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枕颈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的护理

姚菊英;李秀容

关键词:创伤性上颈椎不稳, CerviFix内固定系统, 枕颈融合, 同种骨移植, 护理
摘要:对32例创伤所致上颈椎不稳患者实施Cervifix内固定系统结合同种异体骨板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0%,枕颈融合率为100%.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颈围的佩戴方法;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各种早期并发症如颈脊髓受损、颈部血肿、喉头水肿、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的观察处理以及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麻后进食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的禁食时间,为患者尽早进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将1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部位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即患者麻醉清醒6 h后开始进食;观察组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和麻醉时间的长短,在患者意识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首先饮少量温开水,如无误咽现象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比较两组首次进食时间、误吸率、餐前血糖值及患者口渴、饥饿等不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手术部位患者进食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餐前血糖值(除外头颈部手术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口渴、饥饿、胃不适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在其意识完全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提前进食,可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避免血糖降低.

    作者:刘桂梅;莫福琴;曾小芬;陈冬兰;廖学娜;黄晓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联合经口舌根梭形切除术,术前注意观察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情况,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15 d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提示通过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海琴;杨慧;康全清;吴彩芹;李智慧;陈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口角瘢痕畸形矫正术围术期护理

    对80例口角瘢痕畸形行矫正术患儿予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呼吸情况,掌握输液速度,控制输液量;术毕前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50 ml冲洗伤口;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感染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口角伤口感染3例,植皮片部分成活率欠佳2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未影响手术效果,余7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2~32个月,患儿外观已正常或接近正常,均能进食、讲话、流涎消失.

    作者:石琴莉;全红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按需夹管排尿法训练膀胱功能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患者膀胱训练方法,减少拔除尿管后各种排尿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将11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按需放尿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定时放尿的方法.结果 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为7.27%,对照组为21.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采用按需放尿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发生率.

    作者:李艳芹;张亚琼;张晓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博客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为广大健康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縻教育途径.方法 在搜狐网站平台上,建立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博客,由护理健康教育部直属管理,1名科护士长兼职负责,1名护理人员专职管理.结果 2007年5~12月,博客点击人数达32万人次,发表健康教育文章141篇,博客浏览者发表评论文章722篇,博客咨询达百余人次.结论 应用博客进行健康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广大健康需求者,对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于;朱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眼前段重建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68例行眼前段重建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68例(68眼)除4例因原发感染(真菌感染)未能控制而摘除眼球外,余64例术后跟踪观察2年,6例发生眼球萎缩,58例保全了眼球.提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安全实施眼前段重建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淑青;冯海娟;张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组织事故模式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启示

    介绍Reason's组织事故模式、Vincent医学框架及其应用,提示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和工作人员,团队、组织和社区及组成部分的规格.提出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的观念分析护理差错,加强安全管理.

    作者:陈方蕾;周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防回收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各种医疗器具的发明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大量应用,使用后的注射器内会残留患者的血液或药物,如被回收后循环使用,会造成血源性疾病的广为传播,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解决以上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做到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集中销毁,严厉打击回收一次性注射器的违法犯罪行为.除了通过依法管理,各制造单位也努力通过产品设计从技术角度防止其回收再利用.我院2004年设计制作了防回收一次性注射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戴黎敏;蒋忠;周亚昭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改良开塞露给药法应用于骨科便秘患者

    骨科患者因病情限制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便秘.我科采用改良的开塞露给药方法解决骨科患者的便秘问题,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从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分别采用控制性通气和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控制性通气治疗脑血管疾病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成慧;成守珍;刘可;谢冠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痛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以及结合手势语培训和患者现身说法等.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冠心病择期手术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治疗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惠芳;郑红梅;胡乔;符湘云;谢多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枕颈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的护理

    对32例创伤所致上颈椎不稳患者实施Cervifix内固定系统结合同种异体骨板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5.0%,枕颈融合率为100%.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颈围的佩戴方法;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各种早期并发症如颈脊髓受损、颈部血肿、喉头水肿、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的观察处理以及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菊英;李秀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污染创面的护理

    对42例(46处)四肢污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同时,配合创面处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加强引流管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创面均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为后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示对四肢污染创面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有效,彻底的创面处理和密切的护理观察及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氩氦刀冷冻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

    对1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复发患者采取氩氯刀冷冻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护理.结果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3.5 h.术后2周血压下降,头昏、头痛症状减轻;3个月复查CT示肿瘤缩小30%~60%.随访14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0个月.提示科学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氩氦刀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慧;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外用减轻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疼痛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末梢循环不良,输液过程中疼痛、痉挛、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较高[1].临床上通常采用减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等方法处理,效果不甚理想.我科采用双氯酚酸二乙胺盐凝胶(DDSG,湖北医药工业研究院生产,20g/支,批号991221)外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疼痛,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姗;马容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乳头内陷矫治器的制作与应用

    母乳喂养能促进产妇恢复、预防乳腺疾病发生,增进母婴感情;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适合婴儿需要,具有可促进消化吸收,能提高婴儿智力,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经济、来源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部分产妇乳头内陷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母乳的喂养.虽然通过外科整形可以矫正,但手术费用高、创伤大,产后不能及时行母乳喂养.我科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自制矫治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梁凤焱;张强;张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独立学院护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突出护理人文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素质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蒋培余;袁义厘;邵华;王燕红;李新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妊娠因素、手术因素、并存疾病及并发症因素、其他因素,为孕期、国产期及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程秀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应用编号管理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常备仪器,在大型医院各科室一般备数台至数十台,而且大多型号相同,有时导线混用,管理比较困难,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需要经常维护增加科室的维修费用.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我科通过给心电监护及导线编号管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芳;张江春;汤凯捷;张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

    总结2例门静脉低温灌注联合血管重建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患者,检查备齐特殊用物;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和量,加强全身保温措施,防止术中大出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好.

    作者:唐莉;程富英;曾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