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吴多育;陈茹妹;俞诗娃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执业考试, 焦虑状态,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 d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下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5例肝脏病变患者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除1例术前为肝癌破裂出血者术中出血较多(2 000 ml)外,余4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护士手术物品准备完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配合时稳、准、巧、快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春梅;陈凌武;叶素金;黄凤仪;陈伟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污染创面的护理

    对42例(46处)四肢污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同时,配合创面处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加强引流管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为后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示对四肢污染创面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有效,彻底的创面处理和密切的护理观察及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术后拔管的佳时机,以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将120例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拔管指征拔管;观察组惠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后,Sp02>0.95即行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SpO2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SpO2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儿烦躁、呕吐、自行拔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1).结论 全麻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SpO2在0.95以上即可在严密监测下拔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玉琴;陈靖;贺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口角瘢痕畸形矫正术围术期护理

    对80例口角瘢痕畸形行矫正术患儿予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呼吸情况,掌握输液速度,控制输液量;术毕前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50 ml冲洗伤口;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感染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口角伤口感染3例,植皮片部分成活率欠佳2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未影响手术效果,余7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2~32个月,患儿外观已正常或接近正常,均能进食、讲话、流涎消失.

    作者:石琴莉;全红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先天性房室隔缺损及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术后监护

    对25例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婴幼儿行矫治术,术后持续生命体征监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正确及时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积极防治各类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体循环高血压2例;治愈23例,死亡2例.提示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密观察各项指标,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积极防治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淑霞;谭秀萍;祝金云;谢桂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光动力学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的护理

    对16例晚期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光动力学方法治疗,患者平均住院(7.0±2.5)d,随访9~33个月,1例死亡,余15例存活.其中2例可见镜下血尿,3例发生远处转移,仅1例出现膀胱挛缩现象.提示光动力学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采取避光护理,及时处理皮肤光敏反应等,对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何玮;钱卫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监护

    对149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测,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5例,低血糖昏迷2例,脑梗死2例,均经对症处理存活;1例并发全身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129例无并发症,康复出院.提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监测与护理,保持有效供氧,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和呼吸道管理,控制血压和血糖,重视基础护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唐莉;余凤翔;黄兰芬;杨双石;杨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安全、合理的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2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治疗,均调节输液滴数为60 gtt/min,每5分钟巡视1次,观察组输液滴速下降时,调整为60 gtt,/min,对照组不作调整;记录两组的输液时间和输液滴速.结果 观察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输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间段两组输液滴速比较,除第1次外,其余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对外科骨折、无心肺损伤和疾患的患者输入一般液体治疗时,输液的前1个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1次,尔后每15分钟巡视1次,既可保证液体匀速进入,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易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射性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 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增加药液剂量和插管深度等改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保留灌肠法可提高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

    作者:时彩丽;张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博客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为广大健康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縻教育途径.方法 在搜狐网站平台上,建立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由护理健康教育部直属管理,1名科护士长兼职负责,1名护理人员专职管理.结果 2007年5~12月,博客点击人数达32万人次,发表健康教育文章141篇,博客浏览者发表评论文章722篇,博客咨询达百余人次.结论 应用博客进行健康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广大健康需求者,对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于;朱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独立学院护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突出护理人文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素质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蒋培余;袁义厘;邵华;王燕红;李新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

    总结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患者,检查备齐特殊用物;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和量,加强全身保温措施,防止术中大出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

    作者:唐莉;程富英;曾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应用编号管理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常备仪器,在大型医院各科室一般备数台至数十台,而且大多型号相同,有时导线混用,管理比较困难,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需要经常维护增加科室的维修费用.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我科通过给心电监护及导线编号管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芳;张江春;汤凯捷;张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防回收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各种医疗器具的发明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大量应用,使用后的注射器内会残留患者的血液或药物,如被回收后循环使用,会造成血源性疾病的广为传播,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解决以上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做到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集中销毁,严厉打击回收一次性注射器的违法犯罪行为.除了通过依法管理,各制造单位也努力通过产品设计从技术角度防止其回收再利用.我院2004年设计制作了防回收一次性注射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戴黎敏;蒋忠;周亚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利用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制作连接接头

    泌尿外科肾积脓或输尿管狭窄手术后患者,通常会放置肾盂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肾盂造瘘管为无菌橡皮管,管腔软而细;而输尿管导管硬而细,连接引流袋时,由于管口与引流袋接口口径不一致往往不易连接成功,如果强行连接,甚至会导致肾盂造瘘管撕裂或漏尿的现象.2006年始我科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自制接头将上述两种导管与引流袋连接,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乳头内陷矫治器的制作与应用

    母乳喂养能促进产妇恢复、预防乳腺疾病发生,增进母婴感情;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适合婴儿需要,具有可促进消化吸收,能提高婴儿智力,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经济、来源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内陷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母乳的喂养.虽然通过外科整形可以矫正,但手术费用高、创伤大,产后不能及时行母乳喂养.我科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自制矫治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梁凤焱;张强;张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干预进行综述.提出不良妊娠结局是一种心理创伤和应激性生活事件,明显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可能导致再次流产,对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应采取早期心理干预.

    作者:康汉珍;张萍;刘克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分别采用控制性通气和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成慧;成守珍;刘可;谢冠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 d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作者:吴多育;陈茹妹;俞诗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膀胱镜检查患者在插镜和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提供依据.方法 对136例膀胱镜检查患者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测评.结果 膀胱镜检查患者插镜和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2±1.1和1.6±1.3;SAS评分36.2±7.6,显著高于常模(P<0.01);性别、年龄和焦虑程度是影响患者插镜过程疼痛评分的因素(P<0.05,P<0.01),医生操作经验、性别、年龄、有无陪人和焦虑程度是影响患者检查过程中疼痛评分的因素(P<0.05,P<0.01).结论 男性、老年及焦虑程度高的患者插镜和检查过程疼痛评分较高,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监测和护理.

    作者:杨金玲;刘照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