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神丸糊剂外敷治疗静脉炎

王群芳;严丽平;胡晓英

关键词:六神丸糊剂, 外敷治疗, 静脉炎, 治疗护理, 硝酸甘油, 静脉输液, 并发症, 痛苦, 患者, 防治
摘要: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影响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六神丸、硝酸甘油加醋调和用于防治静脉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震灾害医疗救护过程中医疗器材的保障及管理

    目的 总结地震灾害医疗救护中医疗器材保障经验,为今后灾害医疗救护提供参考.方法 在医疗储备的基础上,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迅速调配医疗器材,随队奔赴灾区,在不同阶段采取自行保障及灾区统一保障等方式.结果 实施手术687台,大、中手术约占60%;后送伤员709例;为3 400名官兵提供医疗保障,使发病率从救灾初期的15%降至中后期的5%.结论 建立医疗储备并加强规范标准化管理,根据地震灾害特点实施调整,可保障医疗器材的及时供给.还应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和各种灾害特点改进现行器材、物品规格和功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救灾应急保障水平.

    作者:张锦;黄叶莉;赵美娜;张海燕;靳惠娟;陈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脐剑、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配合要点及配合流程.方法 对1对脐剑联体和2对胸腹联体男性婴儿在全麻下行分离手术,术前进行充分讨论、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和人员配备,做好手术间、物品、药物的准备,对联体婴儿全面消毒;术中巡回护士加强体温、输液、输血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做到配合主动、快捷、准确.结果 手术历时分别为 2.5、3.0、7.5 h,分别住院45、46、74 d痊愈出院;随访1~11年,除1例婴儿术后2年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部感染,余5例婴儿均健康存活.结论 充分、严密的术前准备,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是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邓琳琳;王亚玲;杨天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术后的监护

    对26例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术后患者采用脑室穿刺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颅内压和血管痉挛变化情况,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9例死亡,17例好转,其中4例恢复工作.提出术后规范颅内压监测和血管痉挛监测方法,避免监测中的干扰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血压监护和脑室穿刺引流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孟蕾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六神丸糊剂外敷治疗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影响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六神丸、硝酸甘油加醋调和用于防治静脉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群芳;严丽平;胡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颈内静脉置管拔管后致脑空气栓塞患者的护理

    对6例颈内静脉置管拔管后致脑空气栓塞患者立即给氧,心电监护,予平卧位,呼吸机辅助呼吸;急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急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 2003年及以前的3例因病情严重、治疗经验不足,抢救无效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2003年以后的3例,1例症状较轻,单纯吸氧,30 min后症状消失;2例昏迷者抢救成功;3例均治愈出院.提出早发现、早救治,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制定空气栓塞的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可提高治愈率和杜绝、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李怀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对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术前访视,做好仪器、物品及同种异体半月板供体的准备;术中巡回、器械护士与术者密切配合;术后协助术者妥善包扎伤口,并送患者返回病房等.结果 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7 h,术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已完全负重,无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结论 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安全、患者恢复快;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任华;张宇晔;张彦君;孙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产科裤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解决孕妇产前检查需脱(穿)衣服而暴露受凉及脱(穿)衣服困难等问题.方法 采用纯棉布制作成产科裤,诊疗操作时拉开拉链,打开操作窗口,使产妇会阴部完全暴露即可进行操作,操作毕拉上拉链.用隐形绑带系紧裤脚口,可防止裤脚上移.产褥垫巾置于固定带下,可防止污染衣被.结果 经60例孕妇应用,行常规诊疗操作均不需脱衣服.结论 产科裤的应用消除了产妇的畏难情绪及受凉和脱(穿)衣服困难等问题.且操作简便省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苏承秀;朱文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住院患儿跌落意外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意外跌落发生情况,为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48件住院患儿意外跌落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跌落发生率为0.085/(1 000·d),男患儿占56.3%,1~3岁幼儿占58.3%,在病室跌落占85.3%,坠床占81.3%.58.3%的患儿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结论 住院患儿跌落可影响正常治疗,延迟康复,应针对患儿跌落特点正确选择和使用病床,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以减少住院患儿跌落率.

    作者:朱海英;陆秀文;楼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对本科护生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尝试

    目的 提高本科护生综合实践能力.方法 对护理本科班30名护生采取以护理、药理、病理生理等多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结果 护生综合性实验教学成绩84~88分,86.7%~100%护生认为该教学方式可提高学习兴趣、规范操作,可增强护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护生之间、护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 综合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实验技能,且深受护生欢迎.

