2周后转入新生儿病房.提出术前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手术间及麻醉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手术间管理及液体管理,及时准确传递手术所需物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荷玉;杨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对择期肝脏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择期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术前不予留置胃管,无胃肠减压;对照组52例,患者术晨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结果 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和腹部胀痛不适及外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无胃肠减压未影响择期肝脏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尹秀芬;尹旭明;谭李军;罗革;李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化学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采用高压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化学性膀胱炎的患者,在给予护理评估、心理护理、留置尿管护理的同时,特别行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的护理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以及给予治疗前后指导等措施.结果 16例均顺利接受高压氧及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且效果满意.结论 加强高压氧配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化学性膀胱炎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黎弘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