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凡;胡辉;汪沁芳;厉春林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自体免疫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例接受树突状细胞自体免疫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予以饮食、心理干预,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合理饮食,良好的心理状态,全程细致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熊小凡;胡辉;汪沁芳;厉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留置尿管患者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无不良反应的会阴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无感染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毛巾蘸温开水行会阴部清洗,对照组常规采用0.5%碘伏棉球行会阴部消毒.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尿道口不良症状(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留置尿管第3、7、10天中段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会阴部护理舒适度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小毛巾蘸温开水清洗会阴部,不增加尿道口不良症状及尿路感染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冯锦芳;聂芳;谭秋华;陈晓霞;黄桂燕;梁颂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让更多居民了解并参与自助健康检测,进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方法 由护士教会居民如何正确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居民自助完成健康检测,之后医生依据体检报告出具临床诊断,由医生或护士完成健康教育.结果 3年共接受来访居民33 682人、117 600余人次,其中慢性病患者14 930例.结论 自助式健康检测室不仅可以让居民享受免费体检,还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是社区卫服务中心有益的尝试.
作者:曹晓玲;韩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全面了解和分析综合性医院对本科男护生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本科男护生的培养及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25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部进行关于对本科男护生认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92.00%医院认为有必要培养本科男护生;肯定了男性从事护理职业具有身体强壮、家庭牵累少、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遇事冷静等优势;普遍认为需要及适合男护士的科室有手术室(96.00%)、ICU(96.00%)、急诊科(88.00%)、精神科(76.00%)等;56.00%医院表示在未来5年内有招聘本科男护生的计划,招聘人数5~20人;80.00%医院认为男护士占护士总数较合适的比例为2%~5%或更高;大部分医院对本科男护生的操作能力(80.00%)、职业态度(76.00%)、专业知识(68.00%)、心理承受能力(60.00%)、沟通能力(52.00%)等素质提出要求.结论 医院对本科男护生有一定的需求,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在护理教育中应注意男护生的专业化培养,突出优势,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鼓励更多高学历男性加入到护理队伍之中.
作者:孙蓉;张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对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再生育孕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0例灾区再生育孕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灾区再生育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8.33%、11.67%;年龄大、高危妊娠者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足月正常妊娠孕产妇(均P<0.01).结论 灾后再生育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高龄、高危妊娠孕产妇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作者:杨康春;刘敏;任秀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失禁皮肤护理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行后皮肤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成立造口伤口失禁皮肤护理小组,确定三级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护理会诊制度,高度重视造口并发症预防工作,利用网络技术对全院皮肤护理情况进行及时监控.结果 系统建立前后护理人员对造口伤口失禁评估记录处理得分及伤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显著提升了小组成员正确处理造口伤口的能力,是可行、有效的临床专科护理及管理系统.
作者:徐旭娟;袁宝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63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按回病房顺序分为单号组(32例)和双号组(31例).单号组第1次用小儿吸痰管、第2次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双号组反之.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能显著改善SpO2(均P<0.05),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后的SpO2值显著高于吸痰管方式(均P<0.05);头皮针软管吸痰对患儿呼吸道黏膜损伤率显著少于吸痰管法(P<0.01).结论 头皮针软管柔软,吸痰效果好,安全.
作者:詹会智;金素;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在患病后对希望的体验,以深入了解年轻生存者对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及希望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7例年轻乳腺癌术后生存者,并采用MAXQDA 1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分类、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对希望的体验涉及:对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希望的力量及希望是带癌生存过程中动态变化、不断内化的概念4个主题.结论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对希望的体验具有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敏锐洞察生存者的希望来源和目标,并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树麟;胡雁;林岑;陆箴琦;黄嘉玲;柳光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护理行为问卷对10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得分高和低的维度分别是正确识别患者(4.43±0.85)和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照护(3.60±0.96).影响手术室护士安全护理行为的因素有所在医院的级别及护士的职称、编制、学历层次、护龄(P<0.05,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较好的护理行为是正确识别患者,较差的是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照护.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维护患者安全行为的不足,加强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患者安全.
