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刘海琴;杨慧;康全清;吴彩芹;李智慧;陈芳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舌根梭形切除术,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对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术前注意观察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情况,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15 d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提示通过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术后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指导,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能使患者获得延续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金怀;蓝丽萍;高竹英;谢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本科护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与学习动机调查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与心理亚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学习动机调查表对14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本科护生的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占主导(73.8%);外在动机组护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结论 外在学习动机不利于促进本科护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师应注意帮助护生提升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惠珍;夏华安;夏喜安;彭建桔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术后拔管的佳时机,以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将120例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拔管指征拔管;观察组惠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后,Sp02>0.95即行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SpO2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SpO2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儿烦躁、呕吐、自行拔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均P<0.01).结论 全麻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出现呛咳、吞咽反射,SpO2在0.95以上即可在严密监测下拔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玉琴;陈靖;贺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膀胱镜检查患者在插镜和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提供依据.方法 对136例膀胱镜检查患者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测评.结果 膀胱镜检查患者插镜和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2±1.1和1.6±1.3;SAS评分36.2±7.6,显著高于常模(P<0.01);性别、年龄和焦虑程度是影响患者插镜过程疼痛评分的因素(P<0.05,P<0.01),医生操作经验、性别、年龄、有无陪人和焦虑程度是影响患者检查过程中疼痛评分的因素(P<0.05,P<0.01).结论 男性、老年及焦虑程度高的患者插镜和检查过程疼痛评分较高,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监测和护理.

    作者:杨金玲;刘照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应用编号管理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常备仪器,在大型医院各科室一般备数台至数十台,而且大多型号相同,有时导线混用,管理比较困难,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需要经常维护增加科室的维修费用.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我科通过给心电监护及导线编号管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芳;张江春;汤凯捷;张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射性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 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增加药液剂量和插管深度等改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保留灌肠法可提高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

    作者:时彩丽;张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博客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为广大健康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縻教育途径.方法 在搜狐网站平台上,建立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由护理健康教育部直属管理,1名科护士长兼职负责,1名护理人员专职管理.结果 2007年5~12月,博客点击人数达32万人次,发表健康教育文章141篇,博客浏览者发表评论文章722篇,博客咨询达百余人次.结论 应用博客进行健康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广大健康需求者,对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于;朱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应用APACHE Ⅱ与TISS评估EICU的资源利用

    目的 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 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 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较三组患者在EICU的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住EICU时间、病死率及TISS评分.结果 患者APACHEⅡ和T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患者住EICU时间、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三组TISS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 Ⅱ结合TISS评分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合理利用EICU资源.

    作者:何满红;彭雅君;何卫平;韩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枕颈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的护理

    对32例创伤所致上颈椎不稳患者实施Cervifix内固定系统结合同种异体骨板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0%,枕颈融合率为100%.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颈围的佩戴方法;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各种早期并发症如颈脊髓受损、颈部血肿、喉头水肿、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的观察处理以及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菊英;李秀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氩氦刀冷冻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

    对1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复发患者采取氩氯刀冷冻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护理.结果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3.5 h.术后2周血压下降,头昏、头痛症状减轻;3个月复查CT示肿瘤缩小30%~60%.随访14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0个月.提示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氩氦刀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慧;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污染创面的护理

    对42例(46处)四肢污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同时,配合创面处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加强引流管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为后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示对四肢污染创面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有效,彻底的创面处理和密切的护理观察及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改良开塞露给药法应用于骨科便秘患者

    骨科患者因病情限制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便秘.我科采用改良的开塞露给药方法解决骨科患者的便秘问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从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开展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护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004~2006级1 660名护生开设14个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结果 教育前后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时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对未来职业定位的标准的认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护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增强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转变择业观,是防止高素质护理人才流失,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春卉;石玮;王明弘;姜新;杨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先天性房室隔缺损及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术后监护

    对25例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婴幼儿行矫治术,术后持续生命体征监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正确及时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积极防治各类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体循环高血压2例;治愈23例,死亡2例.提示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密观察各项指标,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积极防治并发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淑霞;谭秀萍;祝金云;谢桂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新护士参加执业考试的焦虑状况,为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参加执业考试的41名手术室新护士于考前1周和考后15 d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考前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考后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士轮转与否、学历高低对考前、考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参加执业考试前有强烈的焦虑反应,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考前焦虑水平.

    作者:吴多育;陈茹妹;俞诗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分别采用控制性通气和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成慧;成守珍;刘可;谢冠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安全、合理的静脉输液巡视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2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治疗,均调节输液滴数为60 gtt/min,每5分钟巡视1次,观察组输液滴速下降时,调整为60 gtt,/min,对照组不作调整;记录两组的输液时间和输液滴速.结果 观察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输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间段两组输液滴速比较,除第1次外,其余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对外科骨折、无心肺损伤和疾患的患者输入一般液体治疗时,输液的前1个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1次,尔后每15分钟巡视1次,既可保证液体匀速进入,又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易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组织事故模式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启示

    介绍Reason's组织事故模式、Vincent医学框架及其应用,提示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和工作人员,团队、组织和社区及组成部分的规格.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的观念分析护理差错,加强安全管理.

    作者:陈方蕾;周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巨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对5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术后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复张性肺水肿4例、重症肌无力6例、呼吸衰竭2例、大出血2例、上腔静脉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8例,重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予以心理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果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巨大纵隔肿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云;孟爱凤;马圣香;徐菁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疆维吾尔族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下称维族)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的现状.方法 对68名维族大专护生实习前的职业防护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名汉族护生进行比较.结果 维、汉族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叉(均P<0.05).结论 维族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容乐观,建议实习前应针对维族护生特点,加强其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的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崔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