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揭除静脉留置针敷贴方法介绍

何秀珍;吴宝凤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敷贴, 血管损伤, 透明敷贴, 贴膜, 工作效率, 封管方法, 方法研究, 穿刺方法, 应用, 临床, 患者
摘要:浅静脉留置针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对于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封管方法、贴膜更换时间等已有较多研究,但对留置针贴膜(3M透明敷贴,6 cm×7 cm)的撕脱方法研究甚少.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全院性读书报告会的实践

    目的 让护士主动学习,及时了解护理专业新动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从各病区重点推荐的读书报告中筛选出优秀的读书报告,每2周举行1次全院性的读书报告会.结果 2005年至今举办全院性读书报告会71场,2004年(实施前)全院全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护理论文21篇,2005、2006、2007年(实施后)分别为30、49、77篇.结论 开展读书报告会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文献检索、论文书写、语言表达等能力和业务素质.

    作者:李国宏;徐翠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经脾动脉灌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护理

    介绍经脾动脉灌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2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移植前做好身体准备、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灌注前准备,移植后做好并发症的现察及护理,密切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高华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发生心血管事件37倒(心力衰竭34例,心脏猝死3例),脑血管意外7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4例),感染3例,糖尿病足坏疽6例,营养不良3例,高血钾4例,严重视网膜病变及失明20例.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血糖、血压控制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多,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苏默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一次性针头护帽在膀胱灌注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常选用输液器进行封闭式膀胱灌注术以对某些疾病,如异位妊娠、黄体破裂、膀胱炎、膀胱癌及术后化疗等进行诊断或治疗.由于输液器与尿管出口口径大小不相吻合,膀胱灌注液易从接口处溢出,造成污染.

    作者:郭瑞霞;韦亚琴;陆伟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同部位静脉注射阿霉素对兔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静脉注射阿霉素对处于亚临床阶段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从耳缘静脉推注阿霉素2 mg/kg,1次/周,连续4周制成动物模型;对照组按同样方法推注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4周,再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和2组各6只,分别从耳缘静脉和中心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对照组从耳缘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实验组表现为阿霉素心肌毒性的特征,对照组正常;实验2组心功能指标较实验1组和对照组改变显著.结论 从回心路径短的部位给予阿霉素可导致心脏毒性,使处于亚临床阶段的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作者:朱峥嵘;黄霞丽;陈世厚;朱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中简便排除空气法介绍

    在静脉输液中,因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更换而导致液面下降到莫菲氏管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总结了一种操作简便又不浪费药液的排除空气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同专科护士化疗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肿瘤科与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肿瘤科(32名)、非肿瘤科(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非肿瘤专科未配备防护设施,75.0%护士未接受过系统的化疗防护知识培训,72.5%不了解化疗防护知识,50.0%不使用双层手套,仅25.0%护士配药方法正确,100%从未使用过防护设备,100%不会正确处理化疗废弃物;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无防护设备(95.0%)、缺乏化疗防护知识(75.0%)及不了解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70.0%);前2项认同率显著高于肿瘤专科(均P<0.01),后1项与肿瘤专科相似(P>0.05).肿瘤专科防护设施配备齐全,护理人员防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显著优于非肿瘤专科(均P<0.01),但在使用防护设施及正确配药方面,与非肿瘤专科比较,除使用双层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外,其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化疗防护现状不客乐观,尤其是非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医院相关领导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化疗防护条件,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知识和技能.

    作者:李晓霞;唐勇;罗小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对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扩容、输血、抑酸止血、扩张血管等抢救、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住院15 d出院.提出在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时要高度警惕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熟练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准确执行医嘱,全面观察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作者:王书秀;朱庆霞;孙凤华;胡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门诊厌食症患儿按4: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服用开胃消食糖浆并结合辨证施护,对照组服用婴儿素并给予常规护理.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微量元素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优于时照组(均P<0.05).结论 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能有效增进食欲,改善患儿症状,并能提高厌食患儿尿D-木糖排泄率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促进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

    作者:刘金琍;徐辉甫;孙环;唐卓婷;袁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病服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保护头颈部放疗患者放射野皮肤,避免粗糙衣物机械摩擦患者颈部皮肤.方法 将10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着传统病服接受放疗,观察组着自行设计的3款不同衣袖的圆领病服,即无袖、短袖和长袖病服(根据季节变化穿戴不同款式)接受放疗.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显著轻于时照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圆领病服可避免衣领与颈部放射野皮肤的摩擦,消除引起或加重放射性皮炎的机械摩擦,从而避免或减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张志娟;伦丽芳;周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试论推广护理诊断的意义与困难

    阐述了推广护理诊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护理专业的地位,有利于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护理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内涵和质量.推广护理诊断困难的原因在于护理诊断相关理论推行的准备不足及缺乏必要的研究支持,中外文化的差异,NANDA护理诊断引入中国后所表现出的自身缺陷,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限制,护理专业整体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学与实践脱节.通过利与弊的比较,提出护理诊断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护理工作者要科学、理性地面对困境,有的放失地解决导致困难的原因,以改善现状,更好地应用护理诊断,使之有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皮雪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磁共振检查患者的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磁共振检查患者的需求,提高磁共振室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自制磁共振检查患者需求调查表,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495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需求占前4位的分别为诊断明确、快捷安全、优质服务、健康指导.不同年龄患者各项需求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职业患者对一视同仁、诊断知情权、降低恐惧感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时存在较多需求,应加强管理力度,提供快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并根据不同人群实施针对性护理,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作者:范玉贞;白敏;孟琳;孙云霞;赵秀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论吸引教育与临床护理教学

    阐述了吸引教育的本质及其对临床护理带教的启示.提出吸引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积极的教育行为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临床护理教学应借鉴吸引教育,通过临床护理教师良好的个人、专业和教学吸引行为来增强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肖树芹;李小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安全提示卡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部分新入院患者缺乏安全意识,住院过程中会发生晕倒、坠床、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或氧流量、失窃等事件.

    作者:林亚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振动仪的设计及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减少血液透析结束时透析器血残留量及促进预冲管道气体排出.方法 将1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例,常规组按照常规透析,观察组将自行设计的振动仪应用于血液透析管道的预冲和透析结束时回血,每例进行透析6例次后对比观察透析器血残留量.结果 观察组透析器残留血分级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振动仪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可减少透析器的残留血.

    作者:李彩娣;杨洁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例高龄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

    介绍1例高龄患者因慢性喘息性气管炎住院治疗期间并发念珠菌性食管炎的护理经验,提出对有长期应用抗生素、服用抑制胃酸药物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生.做好服药指导、营养护理及心理护理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王惠贤;李洁;单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化疗的护理

    对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抗HIV病毒、护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化疗.结果 3例好转,1例死亡.由于护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又感染.提出在护理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化疗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作者:唐月璐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供应室安全隐患的防范

    目的 减少或消除供应室安全隐患,以提高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方法 分析影响安全隐患的因素有人员、设备、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及管理因素等,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 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供应室连续3年未出现医疗纠纷,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达99.0%.结论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的保证;狠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可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毛喜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 ml注射器在新生儿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在给新生儿进行肌内注射过程中,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肌肉较薄,注射时进针的深度难以掌握,容易进针过深,误入骨膜层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作者:郭玲玲;邱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头孢哌酮钠致双硫伦样反应和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对应用头孢哌酮钠出现过敏反应(15例)和双硫伦反应(2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反应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鉴别现察及护理要点.

    作者:陈桂英;王晶;崔爱萍;黄惠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