作者:吕金宏;潘雪;徐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全麻手术后复苏期护理内容、落实方法及流程对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 从回病室、复苏中、复苏后3个阶段分别制定了全麻复苏期护理内容及落实流程,对1 200例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科室自查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6.0%上升至实施后的99.0%,基础护理满意率由90.0%上升至100%.结论 规范全麻复苏期护理内容与流程后,护理工作程序化,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强,护士有了标准可遵循.
作者:刘雪维;柏亚玲;孟涛;董艳;代琳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关怀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手术室护士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为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按照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肯定了关怀对于手术患者的重要性;工作量、情绪对关怀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经历、角色转换、榜样作用与关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关怀有较好的认知.加强对手术室护士人文社科和心理知识的培训,有助于其对关怀能力更深层次的认识.
作者:翟迪;王超虹;王璋琳;魏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简单、有效的方法.当卧床患者较多时,护士为患者翻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若是肥胖或骨折患者,常需2~3名护士协作才能完成[1].为了护士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患者痛苦,我们研制了多功能助力带,经临床使用,患者及护士反馈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市售白色或花色绒布1m;橡胶带3对,分别长10 cm、宽5 cm;布类粘胶3对.
作者:李惠兰;胡瑞萍;王竹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氧气吸入时湿化剂的温度会随着氧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长时间地吸入湿化的冷氧气,易刺激患者气道,使其痉挛,痰液黏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为使长时间吸氧的患者能吸入温度适宜的氧气,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我们将一次性输液加温器用于氧疗时加温,并探讨在不同氧流量下,将加温器放置在输氧管不同的位置时,吸入氧的温度,报告如下.
作者:田秋姣;刘欣;黄宏烨;杜雅钦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全麻术后患者由于使用麻醉镇静药、阿托品等,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利于厌氧菌生长,再加上患者手术时处于昏睡状态,唾液在口腔滞留,舌苔上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机酸等挥发性硫化复合物的速度更快,使全麻术后患者易出现口臭等症状[1],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临床口腔护理常用漱口液虽有一定的清洁口腔、抑菌等作用,但不能有效改善口臭.我科应用自制薄荷液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口臭症状,报告如下.
作者:严海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对120例HIV/AIDS并发眼底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及膦甲酸钠治疗,同时行心理干预,注重病情观察,做好特殊用药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结果患者住院20~41 d,113例眼底症状改善,视力好转,7例入院即为失明者视力未恢复.随访3个月,眼底状况稳定,未出现新的眼部症状.提出HIV/AIDS患者应定期行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及失明的发生.
作者:黄秀金;卢祥婵;黄金萍;韦柳迎;蒋丽芳;黄连飘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处理情况,保证医院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信息登记表,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上家医院手术患者基本信息和术后器械清洗消毒处理情况等进行登记,并进行规范处理.结果 165例使用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的患者,术后无一例因外来手术器械处理不当出现交叉感染.结论 外来器械上家医院使用信息登记表的应用,使交叉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的医院防范医院感染信息充分共享,保证了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护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作者:严喜枝;黄邱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结合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患者的成效.方法 对骨科病区30名护士按扁平化排班模式优化排班、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分别于实施前后对患者、护士、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结合责任护士包干制,可提高患者、医生及护士自身满意度,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稳步开展和推进.
作者:金艳艳;兰晓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带管出院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将126例带管出院患者按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出院健康教育卡、电话咨询和随访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后管道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出院健康教育卡联合电话随访实施出院后健康教育,可强化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减少常见管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莉;程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颅脑损伤继发癫痫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对38例颅脑损伤继发癫痫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结果 本组住院期间未发生自伤、跌倒等癫痫相关安全事件,均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26例患者在家中能自觉施行安全护理,1年内癫痫复发6例,未发生跌倒、窒息等不良事件.结论 对颅脑损伤继发癫痫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可有效预防癫痫复发,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郑红;张淑娣;黄彩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3 967件作为对照组,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4 687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流程再造管理.结果 观察组每日核对耗时数、月底核对结账耗时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管理流程再造可有效提高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效率.
作者:赵体玉;曾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