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护理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

向莉;陈艾华;彭琳

关键词:急诊科, 患者满意度, 护理营销策略,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及互动营销的营销理论,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满意率由实施前90.42%提升至实施后96.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患纠纷与投诉由实施前3例次将为零.结论 采用护理营销策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需求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4所医院111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6.6%急诊科护士工作时较紧张或恐惧;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81.1%)、领导对一线护士的不重视(71.2%)和工作强度大(58.6%)等;主要心理需求为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90.1%)、领导尊重和平等对待(70.3%)等.结论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各级领导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其压力.

    作者:陈缨;吴容;刘慧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成立专项质量管理小组降低住院患者每日费用错误率

    目的 降低儿科住院患者每日明细费用的错误率.方法 成立专项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小组,对每日明细费用清单的准确性进行调查,对错误收费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干预.结果 QC小组活动实施6个月后,每日费用明细清单的错误率由实施前的18.77%降低至3.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QC小组的运行可降低住院患者每日明细费用错误率,提升服务水平.

    作者:陈金玉;石兰萍;梁迎盈;夏美芳;尤竹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

    对51例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加强寒战、高热,胸闷、憋气、抽搐、血清痛等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无病存活47例.

    作者:董月红;潘世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应用护理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应用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及互动营销的营销理论,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满意率由实施前90.42%提升至实施后96.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患纠纷与投诉由实施前3例次将为零.结论 采用护理营销策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向莉;陈艾华;彭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皮氧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经皮氧分压(PtcO2)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变化特点,了解其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对49例ARDS患者实施连续动态监测PtcO2,记录通气前和通气后4、8、16、24 hPtcO2值,同期抽取动脉血检测PaO2、SaO2,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不同时间PtcO2的差异.结果 SaO2、HR、MAP随时间变化的程度不明显(均P>0.05),PtcO2和PaO2随时间变化显著(均P<0.05);存活组(35例)与死亡组(14例)Ptc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tcO2监测对ARDS治疗能提供连续、可靠的指导作用,PtcO2早期的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莫蓓蓉;龚惠;刘岩松;卢君强;安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用统一浓度与配制方法进行头孢菌素类试敏效果观察

    目的 统一头孢菌素类试敏液的浓度与配制方法,改变临床上浓度与配制方法各异的试敏液配制方法,方便护士操作.方法 于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统一浓度(250μg/ml)与配制方法的试敏液对1487例患者进行试敏观察;并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采用各药品厂家或经销公司提供的试敏液浓度与配制方法进行试敏的644例患者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试敏阳性率及迟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采用浓度250μg/ml与两步配制方法进行过敏试验,有容易记忆、简捷方便、安全可行的优点.

    作者:王宏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食谱管理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根据患者基本数据计算出每日食谱,对照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进行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利用食谱,根据食谱对家属进行配餐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利用推荐食谱配餐程度,对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血肌酐值、血尿素值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食谱管理可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合理饮食的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文静;马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早期功能锻炼预防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致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 将86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36例).观察组置管后24 h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指导.结果 对照组肿胀发生率22.0%,观察组为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渗血发生率及置管后4周与置管初始置入导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指导PICC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肢体肿胀的发生,且不引起渗血及导管脱出或进入,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邹勤;杜晓红;陈民宵;张惠;张仙爱;郭晓东;张洁;杨志华;戴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1084例.其中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取传统方式转运患者510例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患者57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2例、死亡14例、接收科室不满意19.02%;观察组分别为58例、2例、4.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方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护理专科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专科生(下称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9名护生于实习前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实习前SCL-90中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总分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5,P<0.01);5年一贯制护生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分显著性高于普通3年制护生(P<0.05,P<0.01);农村护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高于城镇护生(P<0.05).结论 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5年一贯制护生和农村护生尤为明显,应针对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护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作者:许红;王春桃;龙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观察西医联合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骶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抗风湿药口服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中药腰骶部熏蒸治疗,30 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感觉、腰骶部压痛、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配合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骶部疼痛,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有助于康复.

    作者:黄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综合医院中医科全科护士的培养

    目的 培养具有全科护士素质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的护理人才,提高中医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中医科全体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中西医结合护理、职业素养等全方位的系统培养.结果 培养后护士的操作技能、理论水平、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P<0.01).结论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可提高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护理工作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魏爱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OPD患者按入院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疾病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采用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总均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辩证施护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学敏;杨其华;郑芳;张利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仿真综合实验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9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SimMan综合实验模型人实行仿真情景下的综合实验内科护理教学.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评价.结果 93.3%学生认为该形式能改进教学效果,74.4%~95.6%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94.4%认为有助于尽快适应临床.结论 仿真情景下运用SimMan综合实验模型人进行内科护理实验教学,使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强化学生知识运用,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姜文莉;许虹波;陈军;高歌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对临床护理人员自理理论认知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教学和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5~6月对重庆市二、三级医院385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自理理论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认可得分为17.8±0.1,对自理理论相关知识理解掌握得分为4.5±1.4;不同学历、年龄护理人员的自理理论认可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不同条件护理人员自理理论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自理理论认可程度较高,相关知识掌握中等,需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教育.

    作者:蒋凤菊;赵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制酊剂外搽配合治疗结节性痒疹及护理

    目的 观察自制酊剂外搽配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36例结节性痒疹在运用梅花针针刺结合火罐拔罐治疗的基础上,再用自制配剂外搽.结果 1个疗程后,显效26例,占72.2%,好转7例,占19.5%,无效3例,占8.3%,总有效率91.7%.结论 自制酊剂外搽配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满意.

    作者:雷泉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跟踪性考核对提高护理三基水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跟踪性考核在巩固与提高基层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的效果.方法 将有床位分管任务的84名病房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观察组采用跟踪性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考核.结果 两组各期考试成绩,医生和患者对两组护理任务完成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及护士对各自考核模式的认可态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跟踪性考核能促进护士更全面学习币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效巩固和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三基水平,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裕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我科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8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宗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S管理理论在科室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6S管理理论在科室成本核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组织科室成员学习6S理论,制订配套的工作流程,以6S管理理论指导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结果 实施6S管理后,住院患者人均耗材成本降低10.65%,科室收入增加38.14%.结论 6S管理理论在临床的合理运用,可有效减少科室成本支出.提高科室的效益;同时可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罗静;叶先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 保证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安全,切实达到治疗效果,提高胰岛素泵的使用率.方法 制订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制度,包括专人管理、技术培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 非糖尿病专科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98例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未发生输注错误等严重后果;胰岛素泵使用率由27.3%提升到72.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保证了非糖尿病专科胰岛素泵使用安全,并提高了胰岛素泵使用率,促进了科室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更多的医护人员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服务.

    作者:徐蓉;王玉萍;胡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