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研究进展

马姗;马容莉;林静

关键词:PICC, 超声, 改良塞丁格技术, 综述文献
摘要:阐述了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相关概念和起源,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要求,以期为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做好导管维护等提供参考.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良习惯的院外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不良习惯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干预组(86例)运用电话随访、入户随访、网络视频等方式实施院外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乙肝饮食、习惯与常识及消毒等知识.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不良心理、不良饮食、不良运动、缺乏常识、家庭消毒不规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院外护理干预为乙肝患者提供连续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霞;李清华;管蕊;祝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社区护士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套集社区卫生服务利益相关者权益于一体的、用于社区护士工作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构建指标备选库,采用德尔菲法实施2次专家咨询遴选二级、三级指标,并对一、二级指标赋予权重,运用综合平衡权重法修正专家咨询结果,经过专题讨论小组直接到预测评现场考察测评指标的可操作性.结果 确立社区护士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4项一级指标(监督评估、专业评估、社会评估、自我评估),17项二级指标,84项三级指标.结论 依据国家公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及<社区护理学>规定的护理工作内容建立的社区护士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能较为准确、客观地考核社区护士工作.

    作者:于建琴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相关概念和起源,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要求,以期为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做好导管维护等提供参考.

    作者:马姗;马容莉;林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温通散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温通散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温通散酊剂离子导入配合温通散外敷治疗,同时予以情志护理,中药导入及外敷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100例,有效13例;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温通散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好,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甲硝唑配合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

    目的 探讨甲硝唑配合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8例(58处)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8处)和对照组18例(20处).对照组采用紫花烧伤膏湿敷疮面;观察组采用甲硝唑配合龙血竭粉外敷治疗.结果 20 d后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甲硝唑配合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全国7所中医院校5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25.00%的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各院校规定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34~52(40.30±4.80)分,23.08%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符合自身需求;76.92%临床实习时间<1年,学生认为佳的临床实习时间为6~24个月;23.08%认为自己目前的科研能力较好;55.77%认为导师指导频率灵活;对就业方向,28.85%选择临床护理,51.92%选择护理教育,13.46%选择护理管理;34.61%对护理研究生的前景比较看好.结论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类型单一、临床实习效果欠佳、就业取向不合理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制定个性化临床实习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加快中医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海琼;穆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脱发三联疗法中巧用喷壶

    脱发三联疗法是治疗斑秃和脂溢性脱发常用方法,包括穴位注射、外涂生发药物(本院自制的生发醑,为水剂)、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脱发部位.在外涂生发药物这一环节中,常规采取棉签蘸取药物后外涂,但部分患者脱发部位多且散在,如涂药时不更换棉签会污染药物,而每涂一次就更换一次棉签则费时费力费材料.因此,我们采用透明塑料喷壶代替棉签用于涂药,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琼;刘殿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髂外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拓宽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的途径.方法 将70例急、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置管,观察组经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透析有效性显著提高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髂外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操作简单,血流量充分,导管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可作为血液透析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作者:许敏昭;樊桂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SAP患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CVVH治疗,并配合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常规准备,治疗中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充分抗凝、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仪器报警、维持循环稳定、正确输入置换液、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 21例患者中16例痊愈出院;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仲华;夏丹;吕英瑛;童辉;严贺;李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转送担架车氧枕固定和急救箱配备方法介绍

    院内转送急诊患者是医疗救助的重要部分,担架车上氧枕固定和急救箱配备为搬运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提供了方便和物质基础,让急救在转运过程中不被中断,为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现将院内转送急诊患者担架车上氧枕固定和急救药箱配备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罗丽华;胡家杰;黄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通过笔者的亲身感受和学习经历,介绍新加坡护理管理中人员管理、安全管理、柔性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文献查阅和工作经验,提出我国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构建护理安全管理文化;建立适应护理学科特点的护士职称晋升体系;保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

    作者:丁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胃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观察自制胃管固定带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8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实验组1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实验组采用自制胃管固定带固定胃管.结果 实验组胃管移位、皮肤刺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胃管固定带固定胃管安全、有效,且减少患者皮肤刺激,增进舒适.

