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培余;袁义厘;邵华;王燕红;李新乐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本科生护理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德尔斐法初步构建本科生护理基本技能评价体系,通过3轮专家咨询和论证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确立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1项及其权重,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05、0.913.结论 专家对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意见协调程度好、可信度较高,可用于对本科生的护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郭红霞;朱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母乳喂养能促进产妇恢复、预防乳腺疾病发生,增进母婴感情;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适合婴儿需要,具有可促进消化吸收,能提高婴儿智力,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经济、来源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内陷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母乳的喂养.虽然通过外科整形可以矫正,但手术费用高、创伤大,产后不能及时行母乳喂养.我科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自制矫治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梁凤焱;张强;张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1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复发患者采取氩氯刀冷冻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护理.结果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3.5 h.术后2周血压下降,头昏、头痛症状减轻;3个月复查CT示肿瘤缩小30%~60%.随访14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0个月.提示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氩氦刀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慧;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能使患者获得延续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金怀;蓝丽萍;高竹英;谢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68例行眼前段重建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68例(68眼)除4例因原发感染(真菌感染)未能控制而摘除眼球外,余64例术后跟踪观察2年,6例发生眼球萎缩,58例保全了眼球.提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安全实施眼前段重建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淑青;冯海娟;张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 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 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较三组患者在EICU的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住EICU时间、病死率及TISS评分.结果 患者APACHEⅡ和T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患者住EICU时间、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三组TISS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 Ⅱ结合TISS评分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合理利用EICU资源.
作者:何满红;彭雅君;何卫平;韩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149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测,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5例,低血糖昏迷2例,脑梗死2例,均经对症处理存活;1例并发全身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129例无并发症,康复出院.提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监测与护理,保持有效供氧,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和呼吸道管理,控制血压和血糖,重视基础护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唐莉;余凤翔;黄兰芬;杨双石;杨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分别采用控制性通气和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成慧;成守珍;刘可;谢冠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膀胱功能锻炼对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原位新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原位新膀胱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4例)和功能锻炼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功能锻炼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膀胱充盈度放尿以及行肛提肌收缩训练以锻炼患者排尿功能.结果 3个月后两组排尿功能比较,功能锻炼组膀胱容量显著增多,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排尿异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原位新膀胱的容量及控尿功能.
作者:曾文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患者膀胱训练方法,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将11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按需放尿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定时放尿的方法.结果 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为7.27%,对照组为21.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采用按需放尿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
作者:李艳芹;张亚琼;张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26例(52眼)老视屈光不正患者应用PAC软件分析处理并行多焦点LASIK手术治疗(老视调节附加+2.5~+3.5 D),同时予以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和准备;术中密切观察、主动配合;术后加强滴药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随访6~42个月,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远视力,无1例发生感染、上皮植入、角膜瓣异常等并发症.提示该手术方式快捷、安全,科学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其手术效果.
作者:刘晓姣;万金方;王晓雄;张宁;曹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从手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方面进行综述:胃瘫的发生与精神一神经因素、胃手术创伤、麻醉因素、禁食、高龄及术前幽门梗阻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或压迫感,呕吐含胆汁胃液等.预防措施主要有胃瘫综合征、血糖及电解质、肺部并发症的监测与防范.护理措施主要有管道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同时建议临床工作者将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更好地预防手术患者发生胃瘫和为胃瘫患者提供更细致全面的护理.
作者:王立平;马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16例晚期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光动力学方法治疗,患者平均住院(7.0±2.5)d,随访9~33个月,1例死亡,余15例存活.其中2例可见镜下血尿,3例发生远处转移,仅1例出现膀胱挛缩现象.提示光动力学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采取避光护理,及时处理皮肤光敏反应等,对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何玮;钱卫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术后拔管的佳时机,以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将120例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拔管指征拔管;观察组惠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后,Sp02>0.95即行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SpO2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SpO2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儿烦躁、呕吐、自行拔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1).结论 全麻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SpO2在0.95以上即可在严密监测下拔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玉琴;陈靖;贺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安全、合理的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2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治疗,均调节输液滴数为60 gtt/min,每5分钟巡视1次,观察组输液滴速下降时,调整为60 gtt,/min,对照组不作调整;记录两组的输液时间和输液滴速.结果 观察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输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间段两组输液滴速比较,除第1次外,其余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对外科骨折、无心肺损伤和疾患的患者输入一般液体治疗时,输液的前1个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1次,尔后每15分钟巡视1次,既可保证液体匀速进入,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易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泌尿外科肾积脓或输尿管狭窄手术后患者,通常会放置肾盂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肾盂造瘘管为无菌橡皮管,管腔软而细;而输尿管导管硬而细,连接引流袋时,由于管口与引流袋接口口径不一致往往不易连接成功,如果强行连接,甚至会导致肾盂造瘘管撕裂或漏尿的现象.2006年始我科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自制接头将上述两种导管与引流袋连接,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痛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以及结合手势语培训和患者现身说法等.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治疗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惠芳;郑红梅;胡乔;符湘云;谢多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80例口角瘢痕畸形行矫正术患儿予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呼吸情况,掌握输液速度,控制输液量;术毕前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50 ml冲洗伤口;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感染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口角伤口感染3例,植皮片部分成活率欠佳2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未影响手术效果,余7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2~32个月,患儿外观已正常或接近正常,均能进食、讲话、流涎消失.
作者:石琴莉;全红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末梢循环不良,输液过程中疼痛、痉挛、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较高[1].临床上通常采用减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等方法处理,效果不甚理想.我科采用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DDSG,湖北医药工业研究院生产,20g/支,批号991221)外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疼痛,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姗;马容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 d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作者:吴多育;陈茹妹;俞诗娃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