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马春晖;杨从萍;朱云霞;李金娜;应雪妮

关键词:留置胃管, 胃管脱出, 固定, 高强度外科胶布, 技术革新
摘要:由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经常出现胃管意外脱出现象,给患者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4月我们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19例留置胃管患者,男92例、女27例,年龄49~71岁.食管癌99例,胃贲门癌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量表,为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提供工具.方法 在访谈普通外科患者及护士、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问卷,并对350例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问卷的结构框架.结果 普通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由焦虑/抑郁状态、恐惧、一般躯体状况、预感性悲哀、社会退缩5个因子34个项目构成,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内容效度较好,与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量表(HAD)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 编制的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条目清晰,信度、效度较高,可用于普通外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评估.

    作者:吕怀娟;张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螺旋式固定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

    目前临床多采用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有多种,但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头皮针脱出、头皮针与软管连接处打折等,需要重新固定,造成静脉输液污染、药液浪费、输液不畅、患者满意度降低等不良后果.为此,我们于2009年1~4月将螺旋式固定法应用于100例患者留置针穿刺,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纯真;韩秋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弹簧腰部垫枕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的舍适辅助工具,提高患者锻炼的舒适性.方法 将2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软枕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弹簧腰部垫枕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疗效及自主锻炼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腰部锻炼的自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弹簧腰部垫枕可提高垫枕的抗压能力与减震性能,从而提高腰部锻炼的依从性和效果.

    作者:杨凤明;李珍;杨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延髓肿瘤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总结91例延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经验.91例术后发生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15例,突发呼吸骤停3例,肺部感染12例.术后行气管切开32例,呼吸机支持15例.治愈87例,好转2例,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提出延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加强呼吸功能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变化;做好呼吸机支持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宋晓东;张萍;张秀云;段宇红;高宏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后出血及呼吸困难的护理

    对85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联合根治术,术后发生出血56例、呼吸困难37例,分析出血及呼吸困难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其他均康复出院.提出针对病因采取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出血和呼吸困难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杏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

    目的 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 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 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作者:傅晓玲;石兰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目的 建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会议和德尔菲法对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 确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共设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3项2级指标和10项3级指标.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于科学评价专科服务效果,改进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王红;戴晓婧;卢慧芳;蔡洁;李瑛;刘曦明;陈莉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士长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长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的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430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长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状况得分分别为(32.43±7.31)分、(17.05±5.47)分;不同学历护士长角色冲突得分,不同职务、是否参加管理知识培训的护士长角色模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长的任职年限与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5),职务、管理知识培训与角色模糊呈正相关(P<0.05,P<0.01),管理知识培训对角色模糊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护士长的角色压力水平不容乐观,任职年限和管理知识培训与其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不同阶段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年轻、新上任的护士长,以提高护士长角色认知能力,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职能.

    作者:颜萍;王理瑛;汪惠才;王梅新;聂淑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儿童固定正畸治疗疼痛程度及其变化规律的评估

    目的 评估固定正畸治疗后患儿的疼痛程度及其变化规律,为正畸患儿的术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308例正畸儿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治疗后2 h、6 h、夜间、24 h、第2天、第3天以及第7天分别测量其疼痛情况.结果 戴上固定矫治器后,患儿从治疗后2 h开始感觉疼痛,在随后的6 h、夜间及24 h疼痛为明显,第2天开始逐渐减轻,咀嚼时及前牙、后牙的疼痛规律基本相似.结论 应在患儿戴上矫治器后与其进行很好的沟通,告诉患儿及家长可能发生的疼痛程度及其时间规律,使患儿及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可根据情况在疼痛剧烈时服用镇痛药,或采取措施分散其注意力.

