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

李惠萍;吴卫琴;宋江艳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 护生, 本科, 服务性学习, 社区服务,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58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即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将护生分为小组,利用周末到社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理咨询等.将有效的反思贯穿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课程质量评价得分、课程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93.11%护生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调查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29例(观察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情况,与未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除物质功能与社会支持利用度无显著相关外,生活质量其余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社会支持与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全社会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重返工作岗位肾移植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茹海凤;郭丽霞;刘倩;苏金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流程重组探讨

    目的 减少急诊患者繁琐的就医程序,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方法 在评估入院流程现状基础上重组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流程.结果 重组后护士工作内容减少,诊疗环节简洁,患者或家属到达接诊室耗时显著减少(P<0.01).结论 从患者方便、满意的角度考虑设计入院流程,能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孙艳杰;张志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全机器人操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国内第一组全机器人操作下不开胸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特点,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a Vinic S 机器人系统不开胸下完成41例左侧内乳动脉游离加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对患者行相关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早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肺部感染、疼痛等情况,嘱患者尽早活动,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 结论 全机器人操作下不开胸心脏搭桥手术是一项新技术,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炳吉;赵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拔甲术后局部创面照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拔甲术后采用电磁波照射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137例(148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75趾)和对照组(68例73趾).观察组拔甲后第1次换药时对创面进行照射,再用活力碘纱布包扎.对照组拔甲后创面采用抗生素纱条换药,直至伤口愈合.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拔甲术后采用电磁波照射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安全易操作.

    作者:沈荣华;周胜兰;吴志桥;刘琼芳;张德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合格护士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60名实习护生及54名在职工作3~5年的正式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信赖他人、容纳他人评分与正式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习护生信赖他人程度高者(0~1分)占56.67%,正式护士信任程度高者占88.89%.结论 实习护生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程度均低于正式护士,实习护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态度、情感、做事方法 等缺乏理解和宽容.对他人的诚实、善良、友爱等缺乏信心,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孙淑华;刘宝芹;林占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

    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58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即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将护生分为小组,利用周末到社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理咨询等.将有效的反思贯穿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课程质量评价得分、课程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93.11%护生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惠萍;吴卫琴;宋江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强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 .方法 将214名护生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92人)和实验组(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 .实验组采用强化教学查房方法 ,即筛选并相对固定查房教师,专人专题查房;制定明确的查房组织者、主持者及参与者的职责和护理教学查房指引;实施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能力的系列培训和实施多种形式查房等.结果 实验组95.08%护生对教学查房质量满意;两组理论成绩及综合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参与者、查房教师及考评小组对实验组教学查房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强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方法 能使查房内容更深入,能提高教师护理教学查房质量,同时激发教与学的兴趣,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陈玉英;成守珍;黄美清;许红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信息需求与支持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信息与支持需求,为临床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制慢性前列腺炎信息需求与支持需求调查表,对1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各需求因素得分排前5位的是:性生活指导、疾病预防措施、医生心理指导、配偶支持、疾病反复难治的原因.30~岁组、本科及以上学历、病程1~2年、局部加全身症状组信息与支持需求高(均P<0.05).结论 CP患者信息需求较高,应重视患者需求及护理干预重点人群,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调动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雷芬芳;邓翠珍;尹冠群;唐怡涛;李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痉挛型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对16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矫治痉挛型脑瘫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排尿训练、缩短尿管留置时间、预防尿路感染及拔管后尿潴留、掌握拔管时机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排尿恢复,均于术后15 d康复出院.提示针对导致尿潴留的不同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解除尿潴留患者痛苦,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卢丽霞;陈美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患者留置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 对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的18种常用导管、60余种专科导管护理中存在问题定期进行分析,建立健全导管护理质量控制网络,持续改进和完善各种导管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检查标准,改进导管检查的方式,改进导管护理的方法 .结果 2年内对各种导管进行了规范,统一了检查和评价标准,导管护理环节质量不断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不断地对护理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效果,是保证临床导管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爱琴;刘云;孙琳;叶向红;陈月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52例65岁以上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患者的特点进行充分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并存疾病的观察及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各种引流管的管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措施.结果 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胆漏3例、出血2例、戳孔感染1例,均经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后治愈.结论 提高高龄患者LCBDE围术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瑜;邹彦芬;操静;王玲;熊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改良式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常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缓解缺氧状态.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相比具有无创伤、感染率低等优点,尤其是经鼻气管插管,因其更美观,且保持了口腔的一般生理功能,临床上更易被患者接受.经鼻气管插管虽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管道较长,不便护理,加上湿化不够,易致呼吸道分泌物在管道内壁结痂而堵塞管道而致患者窒息甚至死亡.鉴此,笔者将原气管插管结构进行改良,经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吕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拉玛泽分娩法的哲学内涵解读与应用