    作者:杨艳玲;孙羽;郭红;左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肝移植受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肝移植受者抑郁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肝移植术前患者(39例)、术后6~12个月受者(26例)及术后>12个月受者(45例)进行抑郁状况测评,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 术前、术后6~12个月和术后>12个月组SDS评分分别为41.97±8.03、38.27±9.13和39.36±8.8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受者抑郁水平高于普通人群,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抑郁状况变化不大;及时评估不同时段肝移植受者的抑郁状况、分析其原因及实施针对性干预,其可望获心身康复.

    作者:陈琪尔;汪根树;黄俭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在非经典部位做皮试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在非经典部位做皮试的可行性.方法 对48例因疾病不能在经典部位做皮试的患者,分别选取左右锁骨中点与胸骨连线三角区域、下肢小腿内侧、下肢大腿内侧、上肢上臂内侧等部位按常规做皮试.结果 46例皮试结果均为阴性,其中45例顺利完成抗生素疗程,1例在用药第3天出现恶心等轻微胃肠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改用其他抗生素.结论 因疾病不能在经典部位做皮试患者可选取上述部位进行皮试,以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社区实践教学效果探讨

    目的 探索高职专科<健康教育>社区实践教学效果,为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95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班(47名)和实验班(48名),在<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对照班按常规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教学,共8学时;实验班利用双休日到社区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进行健康咨询、为居民义务体检和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社区实践教学,共24周.结果 <健康教育>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自我评价,实验班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实验班93.75%~100%护生认为社区实践较常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技能和综合能力.结论 社区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孟清;崔丽君;胥碧芬;崔素芬;吴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不良反应的调查

    目的 探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不良反应情况及原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留置支架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告知带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1次/3 d;并于拔管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4例(90.0%)有泌尿系统症状,45例(75.0%)感到疼痛,且在运动和排尿时加重;未发生J形管移位、J形管结石情况.结论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泌尿系统症状和疼痛较为高发,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丽珍;邱智;李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胃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33例). 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流程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两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自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外科患者快速康复流程,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国秀;徐晓霞;林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离乳汤匙奶瓶在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离乳汤匙奶瓶在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唇裂围术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汤匙常规喂养,观察组采用离乳汤匙奶瓶喂养.结果 观察组喂养适应性、伤口愈合情况及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唇裂患儿围术期喂养工具的改进对伤口的愈合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保障了患儿的营养供给,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韩元华;郭先娥;刘羽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DRW-BR型胃管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手术后常需用引流管做切口引流,一般的橡胶引流管管壁较薄、柔软,而骨科手术切口为深部组织,肌肉、韧带组织较丰富,由于术后疼痛刺激肌肉收缩,使橡胶引流管管壁受压,管腔闭合;另外,骨科手术后多采取加压包扎措施和石膏绷带固定,使用一般的橡胶引流管作为手术后引流,易致橡胶引流管打折.鉴此,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2 325例骨科手术患者采用DRW-BR型胃管作为手术后切口引流,有效克服了一般橡胶引流管在骨科手术应用中的弊端.

    作者:蒋亚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32例Ⅱ~Ⅳ度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术后观察其便血、痔核脱出、疼痛、肛门瘙痒、分泌物等护理干预.结果 3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2 d临床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痔动脉结扎术治疗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近期疗效好,有效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俊苗;郑婵美;曾月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切口保护开创器应用于乳癌保乳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切口保护开创器用于乳癌保乳手术中的效果及其配合方法.方法 对实施保乳手术的31例乳癌患者在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根据手术视野显露效果及腋下切口长度计分评判其使用效果.结果 患者术中手术视野显露效果及腋下切口长度计分分别为9.29±0.94和9.87±0.50,切口下手术视野整体显露良好,无须助手牵拉手术切口.结论 切口保护开创器使用简单,对切口提供良好保护作用,可使术野整体显露良好,在保障保乳手术根治性的同时,可减小手术创伤,增强美容效果.术中配合术者正确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杨君;车稼平;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病灶切除及羊膜填塞术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的护理

    对35例(35眼)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病灶切除联合多层新鲜羊膜填塞术,术后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术后随访6~14个月,35例(35眼)术后1周感染控制,刺激症状缓解,溃疡灶未向深层发展.术后1个月羊膜与溃疡面融合,眼表恢复稳定,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做好术眼护理,防治羊膜层间积液、术后感染、羊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做好术眼自我护理、生活指导、复查教育,对确保手术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薛朝华;罗汉萍;罗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功能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躁动是脑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表现,使用镇静药效果不佳,且镇静药使用过多又会影响病情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我科于2007年6月制作了多功能约束带,经临床应用于76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韦颖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