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体系部队医护人员进行超声带教的做法及体会

陈光勇;刘莉萍;林洪山

关键词:部队进修生, 超声带教, 体会
摘要:我院是一所综合性驻军医院,每年都接受体系部队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来院进修,以适应师医院团部卫生队业务发展的需要.我科超声室自1988年至2002年也陆续接受了部队进修生共86人,分别经过半年至1年的带教,使他们掌握了超声诊断技能,并在各自的医疗单位开展了超声检查业务.现将我们带教的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功能锻炼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的观察

    脑血管意外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预后凶险,早期康复性训练是影响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在1997年~2003年期间对100例中风患者进行护士自编的功能锻炼操,为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晓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剂量复方丹参联合苦参素及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复方丹参联合黄芪、苦参素及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综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11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36例用卡托普利及中药(复方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B组46例用卡托普利及中药联合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C组28例用大剂量复方丹参联合黄芪、苦参素及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和乙肝病毒标志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A、B、C组治疗1月后HA降幅分别为(37.72±54.45)%,(49.53±35.28)%,(59.82±17.49)%;按HA较治疗前下降40%以上为有效,3组总有效率分别61.1%、76.1%、85.7%,χ2=58,P<0.001(各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复方丹参联合黄芪、苦参素等与自血光量子辐射疗法可增加重度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顾生旺;胡大山;厉芹;胡建强;蒋兆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几点措施

    夏秋时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在部队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我们结合多年的卫生防病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作者:丁启龙;张钦国;王希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当好旅、团卫生队长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旅、团卫生队长是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部队首长的卫勤参谋.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如何,与旅、团卫生队长的思路是否宽广、眼光是否长远、素质是否过硬、工作是否扎实密切相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研究,认为要当好旅、团卫生队长,必须认清三个关系,把握全局;当好三个角色,率先垂范;发挥三个作用,催生资源;强化三种意识,着眼发展;提高三种能力,真抓实干.

    作者:陈洪涛;蒋波;潘清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晕针的预防及处理(附28例报告)

    晕针是指在肌肉注射过程中,患者无其他特殊情况,仅因心理反应而出现头晕、目眩、惊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紫绀、恶心呕吐、四肢厥冷,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昏迷、猝然倒地等现象.尤以老年人为多,特别值得引起基层医疗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我们成功地处置了28例晕针患者,近3年来再未发生患者晕针,为今后减少或杜绝老年人晕针现象,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慧宁;刘西杰;赵贤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体系部队医护人员进行超声带教的做法及体会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驻军医院,每年都接受体系部队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来院进修,以适应师医院团部卫生队业务发展的需要.我科超声室自1988年至2002年也陆续接受了部队进修生共86人,分别经过半年至1年的带教,使他们掌握了超声诊断技能,并在各自的医疗单位开展了超声检查业务.现将我们带教的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光勇;刘莉萍;林洪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病

    进入21世纪,供人类应用的药品和保健品已达3万种以上,加上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排出.作者简介:陈成伟,男,1945年生,上海人,大学本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肝病基础及临床研究.

    作者:陈成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消炎痛引起急性溶血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54岁,因肝右叶恶性肿瘤术后7月余于2004年2月16日入院.入科后查肝脏MRI提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转移瘤;血尿粪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18日在DSA引导下行肝左叶转移瘤介入栓塞术(碘油、明胶海绵、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术程顺利,无特殊不适.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7.4℃~38.8℃).

    作者:王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理健康对心电图T波改变的影响

    本文对21例心电图T波改变的患者作了SCL-90的评定,与正常心电图21例健康人作一比较,结果显示心理变化对T波的改变有一定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红;卢抗生;李树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颈椎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18例,其中2例患者作了2节椎体次全切,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或CT检查.结果患者获6~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加重情况.椎间隙无高度丢失、无成角,均获得骨性融合.3天后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不取髂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并减压彻底,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作者:顾增辉;黄宏前;郑隆宝;周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出院护理指导在急诊患者中的效果及评价

    出院指导是实施整体护理的环节,由于急诊住院患者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出院后的指导,具有巩固患者前期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作用.我科通过加强与实施对患者护理出院指导,提高了护士素质,满足了患者需要,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下面对我科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做以下分析及探讨:

    作者:喻雪梅;吕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顺;戴守达;董小雄;王永宏;张耘;张洪师;吕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小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致大量胸腹水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5岁.因胸闷、气急半个月,尿少伴腹胀10天于2002年6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左侧胸腔大量积液体征.

    作者:陈景开;周辽军;徐燕;陈满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临床分析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妇科急腹症中较特殊的一种,临床上容易误诊.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其患者30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者19例(6.33%),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曹清;卢昆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

    目的评价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对70例应用奥沙利铂经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预防治疗组:44例中,男36例,女8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岁;预防治疗组介入前2天开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1 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至介入后3~5天.对照组只予以保肝、对症治疗,不用谷胱甘肽.结果对照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46.15%(12/26),预防组13.64%(6/44),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谷胱甘肽对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庆丰;马爱英;王海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渗糖治疗糖尿病皮肤多处溃疡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2岁.患有2型糖尿病10余年,伴皮肤反复多处溃疡3年.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进行全身抗炎及局部换药等处理,效果欠佳,而就诊我队.查体:消瘦面容,双下肢骨突出部位皮肤可见5个深浅、大小不一溃疡,周围质硬、弹性差,有的形成窦道,面积大为5.0cm×7.0cm,面积小为1.0cm×0.8cm,表面污秽,腔底有脓性分泌物.检测血常规正常,血糖为18.3mmol/L.予普通胰岛素30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d;局部予清洗及行换药.

    作者:温华明;沈国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Brugada综合征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17岁.因头痛、发热1天入院就诊.平素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曾于1岁、3岁、7岁时发生过晕厥.体检:T 38℃,BP 115/70mmHg,R 18次/分.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125次/分,QRS时限0.13秒,QRS波群在V1导联呈rSR`型,R`>r,Ⅰ、aVL、V5、V6导联的S波粗钝,aVR的R波粗钝,符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可见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Ⅰ、aVL导联ST段呈下垂型下移,V1、V2导联ST段轻度抬高,呈马鞍型.

    作者:吕校平;陈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电火花烧伤228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5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电火花烧伤患者228例,占我院同期烧伤住院患者的4.1%,现行临床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庞淑光;叶胜捷;谢瑞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院儿科于1997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中20例采用立止血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伦;钮宜文;杨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主动脉瘤破裂早期致腰痛2例

    1 病案摘要例1 患者男,78岁.因冠心病、持续性房颤,于1989年8月22日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全面体检,行CT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约4cm×5cm大小.但因其患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持续性房颤、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等疾病,不适宜行手术治疗.1995年9月患者自觉腹中有搏动感,腹部有沉重感,受压迫两侧髂骨部有痛感及下肢压迫症状,双下肢浮肿.1995年9月经CT检查,动脉瘤增大到 5.9cm×6.2cm,磁共振检查示:腹主动脉瘤内有血栓;1998年CT检查为9cm×10cm.1999年4月19日患者主诉腰痛,要求理疗,给予超声波理疗5次,24日23:40分患者突然剧烈腹痛,侧卧卷屈,腹壁紧张,拒按,有便意感,即送上级医院急诊,初诊为休克、肾脓肿,后经CT检查,确诊腹主动脉瘤破裂,后腹膜大量积血,25日2:30血压骤降,脉压消失,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呼吸循环复苏,胸外按压和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经积极抢救无效,于6:00死亡.

    作者:朱秀萍;周云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