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苗;郑婵美;曾月金
目的 探讨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9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行三维矫形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脊柱牵引、唤醒试验训练、床上生活能力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佩戴支具背心,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 1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身高增加4~8 cm,主侧凸冠状面畸形Cobb角矫正至2°~23°.未发生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松动、断裂及神经系统损伤、切口感染、压疮等.随访8~52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0°~6°.结论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后路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晓霞;刘国辉;张鹏;喻姣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26例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术后患者采用脑室穿刺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颅内压和血管痉挛变化情况,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9例死亡,17例好转,其中4例恢复工作.提出术后规范颅内压监测和血管痉挛监测方法,避免监测中的干扰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血压监护和脑室穿刺引流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孟蕾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静脉穿刺时需应用止血带.在扎、松止血带时,止血带与皮肤直接接触,与表皮产生摩擦而引起疼痛,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松弛,更易导致疼痛.鉴此,作者制作了一种止血带垫,于2008年2~6月经临床应用1 2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尹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手术患者的体位安置需各种约束带进行固定.约束带有由棉布加粘扣做成,但清洗晾干周期较长;也有随手术床配套供应,但成本较高;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我科于2008年6月开始采用手术无菌台铺置时多余一次性无纺布制成各种体位固定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术后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ICU综合征发生率.方法 对43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ICU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分析导致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 430例中93例(21.63%)发生ICU综合征,发生ICU综合征患者病死率(4.30%)显著高于未发生ICU综合征患者(0.59%,P<0.05);女性、年龄≥75岁、经济状况差、ICU滞留时间≥5 d、术前住院时间≥15 d、低温体外循环术后、3 d内家属探视≤1次、清醒后使用呼吸机≥3 h、术后经历有创治疗或检查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年龄<75岁、经济状况好、ICU滞留时间<5 d、术前住院时间<15 d、常温体外循环术后、3 d内家属探视≥2次、清醒后使用呼吸机<3 h、术后未经历有创治疗或检查患者(P<0.05,P<0.01).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易发生ICU综合征,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差、ICU滞留时间、术前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术温度、亲情及使用呼吸机时间、有创治疗或检查均是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治疗环境,尽早脱离呼吸机,降低治疗费用等可望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熊涧秋;胡知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护理人力资源近3年流动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制定相关稳定护理队伍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向辽宁省80所医院(三级医院24所,二级医院42所,一级医院14所)的护理管理人员调查2004~2006年护理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结果 2004~2006年,护士总人数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分别为9938~11158人、4227~4573人、195~200人,离职人数分别为163~213人、116~174人、17~30人,新增人数分别为530~848人、174~327人、9~11人,流动率分别为6.97%~10.03%、7.67%~10.96%、14.00%~20.00%;离职的原因为转院、转行、辞职、退休和其他.结论 辽宁省二、三级医院护理队伍逐年壮大,一级医院基本平衡,护理人员有向大医院流动的趋势;各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改善护士薪酬待遇,增加护士晋升、受教育的机会,吸引高年资护理人员到临床一线工作等可望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范玲;王诗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6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保留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顺利,术后3~6个月复查患者四肢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改善,改良JOA评分由术前8分增至术后14分.提出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做好麻醉、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手术体位、安全以及预防感染等护理,为高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胡小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躁动是脑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表现,使用镇静药效果不佳,且镇静药使用过多又会影响病情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我科于2007年6月制作了多功能约束带,经临床应用于76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韦颖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检查前准备到位率.方法 将458例老年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18例)和观察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于检查前行口头指导,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彩色护理提示牌与口头告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234例(97.5%),对照组196例(8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查前采用护理提示牌与口头告知相结合提示老年患者,可强化记忆,使其更好地配合及执行检查前准备.
