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来;奚晶晶;孙坷;朱丽;张荣
目的 探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在门诊输液室使用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数,并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细菌消亡率为(93.3±4.3)%,紫外线照射消毒法为(81.8±4.5)%,两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艾叶、苍术熏蒸空气消毒法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且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对人体无不良作用.
作者:黄美华;吕卫群;胡桂根;肖存志;欧阳莉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监管软件对376例手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所有应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均具有详细、明确的商品信息,无1例漏报及漏登记,无1例有关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纠纷发生.结论 应用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产品信息、方便登记、信息长期留存和器械质量可追溯的优点,规范了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作者:庄华平;周萍;汤培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13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做好眼部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10例患者瘘口完全消失;3例栓塞后瘘口残余,予颈动脉压迫治疗后2例瘘口消失;平均住院治疗18.3 d出院.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效果较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钟肖玲;吕小春;杨富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与带教教师对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认知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临床一线工作并同时承担本科护理教学任务的临床护理人员111人及在校的2003级、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生11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63%护理本科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实践非常必要,仅有24.32%带教教师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有必要,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希望同时学习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知识,并倾向于每月安排3d早期接触临床.结论 护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是必要的,应根据护理本科生需求及带教教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早期接触临床时间.
作者:李守国;许娟娟;王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理反应.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肌电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的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肖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难治性不孕症行IVF-ET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指导其丈夫对妻子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观察两组用药量、取卵个数、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用药量、取卵个数、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系统而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牟善芳;孙振高;陈莉军;孟茜;孙建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112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RF)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起搏器的护理、血液循环的监护,胺碘酮的用药监测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100例恢复窦性心律,12例AF复发,治愈率为89.3%.提示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锦辉;许丽春;林链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结果 70例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8~24 h下床活动,3 d后拔除尿管,无1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痉挛,平均住院7.0 d康复出院.提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完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做好膀胱冲洗及引流管护理,定期训练膀胱功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傅丽丽;廖淑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在婴儿体外循环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传统雾化液行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可有效缓解体外循环术后患儿呼吸系统症状,有利于患儿脱机.
作者:李燕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对116名新护士每周集中授课2次,连续3个月,分别进行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护理文书书写等12项专题的岗前培训.结果 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的书写及常见护理表格介绍,法律、法规及常见护理纠纷内容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医院概况与护理现状、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较为重要.48.28%新护士认为3个月的培训时间过长,可集中在1个月完成;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除职业防护及护士礼仪外)与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根据新护士的培训需求,建立适宜的岗前培训模式,可促进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巴哈尔·阿不拉;颜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1 000名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直系亲属因性别、角色及年龄不同,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焦永倩;李慧霞;吴洪格;丁秀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110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加压带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患者住院15~45 d,平均20.0 d出院,切口愈合情况均良好;半年随访骨折骨性愈合110例(100%),功能恢复107例(97.3%).无钉孔感染及断钉、滞钉、弯钉等情况发生.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感觉、活动情况.预防钉孔处感染,加强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嫩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癫痫刀定位施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安全护理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功能训练和生活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61例康复出院,1例因癫痫持续状态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术后50例患者获随访,癫痫停止发作3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10例,无效7例.提出全程优质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范海霞;王玉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按入院时间顺序将56例生殖器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精神障碍18例(58.1%),观察组7例(2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生殖器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生殖器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肢体外伤患者手术部位常需反复清洗、消毒后才能手术,在清创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清洗液清洗创面,易造成台面、地面及手术间环境的污染.为减轻工作量,实现清创、手术同车两桌进行,我们制作了清创手术两用桌,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爱丽;王淑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单号分为常规组(40例),双号为注药组(44例).常规组患者拔尿管时按常规操作拔除尿管;注药组拔尿管前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结果 拔尿管后两组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能改善拔管后排尿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文琳钊;侯霞;陈媛;湛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58例肺癌患者经心包内处理血管行全肺切除术.结果 惠者切口均愈合良好,平均住院24.0d出院.提出术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保证充分氧供、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心率及心律变化等,可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朱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经皮乙酸消融(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首次行常规TACE治疗后l周复查,根据碘油的填充情况,对碘油稀疏和缺损区域进行PAI治疗,间隔30~45 d重复小剂量TACE治疗.结果 治疗后38例患者肿块均缩小,肝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消失20例(52.63%),甲胎蛋白恢复正常31例(81.58%).发生不良反应27例(71.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37%、84.21%、34.21%.结论 TACE联合PAI双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较好.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准确配合、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及时配合医生作出相应处理.术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杏蓉;廖新彬;谢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12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结果 术后住院10~20d,平均15.0d出院.术后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0.4±2.9)分.随访6~18个月,患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术后1年恢复体育锻炼.提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准确熟练地配合手术,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冷星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手术修复喉气管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患者实施喉气管修复术,术前加强呼吸道管理,进行深呼吸及排痰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声带活动情况,保证气道通畅,掌握拔除气管插管时机.保持头颈前屈位.避免过早吞咽,防止吻合口瘘.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发音和吞咽功能恢复,吻合口愈合良好,住院30~78d康复出院.结论 陈旧性闭合性喉气管断裂伤根据受损情况采取不同术式,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华;李文姬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