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剑;蒋冬梅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在病区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追问思维找出问题的根源,后彻底解决问题.结果 运用追问思维方法后同期患者满意度较运用追问思维方法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工作中运用追问思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世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使用微量输液泵过程中发现,更换泵液时常有气泡进入延长管,排气泡时容易出现浪费药液、回血、延误药物的泵入等弊端.鉴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杜绝了气泡进入延长管.
作者:李焕梅;王艳美;刘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和护士的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改革及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护理专业本科50名大二护生、59名实习护生和59名本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护士的总体专业承诺为(71.95±9.7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1.80±3.18)分,专业努力意愿(26.32±3.68)分,专业留驻意愿(23.82±4.04)分;前3项大二护生显著高于实习护生(均P<0.01);不同专业认知状况护生、护士专业承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专业兴趣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实习护生及临床护士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学校和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专业兴趣,从而提升专业承诺水平.
作者:丁全菊;许乐;王玉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信息技术在特需门诊高尿酸血症惠者随访中的效果.方法 对在特需门诊就诊的6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随访.干预组31例在此基础上结合电话、手机短信、E-mail、传真和自制提醒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随访6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随访特需门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直接有效.
作者:陈丽萍;彭幼清;张莉萍;姚曼玲;左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气管切开患者一次堵管成功率.方法 将气管切开符合堵管奈件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完全性堵管,改进组采用更换小2~3号的金属气管套管,待患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行棉签塞完全堵管.结果 两组一次堵管成功率和堵管成功时间比较,常规组分别为56.0%和(11.0±1.5)d,改进组分别为100%和(6.0±1.0)d,改进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改进堵管法可缩短堵管时间,提高一次堵管成功率.
作者:刘春英;张玲;刘玉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士情绪劳动表现策略及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34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在情绪劳动中采用的表现策略依次为自然表现(3.76±0.64)、深层表现(3.48±0.64)和表面表现(2.58±0.56);随着护龄的增长,自然表现呈上升趋势(P<0.01),表面表现和深层表现呈先升后降趋势;工作倦怠表现为中度情绪衰竭(22.53±11.02)、工作无成就感(36.02±7.98)和低度去个性化(5.37±5.12);表面表现可降低工作成就感(P<0.05),自然表现、深层表现可增进工作成就感(P<0.01,P<0.05).结论 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当情绪体验与职业要求不一致时,深层表现是一种更好的表现策略.
作者:王慧;杨敏;高伟;王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体重增长是关键.因此,我们自行制作一种鸟巢式早产儿秤,以准确测量早产儿的体重,经临床使用109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广玲;渠慎英;高翔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自我安全防护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操作规范.方法 对54名护生于进入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开展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和规范操作示教,连续干预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安全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及自我防护行为(除口罩使用方法外)掌握率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对护生实习初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有利于增强护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作者:余剑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36例复治耐药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γ治疗8周,26例(72.2%)痰茵涂片转阴;24例(66.7%)痰培养转阴;30例(83.3%)血沉恢复正常;28例(77.8%)病灶吸收好转.提出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给予正确的雾化吸入指导,严密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金立红;张海燕;戚燕;张蕊;韩岩;石玉桂;林存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35例初诊鼻咽癌接受常规放疗患者.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RTOG/EORTC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进行问卷调查以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分为高分组(73例)和低分组(62例),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初诊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19.57±31.80.低分组放疗反应(除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外)、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高分组(P<0.05,P<0.01).结论 初诊鼻咽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影响其放疗反应、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云婕;文华;杨艳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特罗凯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皮疹15例,腹泻11例,甲沟炎3例,皮肤干燥6例,口腔溃疡2例,鼻出血1例,肝功能异常2例.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21例患者均未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中断治疗.
作者:张碧霓;李秋屏;王喜辉;潘锡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县农村地区的925户家庭(3 369人,每户1人接受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21.5%(723/3369,以下以925人进行分析,其中嗜烟酒以583名男性分析)农村居民患慢性病,9.2%~60.7%农村居民嗜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15.3%农村居民认为有必要做定期健康检查,64.0%~71.9%农村居民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但83.5%农村居民不了解社区护理.结论 农村居民保健意识差、健康水平偏低,亟需在农村地区开展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的社区护理.
作者:喻俊;张颖新;夏晓晨;王滨琳;王红红;何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32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PICC固定处皮肤,对照组单用3M透明敷贴.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延迟.结论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护理中比单用3M透明敷贴更能保证PICC留置时间.有效保护PICC固定处皮肤.
作者:黄晨燕;何丽娟;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拔管后佳按压时间.方法 将250例单腔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患者取平卧位拔管后,穿刺点置2块纱布,操作者左手示指贴于皮肤进针点,中指、无名指,沿血管走向以0.5 kg的力量依次按压3、4、5、6、7 min.结果 五组按压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A组效果显著差于B、C、D、E组(均P<0.005).组效果显著差于C、D、E组(均P<0.005);C、D、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05).结论 深静脉导管拔管后按压血管时间以5 min为宜.超过5 min作用不大.
作者:俞莉;冯敏芳;蔡小妮;顾燕敏;陈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为培养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所三级甲等医院322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关怀能力评分低于常模(均P<0.0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认知和耐心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主管护师显著优于护师和护士(均P<0.05);总是实施关怀率主管护师高(65.4%).护师次之(16.1%),护士低(15.5%).结论 护理人员整体关怀能力较差,尤其是低职称护理人员,护理管理部门应制订针对性计划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以提高其关怀意识与能力.
作者:许娟;刘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重度压疮治疗效果.方法 将124例3~4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庆大霉素湿敷疮面,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结果 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5%碘酊加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辅以曲颈灯照射可显著提高重度压疮疗效.
作者:焦芳霞;张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作者:熊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80例COPD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2次/d,15 min/次.连续7 d后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PaO2及白细胞计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清开灵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症状.
作者:齐爱娇;曾小红;胡细娥;夏小莲;华瑰;尹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15例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化疗药物外渗、跌倒、自杀倾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安全隐患的发生与患者疾病因素、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因素等有关.提出对护士加强化疗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做好化疗安全护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心理疏导、用药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使惠者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陈凤菊;燕群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结构、植入方法、植入后的应用及护理、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张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