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军;杜翔;韩敏;徐钢;刘慎微;吕永曼
目的 探讨护生无望感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策.方法 采用Bech-H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08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无望感发生率为24.35%.中专护生无望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大专护生(P<0.01).有无望感与无无望感护生应对方式比较,除退避外,其余5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应巩固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的专业思想,引导护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避免或降低无望感的发生.
作者:刘梅英;巫师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210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10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及执行情况总分为10.760.76,60.48%患者熟悉低脂饮食的意义,但长期坚持低脂饮食执行良好者仅占19.52%.年龄、文化程度、在职与否、家庭成员支持情况及经济收入与其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忠美;董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反思性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62名康复护理本科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组(90名)和实验组(7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反思性创新教育方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激发学习兴趣、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技能操作熟练、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4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性创新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了全面发展的康复护理人才.
作者:林萍;张丽华;麻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冠心病惠者SCL-90总均分和各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居住情况为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应重视冠心痛患者的心理健康,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无配偶、低收入、独居患者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作者:宋美燕;朱丽霞;林碧莲;黄荔萍;戴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常以20%甘露醇进行脱水、降压治疗.为了使效果更佳,要求在30 min内输注完毕.加压有多种方法,如注射器直接顺瓶塞插入向内注入空气法,经排气导管注入空气法,均能很快达到治疗效果,但可能存在违反无菌操作及浪费药液的现象.鉴此,我们将头皮针用于加压输液,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作者:睢琦;崔金娟;李复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为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问卷,对283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47.3%~64.3%居民不知道自己的血压、血脂或血糖值,32.9%居民平时不太注意自身健康,41.2%~46.2%居民未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有益健康的饮食与运动.结论 居民的健康意识较差,健康行为有待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帮助居民纠正不良健康意识与行为,促进其健康.
作者:赵秋利;秦俊华;李伟丽;田雪;张光玮;王楠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5年)强化培训的模式及效果.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模式对19名在心内科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进行为期12周的专科强化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专科操作、专科理论、心电图、综合技能考核及效果评价.结果 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19人中,15人(78.9%)认为有必要进行专科强化培训,3人(15.8%)认为无所谓,1人(5.3%)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专科强化培训.19人中,6人(31.6%)认为专科理论提高较大,8人(42.1%)认为专科操作提高较大,7人(36.8%)认为心电图提高较大,9人(47.4%)认为综合技能提高较大.结论 该强化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心血管内科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水平.
作者:刘君芹;曹青;薛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综述静脉补钾的致痛机制及影响因素,缓解疼痛的方法包括使用含钠溶液或钠盐、热敷法、使用药物、芦荟或中药外敷、穴位按摩法、输液器选择、翻转针柄固定法、抬高穿刺部位法.
作者:刘星;龙德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带教护士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带教水平.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8名带教护士与76名非带教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带教护士焦虑发生率为65.52%,非带教护士为38.1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带教护士焦虑评分显著高于非带教护士及国内常模(均P<0.01).结论 工作负荷增加、法律危机意识增强、规章制度要求严格、知识能力要求提高、人际关系紧张及带教要求提高是造成带教护士焦虑的主要原因,提高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提升自身素质有望减轻带教护士的焦虑.
作者:刘芬;夏娅;刘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考试通过率.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77名参加注册考试的新毕业护士分别于考试前1个月和1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1周焦虑评分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1),且两者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抑郁严重度指数考试前1周显著高于考试前1个月(P<0.05).影响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为社会方面(88.6%)、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87.1%)、自我实现(78.6%)等.结论 新毕业护士注册考试前心理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新毕业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的稳定.
作者:李宝华;谷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校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20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75.19±10.66,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其6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家庭经济困难、不喜欢上学4项生活事件对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影响较大(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强化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庄嘉元;姜小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5例火棉胶样新生儿采取保护性隔离,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浴全身后,用无茵凡士林油纱布包裹软化、保护皮肤,口服维生素E,加强眼部、口腔护理等.结果 5例患儿安全渡过易感期,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提出保护性隔离和精心的皮肤护理是火棉胶样新生儿的护理关键.
作者:王杰;那磊;姜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是鉴定老年人医疗、社会心理、自理能力丧失等各方面问题的工具,反映老年人的保健需求.就国内外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的评估工具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老年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邢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空气加压量时空气进入血管的时间差异及对不同机体状态(失血与未失血)的影响.方法 将8只大白兔分为失血组(实验前放血50ml)和非失血组各4只.两组均于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ml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100ml、150ml空气进行加压输液,观察输液过程和机体发生的变化.结果 100ml空气加压后空气从莫菲氏管下端到达头皮针的时间非失血组短于失血组.当空气加压量为150ml时,两组空气从莫菲氏管下端到达头皮针的时间均短于100ml.结论 失血机体静脉压力升高,使空气进入机体的时间延长.加压空气量增大,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空气进入机体时间缩短.在空气加压输液操作过程中,加压的空气量及机体的状态都是可变的因素,要准确掌握,专人时刻监测才能确保安全输液.
作者:冯晓瑜;何甘霖;陈美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和生活质量及其相互关系,更好地为精神病家庭照料者提供服务,减轻其压力.方法 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96名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照料者客观负担、主观要求负担和主观压力负担评分分别为23.55±3.76、14.73±3.01、15.93±2.69,照料者负担各方面与生活质量各方面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照料者负担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生活质量受身体状况及家庭收入的影响(均P<0.05).结论 照料者负担处于较高水平,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消极作用,社会及医务工作者应设法减轻照料者负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照顾.
作者:李菊芳;范湘鸿;陈传萍;杨玲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对15例脂溢性皮炎新生儿,在按照新生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公司生产)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毛聚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帮助肝癌患者适应疾病过程,合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2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肝癌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均分为44.40±7.54,生活质量总均分为48.75±7.31;其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1).结论 良好的社会支持是肝癌患者应对疾病、克服病痛、增强治疗信心的重要支柱.有必要对患者社会支持中的薄弱环节实施针时性护理干预,以充分协调、调动及优化患者的社会支持.
作者:王裕珍;樊俭;陆莹;杨兴华;沈憬宏;江菊;姚美华;陈瑛;陆培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膜型热循环双重血浆滤过(DFPP-thermal)治疗难治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7例高脂血症患者实施DFPP-thermal治疗22例次,留取治疗前后的血标本,比较治疗前后血浆TC、TG、LDI、HDL和清蛋白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充分抗凝;治疗中严密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仪器显示的各种参数.结果 血浆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均P<0.01),而治疗前后HDL、清蛋白无明显改变(均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低血压等不良反应.11例患者主诉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DFPP-thermal血浆滤过疗法能显著改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生化指标,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该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鄢建军;杜翔;韩敏;徐钢;刘慎微;吕永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应用Amplatzer和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100例,1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现低血压2例,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溶血2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封堵器脱落2例.14例封堵成功,1例转入外科治疗.提出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性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及升压药,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对症处理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矫健梅;孙丽红;张严松;胡东滨;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蜂胶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6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经常规创面处理后进行红外线照射,对照组用0.5%碘伏纱布持续湿敷.观察组用复方蜂胶酊(膏)涂覆及蜂胶纱布填塞.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2.7%,对照组治愈率为2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对压疮创面的常规处理基础上,取用复方蜂胶涂覆,可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
作者:赵喜枝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