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内镜下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术患者的护理

徐卫鸿;陶海;赵杰

关键词:泪小管阻塞, 鼻内镜, 口唇黏膜移植, 泪道再造术, 护理
摘要:总结35例经鼻内镜下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手术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泪道冲洗时动作轻柔,做好泪道再造口的观察及正确的眼部、口腔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体小腿异位移植的术中抢救及手术配合

    总结将1例双下肢外伤患者残留的右侧较完整的小腿移植到左侧小腿残端的术中抢救及手术配合体会.提出备好充足的急救物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密切配合肢体清创、离断右腿修整及肢体移植是其配合要点.

    作者:李连花;褚彩娟;张卫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目的 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312例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6例,对照组常规于应用化疗药物前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在穿刺静脉周围的皮肤上并辅以按摩.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可消肿止痛、去腐生肌,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李金涛;彭素姜;陈秀云;刘瑞金;区结球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回肠代膀胱术后可控性接尿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对于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由于拔尿管后早期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有尿失禁现象,临床常采用保鲜膜或避孕套接尿处理.上述传统方法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尿液易漏,反复污染床单,护士需随时更换,患者也因此不敢翻身,影响睡眠质量;同时因接尿空间小,尿量增多后易脱落,引流不便;此外,由于长时间尿液接触浸泡阴茎,阴茎皮肤水肿,易破损,增加尿路逆行感染的机会.2009年1月,笔者根据临床需要自行研制了可控性接尿装置,临床应用2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琳;陈兰;张萍;邱宇芳;郭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由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经常出现胃管意外脱出现象,给患者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4月我们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19例留置胃管患者,男92例、女27例,年龄49~71岁.食管癌99例,胃贲门癌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作者:马春晖;杨从萍;朱云霞;李金娜;应雪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人工肛门袋在术后引流中的应用

    潘氏引流管为薄片状,柔软,置于体内不会对手术部位和其他脏器造成摩擦损伤,因而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其无法接引流袋,只能使用棉垫等敷料进行覆盖包扎,引流量常常无法准确测量;而且引流液极易浸湿棉垫敷料后直接污染患者棉被,需频繁更换敷料及棉被,增加工作量和医疗费用,同时增加切口感染概率.鉴此,笔者从2008年至今对2003例术后应用潘氏引流管的患者利用人工肛门袋接潘氏引流管,再接引流袋,克服了上述弊端.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佩;卢艳;曾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用相册存放层流洁净手术室各类监测报告单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而特殊的科室.为保障手术质量及安全,工作人员需定期对空气质量,各类器械、敷料,外科洗手,卡式灭菌器等采样进行灭菌质量监测.监测报告单多且作为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传统方法是将报告单粘贴于记录本上或叠摞在一起积存,既不易查找核对,也不美观,且易字迹模糊,失去保存价值.我科改用全透明相册来保存各类监测报告单,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渝;杨昆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护士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健康维护措施,以维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0名临床护士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10名女性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尿路感染情况、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尿路感染防护行为及尿路感染职业因素.结果 护士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及入厕前后洗手行为、不滥用抗生素2项尿路感染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但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有64.8%护士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31.0%保持良好的心态.尿路感染与护士职业环境、工作性质、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护士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相关防护行为不足.临床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管理部门应为临床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及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董玲玲;王捍华;吕淑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高危孕妇产前检查失约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减少高危孕妇门诊失约、失访现象,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对667例高危孕妇整个孕期进行追踪随访,对失约者电话追访或家庭访视,调查分析失约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67例高危孕妇中有失约行为者182例,占27.3%.182例失约者中122例被追访到后都能按时产前检查,60例失访者上报市高危孕妇管理中心,请相关人员进行家庭访视.607例高危孕妇全部住院分娩,未发生孕产妇或围生儿死亡.结论 高危孕妇中失约发生率较高.在产科门诊中,要严格执行高危孕妇管理程序,分析高危孕妇失约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提高高危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

    作者:郑玲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的手术配合

    对12例喉咽癌患者施行原发灶切除及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12例游离空肠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发生移植空肠血管弓断裂,经再次血管吻合后移植成功.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曾小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后出血及呼吸困难的护理

    对85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联合根治术,术后发生出血56例、呼吸困难37例,分析出血及呼吸困难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其他均康复出院.提出针对病因采取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出血和呼吸困难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杏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药物过敏标识子母卡的制作与应用

    护理人员作为药物的执行者,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设计制作了一次性使用药物过敏标识子母卡,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制作:药物过敏标识子卡与母卡除尺寸各异(子卡4 cm×6 cm、母卡8 cm×10 cm)外,其他信息一致.材质共分为三层:表层为纸质层粘附于中间层,中间为塑料不干胶层,底层为纸质背胶保护层.

