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萍
目的 探讨应用分级防御措施预防肾移植围术期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308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7例)根据医嘱实施相应等级的常规护理;而防御组(171例)按照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改良后的标准进行术前评估,并根据评分按照等级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 防御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移植效果.
作者:李壮江;王慧英;罗海凤;周洁惠;孙煦勇;聂峰;肖曙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骨折早期由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引起局部肿胀、淤血,临床上常在骨折早期(24 h内)采用冰袋局部冷敷,以达到止血、减轻肿胀的目的[1].传统的冰袋布套只有单个口袋,只能装1个冰袋,不适合各种骨折部位的冷敷.鉴此,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多口袋冰袋布套,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陆红;陈芳;张文雅;陈雅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的效果,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术后输注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输注,即将脂肪乳续接抗生素、血液制品等之后输注;观察组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结果 观察组脂肪乳输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全部输液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输液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脂肪超载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生化指标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可减少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和因输注脂肪乳速度过快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输液时间,促进患者的睡眠,进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董翠萍;汪晖;王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前临床多采用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有多种,但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头皮针脱出、头皮针与软管连接处打折等,需要重新固定,造成静脉输液污染、药液浪费、输液不畅、患者满意度降低等不良后果.为此,我们于2009年1~4月将螺旋式固定法应用于100例患者留置针穿刺,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纯真;韩秋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带有各种引流管,要求准确记录每天引流的量、色、质,并妥善固定,严格交接班,严防引流管脱出.常规的口头交接容易遗忘或者混淆.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尝试用黑色油性笔做标记,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备黑色油性笔1支,手术患者回病房时,在各根引流管的出管口用油性笔环形一圈做标记,在各根引流管的中下部位用油性笔写上引流管的名称.
作者:徐小玲;肖静;段廷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而特殊的科室.为保障手术质量及安全,工作人员需定期对空气质量,各类器械、敷料,外科洗手,卡式灭菌器等采样进行灭菌质量监测.监测报告单多且作为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传统方法是将报告单粘贴于记录本上或叠摞在一起积存,既不易查找核对,也不美观,且易字迹模糊,失去保存价值.我科改用全透明相册来保存各类监测报告单,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渝;杨昆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量表对5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总分(38.06±7.87)分.不同年龄、职称、职务、学历、编制、婚姻状况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处于发展阶段,年龄、职称、职务、学历、编制、婚姻是护士职业生涯组织管理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护士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针对护士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性的护士职业生涯管理措施.
作者:徐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1例脑死亡儿童供肝成人移植术后黄疸的原因及其护理体会.提出儿童供肝体积较小,对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代谢能力较成人肝脏差,黄疸原因主要考虑为FK506药物中毒.儿童供肝成人移植术后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供肝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各免疫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毒副作用,注意对肝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对85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联合根治术,术后发生出血56例、呼吸困难37例,分析出血及呼吸困难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其他均康复出院.提出针对病因采取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出血和呼吸困难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杏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 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 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作者:傅晓玲;石兰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脊髓手术后由于手术部位的原因,患者常需采取俯卧位,临床常采用沙袋压迫止血,沙子容易从布的缝隙漏出,污染伤口,并且患者之间相互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我科2008年1~11月将低温盐袋应用于脊髓手术后患者93例,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郭丝锦;张永琴;刘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肠造口患者的适应水平与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造口适应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29例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肠造口患者适应总分为(128.60±19.38)分,33.3%患者处于低度适应水平,63.6%为中度,仅3.1%达到高度适应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64.19±10.00)分,家庭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朋友支持及其他人支持(P<0.05,P<0.01);适应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肠造口患者的适应水平及来自朋友、其他人的支持有待提高.社会支持与其适应水平密切相关,应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胡爱玲;张美芬;陈妙霞;陈华丽;张冰燕;吴仙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对12例喉咽癌患者施行原发灶切除及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12例游离空肠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发生移植空肠血管弓断裂,经再次血管吻合后移植成功.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曾小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常需要使用各种笔记录治疗、操作过程或病例资料、监护数据等,有时还需要使用记号笔标记各种物品.笔类一般放在工作服的右侧口袋里,经常因使用不慎,或笔套脱落使工作服留下污渍,外观欠整洁.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口袋保护袋,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童唐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其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首次产后复查的73例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行为与自我效能调查.结果 73例初产妇中全母乳喂养率为52.1%;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7.82±5.75)分,处于中等水平;全母乳喂养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3个条目评分显著高于混合喂养者(P<0.05,P<0.01).结论 初产妇产褥期全母乳喂养率偏低,自我效能感高者更容易坚持全母乳喂养,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其母乳喂养行为.
作者:朱秀;陆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胃管固定效果,同时力求美观、舒适.方法 将10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鼻贴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普通医用胶布行传统固定,鼻贴组用3M医用透气胶带剪成H型后固定胃管.结果 鼻贴组胃管滑脱率、重新固定>2次例数、胶布过敏、湿疹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术后48 h下床活动例数、舒适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 H型透明鼻贴固定胃管牢固,不影响早期下床活动,面部美观,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孙焕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尸肾移植受者和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1例尸肾移植受者(尸肾组)和7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活体组),于移植术后第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活体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尸肾组(P<0.01).活体组焦虑、抑郁阳性率显著高于尸肾组(均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较尸肾移植受者更严重.
作者:唐薇;胡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护理人员作为药物的执行者,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设计制作了一次性使用药物过敏标识子母卡,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制作:药物过敏标识子卡与母卡除尺寸各异(子卡4 cm×6 cm、母卡8 cm×10 cm)外,其他信息一致.材质共分为三层:表层为纸质层粘附于中间层,中间为塑料不干胶层,底层为纸质背胶保护层.
作者:高祖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胃肠道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每天1次,连续3~5 d.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腹胀发生率、开塞露或肛管排气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足浴联合足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天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312例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6例,对照组常规于应用化疗药物前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搽在穿刺静脉周围的皮肤上并辅以按摩.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可消肿止痛、去腐生肌,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李金涛;彭素姜;陈秀云;刘瑞金;区结球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