    拉玛泽分娩法作为一种支持人类分娩的哲学体系,半个多世纪来已改变了人类的分娩进程.文章用有限的篇幅对拉玛泽分娩法的原理、理论基础与哲学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旨在介绍拉玛泽分娩法,为促进自然分娩提供依据.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预防外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的干预方法 .方法 将100例经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确立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等程序行循证护理:卧泡沫床(或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平卧位和左、右30°倾斜体位交替进行;平卧位抬高床头时角度不大于30°,足跟处置软枕;病情限制翻身者,每2小时抬高臀部1次,用软枕垫在患者的腰骶部、左右交替;骶尾部、足跟等骨突出处每2小时喷赛肤润1次,并轻拍至吸收(皮肤破溃者禁用);根据血清白蛋白浓度配制膳食或肠内外营养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时间明显延迟,压疮严重程度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压疮均治愈.结论 循证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喻姣花;乐革芬;黄海燕;谭翠莲;罗凯燕;李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妇女乳癌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女乳癌认知和乳腺自检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4个社区的739名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360名)和对照组(379名).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防癌宣教;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乳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辅导,第3、6、9个月的电话随访,以及第6个月的宣传资料邮寄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乳癌相关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腺自我检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社区健康妇女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妇女的乳癌相关知识水平和参与乳腺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对广泛开展乳癌的早期筛查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瑜;夏海鸥;Deborah Oakley;贾宏丽;邓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移植受者出院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抽取80例肝移植出院患者,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社区量表(MUISC)和MCMQ应对量表调查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结果 肝移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59.91±11.69)分];肝移植患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回避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P<0.05、P<0.01);疾病不确定感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屈服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移植出院受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其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采用面对应对方式可降低其不确定感,屈服应对方式可增加其不确定感.

    作者:徐莹;王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为护理教学中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护患沟通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005级本科及2006级专科护生共60名进行调查.同时,采用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问卷对60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以上60名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护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7.30±3.50,条目均分为2.73±0.35;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151.60±18.91,为理论高值210分的72.19%,以中等居多(55.00%).一般资料中影响护患沟通能力总分的因素包括性格类型、父母职业、教师评价及临床操作技能成绩(P<0.05,P<0.01).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生自我效能感及护患沟通能力中等偏上.

    作者:宫叶琴;安秋月;林英;李丽娟;张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尿道手术包扎方法的改进

    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及小儿多动等原因,小儿尿道手术如尿道下裂术等在伤口包扎时难度大.为保持包扎效果,我科采用3L敷贴、油纱条及弹力绷带包扎此类手术的伤口,方便快捷,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文秀;卓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胫腓骨骨折患者预防跟腱挛缩的自我管理教育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预防跟腱挛缩的自我管理教育方法 .方法 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团队,对55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干预,采取沟通、示范、指导、查看、纠错、督促、协助等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包括跟腱挛缩相关知识、示范预防跟腱挛缩的锻炼方法 、指导患者主动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干预后无1例并发跟腱挛缩;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患者跟腱挛缩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预防跟腱挛缩方法 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胫腓骨骨折下肢制动后容易并发跟腱挛缩,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预防跟腱挛缩的发生.

    作者:周健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自我概念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支持性沟通量表、护士自我描述问卷,对324名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自我概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及其各因子与职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来自城市、曾经担任班干部、喜爱护理学专业的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得分高于来自农村、未担任过班干部、不喜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均P<0.05);85.08%护生知晓人际沟通能力,28.7%护生知晓职业自我概念.结论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自我概念密切相关.可针对护生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其职业自我概念,同时注意加强职业自我概念理论教育培训,以提高护生职业自我概念的整体水平.

    作者:高静静;袁秋环;雷晓玲;范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