作者:胡可纯;王玉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35例(35眼)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病灶切除联合多层新鲜羊膜填塞术,术后配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术后随访6~14个月,35例(35眼)术后1周感染控制,刺激症状缓解,溃疡灶未向深层发展.术后1个月羊膜与溃疡面融合,眼表恢复稳定,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做好术眼护理,防治羊膜层间积液、术后感染、羊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做好术眼自我护理、生活指导、复查教育,对确保手术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薛朝华;罗汉萍;罗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患者手部固定方法,提高输液患者治疗安全.方法 将2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观察组输液穿刺毕采用自制手部输液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输液纸盒或夹板固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头滑脱率及固定松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手部输液固定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针头滑脱,固定效果良好.
作者:张梅英;彭幼清;宋黎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在机械辅助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将123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将痰液吸出;观察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提,同时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连续15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吸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采用螺旋式轻提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的改进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吸痰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敏;刘爱丽;冷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对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术前访视,做好仪器、物品及同种异体半月板供体的准备;术中巡回、器械护士与术者密切配合;术后协助术者妥善包扎伤口,并送患者返回病房等.结果 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7 h,术程顺利;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已完全负重,无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结论 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安全、患者恢复快;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任华;张宇晔;张彦君;孙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影响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六神丸、硝酸甘油加醋调和用于防治静脉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群芳;严丽平;胡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从护理管理角度探讨有效的安全用药管理策略.方法 成立安全用药考核小组,设计安全用药管理考核反馈表(下称考核反馈表);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的质控中,对发现问题的科室以考核反馈表的形式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以追踪考核的形式和科室进行双向沟通反馈,落实监督、检查、反馈、评价和追踪措施.连续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用药安全管理质量年度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考核反馈表应用前(P<0.05,P<0.01),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患者投诉率均显著低于考核反馈表应用前(P<0.05,P<0.01).结论 设计并应用考核反馈表实施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可有效保证护理用药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6例颈内静脉置管拔管后致脑空气栓塞患者立即给氧,心电监护,予平卧位,呼吸机辅助呼吸;急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急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 2003年及以前的3例因病情严重、治疗经验不足,抢救无效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2003年以后的3例,1例症状较轻,单纯吸氧,30 min后症状消失;2例昏迷者抢救成功;3例均治愈出院.提出早发现、早救治,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转危为安.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制定空气栓塞的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可提高治愈率和杜绝、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李怀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肝移植受者抑郁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肝移植术前患者(39例)、术后6~12个月受者(26例)及术后>12个月受者(45例)进行抑郁状况测评,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 术前、术后6~12个月和术后>12个月组SDS评分分别为41.97±8.03、38.27±9.13和39.36±8.8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受者抑郁水平高于普通人群,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抑郁状况变化不大;及时评估不同时段肝移植受者的抑郁状况、分析其原因及实施针对性干预,其可望获心身康复.
作者:陈琪尔;汪根树;黄俭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运用诺雷德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肌瘤剔除术后自愿接受诺雷德治疗的患者,行诺雷德治疗1个疗程(每28天注射1次,连续6次);治疗期间予用药指导、疼痛护理、心理干预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结果 5例患者中1例感不良反应难以耐受,治疗4次后中止.用药后随访10~15个月,5例患者于后1次用药后的第1~4个月月经来潮,骨密度、肝肾功能均正常,血雌二醇明显降低,复查B超及妇科常规检查未见复发.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诺雷德治疗可降低近期复发率,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者:龚娟;涂红星;刘汉红;范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赏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赏识护理干预,即了解患者乐意回忆的往事(正性刺激因子),每次先以正性刺激因子为主题与患者进行交流后实施康复护理.连续干预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GQOLI-74评分(除外物质生活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赏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生症发生率.
作者:胥明梅;曲桂荣;田英春;秦艳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为了进一步掌握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技巧,以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医院方面、孕产妇方面对拉玛泽分娩法的认知、接受程度及实践情况的差异,从未来趋势与发展观的角度论述了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前景,通过改善教学模式,让分娩支持者与孕产妇能真正接受,坚待训练,并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分娩支持系统,共同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