    作者:郑晓丹;戴娟;刘建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5例确诊为鼻咽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分为导入、身心灵互动主题探讨、食疗讲座及答疑、冥想练习、体能训练、小组活动与分享、家庭作业布置与检查8项内容,为期6周.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QOL-H & N35)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QLQ-C30及QOL-H&N35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采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实施健康干预,以身体、情绪及思想三个层面作为主要介入途径,可减轻疾病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君娥;付沫;唐运香;王虹;李瑛;严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医护人员工作服口袋保护袋的应用

    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常需要使用各种笔记录治疗、操作过程或病例资料、监护数据等,有时还需要使用记号笔标记各种物品.笔类一般放在工作服的右侧口袋里,经常因使用不慎,或笔套脱落使工作服留下污渍,外观欠整洁.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口袋保护袋,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童唐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目的 改革传统的外科护理学学科课程,开发和运用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为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专业教材.方法 深入临床进行外科护理岗位调研,同护理行业专家及资深专业教师分析和确定外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大纲、结构和内容,将课程结构模块化、项目化.并应用于152名三年制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与151名应用传统学科教材教学的学生统一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本课程共设置外科门诊患者护理(3项)、手术室患者护理(5项)、烧伤外科患者护理(6项)、普外科患者护理(10项)、颅脑胸外科患者护理(6项)、泌尿骨外科患者护理(9项)6大模块39个项目;两班学生实践考核分及实习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使外科护理工作任务更明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陈四清;陈巍;李程芝;彭兰地;付石龙;刘梦清;方煜;周晶晶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护士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健康维护措施,以维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0名临床护士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10名女性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尿路感染情况、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尿路感染防护行为及尿路感染职业因素.结果 护士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及入厕前后洗手行为、不滥用抗生素2项尿路感染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但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有64.8%护士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31.0%保持良好的心态.尿路感染与护士职业环境、工作性质、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护士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相关防护行为不足.临床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管理部门应为临床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及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董玲玲;王捍华;吕淑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经鼻内镜下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35例经鼻内镜下泪囊窝造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手术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泪道冲洗时动作轻柔,做好泪道再造口的观察及正确的眼部、口腔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徐卫鸿;陶海;赵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造口袋粘贴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在标准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6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结果 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更符合标准预防要求,可降低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污染率.

    作者:陈晓玲;钱春兰;朱亚琴;杨增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H型透明鼻贴用于留置胃管固定

    目的 提高胃管固定效果,同时力求美观、舒适.方法 将10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鼻贴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普通医用胶布行传统固定,鼻贴组用3M医用透气胶带剪成H型后固定胃管.结果 鼻贴组胃管滑脱率、重新固定>2次例数、胶布过敏、湿疹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术后48 h下床活动例数、舒适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 H型透明鼻贴固定胃管牢固,不影响早期下床活动,面部美观,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孙焕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产褥期妇女自我效能感对其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目的 调查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其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首次产后复查的73例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行为与自我效能调查.结果 73例初产妇中全母乳喂养率为52.1%;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7.82±5.75)分,处于中等水平;全母乳喂养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3个条目评分显著高于混合喂养者(P<0.05,P<0.01).结论 初产妇产褥期全母乳喂养率偏低,自我效能感高者更容易坚持全母乳喂养,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其母乳喂养行为.

    作者:朱秀;陆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手术室两种带教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 提高大专护生手术室临床实习效果.方法 将80名三年制大专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在4周的实习中,对照组按常规带教,即护生跟班学习,并参与晨交班;改进组相对固定带教老师,由总带教老师带领护生单独晨交班.实习结束前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改进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改进组对8项教学方法认可率达87.5%~100%.结论 护生单独晨交班及相对固定带教老师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肖娟;姚爱萍;张琳娟;吴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患者并存疾病标识卡的应用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许多患者并存有多种疾病,在用药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尤其要引起重视.虽然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人院评估,但由于护士是轮班制,对患者的并存疾病并不是很了解,在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其并存疾病的观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自2008年起,我科对并存疾病进行了标识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戴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的手术配合

    对12例喉咽癌患者施行原发灶切除及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12例游离空肠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发生移植空肠血管弓断裂,经再次血管吻合后移植成功.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曾小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