    作者:尤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状况,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单纯随机和整群抽样法,运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湖北省3所三级医院4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3.29±0.57,法律/伦理实践维度评分高(3.44±0.63),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维度评分低(3.10±0.68).班次和地区经济水平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班次和婚姻对核心能力总体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 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较高,但仍需加强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未婚、夜班、高经济水平地区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作者:丛丽;赵光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

    归纳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的常见诱因,包括直接刺激、感染因素、喂养因素、治疗因素、尿布染料等;总结目前临床较常采用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分为局部环境准备、物理方法、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案四大类,为选择适合的临床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段梦娟;何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定时定量饮水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简便、有效的经口水化治疗方法,提高水化治疗效果,预防造影剂肾病.方法 将32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自由饮水组和定量饮水组各160例,自由饮水组术后3 h内嘱患者尽量饮水,24 h总饮水量大于2 000 ml;定量饮水组术后3 h内饮水量以造影剂用量为指导,造影剂用量100 ml以内饮水1 000 ml,造影剂用量101~200 ml饮水1 500 ml,术后24 h总饮水量大于2 000 ml.结果 使用造影剂100 ml以内两组术后3 h入量;使用造影剂101~200 ml两组术后3 h、24 h入量,术后4 h、24 h尿量,术后第1天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术后3 h内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饮水,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伤,尤其对造影剂用量为101~200 ml的患者.

    作者:宋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青少年健康与发展课程融入本科护理教育初探

    目的 探讨青少年健康与发展(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AHD)课程融入现有本科护理课程体系的方案,包括需要加强的领域及核心能力、拟授课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融入的课程,为该课程融入本科护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召开AHD课程专家审阅会,讨论本科护生AHD核心能力框架和AHD课程融入现有护理课程体系的方案.结果 与会专家认为除个体生理发展领域已在现有护理课程体系得到充分体现外,专业化发展、身心社会功能良好、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性别角色发展4个领域均需加强,并对各领域需加强的核心能力、拟授课内容、拟纳入课程及教学方法达成共识.结论 开展AHD课程是必需且必要的,但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作者:潘尧云;刘婷;臧渝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管理风险沟通机制探讨

    介绍风险沟通理论及其研究现状;从风险沟通理论的视角,提出建立临床护理管理风险沟通机制的方法:明确临床护理管理的风险沟通目的与目标,建立风险沟通工作队伍,制定风险沟通信息处理与发布流程,确定不同风险情景沟通策略,开展针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风险沟通相关培训和教育.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用留置针修补PICC体外断管

    采用留置针修补1例PICC体外断管,修补术后导管留置98 d,在此期间血培养3次,均无细菌生长.提出24G直行BD留置针套入3Fr PICC松紧度适中,固定牢固.修补导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导管修补成功后加强导管的护理,防止药液外漏造成皮肤坏死,可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

    作者:董荣芝;张晓丽;张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教育中关怀氛围的研究现状

    介绍关怀及关怀氛围等相关概念,阐述学校关怀氛围的重要性,总结国内外护理教育中有关护理关怀氛围的研究,为我国实施关怀教育提供借鉴.

    作者:程利;刘义兰;胡德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快速预充复用透析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快捷、简便、安全有效的复用透析器预充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费用.方法 将200只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只,对照组采用传统预充方法预充,即先将透析器中的消毒剂排出,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血室和透析液室;实验组采用快速预充方法,先不排出透析器中的消毒剂,夹住侧管避免预充液流入,再将动脉血路驱净空气后直接连接复用透析器冲洗,并将透析机温度调至38℃.结果 两组复用透析器测试全部合格,实验组生理盐水用量和预冲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快速预充复用透析器与传统预充法同样安全有效,且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减少患者费用和等待透析时间.

    作者:郑学香;朱高峰;马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