    作者:高祖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应用分级防御措施预防肾移植围术期心力衰竭

    目的 探讨应用分级防御措施预防肾移植围术期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308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7例)根据医嘱实施相应等级的常规护理;而防御组(171例)按照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改良后的标准进行术前评估,并根据评分按照等级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 防御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移植效果.

    作者:李壮江;王慧英;罗海凤;周洁惠;孙煦勇;聂峰;肖曙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长效青霉素注射程序的改进

    目的 探讨长效青霉素混悬液佳注射时机,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 将149例门诊注射长效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先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第1遍皮肤,然后抽取药液,消毒第2遍皮肤,快速进针;第2组先选择注射部位,然后抽吸药液,再次确认注射部位,消毒2遍皮肤,注射;第3组先抽取药液,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2遍,进针.记录三组从抽取药液到推注药液前的时间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 三组注射时间分别为(13.0±0.8)s、(19.1±1.2)s、(33.0±1.3)s,一次注射成功率分别为100%、58.3%及13.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选择部位、消毒、抽取药液、再消毒、进针的注射程序即长效青霉素混悬液抽取后15 s内注射,可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作者:朱萍;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5例确诊为鼻咽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分为导入、身心灵互动主题探讨、食疗讲座及答疑、冥想练习、体能训练、小组活动与分享、家庭作业布置与检查8项内容,为期6周.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QOL-H & N35)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QLQ-C30及QOL-H&N35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健康干预,以身体、情绪及思想三个层面作为主要介入途径,可减轻疾病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君娥;付沫;唐运香;王虹;李瑛;严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例老年腹部术后并发脑出血昏迷患者的风险管理与护理

    对1例2型糖尿病史6年、入院行单纯性胆囊切除术术毕因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昏迷的老年患者,经心肺复苏、气管切开、头部冰敷、降颅压、降糖、醒脑及全身支持治疗,昏迷第25天时苏醒、康复出院.提出运用风险管理排出特护班,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护理风险,制订预见性护理措施(急性期护理、消毒隔离管理、呼吸道、皮肤、饮食护理)和早期康复诱导,可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高荷兰;何芍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一次性口咽通气道在产科子痫中的应用

    产科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发生子痫后,通常于上下磨牙间放置一缠好纱布的压舌板,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舌咬伤或舌后坠的发生,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内呕吐物,必要时用开口器打开口腔以便于操作.

    作者:何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穴位贴敷预防骨科导尿术后不适的研究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缓解骨科导尿术后不适的疗效.方法 将骨科下肢手术术前行留置导尿的15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术后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拔除尿管后给予心理护理,饮水2 000~2 500 ml/d.观察组拔除尿管的同时将2~3粒速效救心丸置入神阙穴用麝香壮骨膏贴敷,八醪、中极穴处用麝香壮骨膏贴敷,48 h去除膏药清洁局部,其他护理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拔管后即刻,6、12、24、48、72 h患者不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6、12、24、48 h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拔除尿管后应用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其不适.

    作者:赵继红;曲煜霞;郭瑛;陈惠洁;王会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患者专用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的效果,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术后输注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输注,即将脂肪乳续接抗生素、血液制品等之后输注;观察组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结果 观察组脂肪乳输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全部输液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输液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脂肪超载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生化指标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可减少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和因输注脂肪乳速度过快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输液时间,促进患者的睡眠,进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董翠萍;汪晖;王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量表,为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提供工具.方法 在访谈普通外科患者及护士、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问卷,并对350例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问卷的结构框架.结果 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由焦虑/抑郁状态、恐惧、一般躯体状况、预感性悲哀、社会退缩5个因子34个项目构成,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内容效度较好,与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量表(HAD)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 编制的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条目清晰,信度、效度较高,可用于普通外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评估.

    作者:吕怀娟;张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造口袋粘贴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在标准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6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结果 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更符合标准预防要求,可降低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污染率.

    作者:陈晓玲;钱春兰;朱亚琴;杨增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