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的改进

周云辉;周晓艳;简明;赖敏欣

关键词:血标本, 批量采集, 核对, 送检, 方法改进
摘要:目的 改进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 对1 000名健康体检者采血后用传统的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对另1 000名采用改进后的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结果 改进法送检耗时显著短于传统法(P<0.01);改进法发生错误3份(0.3%),常规法5份(0.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改进法可显著缩短血标本核对送检时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简易肘关节固定器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其自行拔脱头皮针造成输液失败.鉴此,我科采用胶片制成简易肘关节固定器(下称简易固定器)固定婴幼儿肘关节,防止其拔脱头皮针,经临床应用80例,均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无1例拔脱.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Orem自理理论在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Orem自理理论增强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143例血液置换后脏器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麻立娟;刘宁;周阿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病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移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优化医疗护理任务管理和过程控制.方法 基于二维条形码技术、专用腕带、无线局域网、医院信息系统和掌上电脑(EDA)移动数据终端.开发出移动护士工作站并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 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对医嘱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成功实施.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合理,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

    作者:张晓华;郭春芳;吕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心电监护下补钾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指导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的可行性,以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 将98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遵医嘱口服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h).观察组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肌力恢复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钾(>5.5mmol/L)发生率及高钾心电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可为HOPP患者补钾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余秀颜;刘平;金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大专护生不同阶段毕业实习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大专护生在不同毕业实习阶段的实习状况及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7名大专实习护生(下称护生)进行实习早期、中期及后期问卷调查.评估护生在不同时期的专业态度与专业技能情况.结果 专业技能方面,操作技能随实习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均P<0.05);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实习中期显著优于初期(均P<0.05).后期无显著提高(均P>0.05);专业态度方面,服务态度实习中期显著高于初期、后期(均P<0.05).敬业精神实习中期显著高于初期与后期(均P<0.05).热爱护理实习初期显著高于实习中、后期(均P<0.05);检查知识与技能随实习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和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实习初期.护生专业技能掌握较差,专业态度较好;实习中期.护生专业技能提高快.专业态度好;实习后期,护生操作技能好,专业态度退步.教师应于护生不同实习时期采取针对性教学管理措施,引导护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专业态度.

    作者:陈芳;鲜于云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灾难护理学的构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构建灾难护理学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重点阐述灾难与国外灾难护理学;制约我国灾难护理学发展的因素;构建灾难护理学的设想,包括构建灾难护理学的意义、灾难护理学的教学内容、灾难护理学的师资队伍及培养对象等.以期能为构建灾难护理学提供参考.

    作者:赵江;王维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

    对成立NICU后115例危重症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环节管理前发生医院感染16例,占41.0%(16/39);其相关护理因素包括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品污染、侵入性操作、静脉抽血或注射等.进行环节管理后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23.7%(18/76).提出加强人员、环境、用物管理及基础护理是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桂芝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综合性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的社会功能扣心理功能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临床疗效及ECG表现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痰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珍;宋玉成;郝玉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 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组织学习.掌握药品管理知识、建立有效期登记本、按照药品储存要求严格存放、专人管理,严格交班、固定基数,及时更新等管理改进措施.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改进管理措施后药物混放、过期失效、标识不清、无专人管理、储存不当5项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

    作者:鲁桂鸣;朱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用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代替弯盘排气

    临床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排气时常习惯将液体排入弯盘内,每次操作完后清洗弯盘,或因为弯盘数量不足而排于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作者:熊光彩;简海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照顾者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9.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程度越重,FIM评分越低(均P<0.01);亲属照顾者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和轻于护工照顾者(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抑郁越重生活自理能力越差,亲属照顾可有效预防或减轻抑郁的发生及其程度.

    作者:郝丽;郑玉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对父母的早产儿互动行为认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危早产儿家庭随机分为观察组(19个家庭,31名父母)和对照组(19个家庭,32名父母).对照组阅读读懂早产宝宝行为的宣教手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读懂早产儿行为照护指导.采用自制早产儿互动行为知识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早产儿互动知识、SDS及SA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父母互动知识水平越高.其抑郁、焦虑水平越低.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读懂早产儿行为及个体化照护指导能有效促进父母的早产儿互动行为认知和积极情绪的形成.

    作者:赵敏慧;姚莉莉;袁浩斌;陈超;张玉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儿童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的护理

    对14例出现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AHS)的患儿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过敏症状均消失,除2例家长拒绝使用抗癫痫药物外,其余均癫痫发作控制满意,无永久性损害.提出对首次使用抗癫痫药物患儿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家属药物使用的健康教育;对已发生AHS的患儿严密观察体温、皮疹、黏膜、小便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可减少抗癫痫药物的损害.

    作者:夏元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配偶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食管癌患者配偶陪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为临床护士的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深度访谈收集9例食管癌患者配偶的资料.结果 食管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主要为震惊与恐惧,否认与接受,怀疑与担心.压力与支持.结论 需要对癌症患者配偶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支持和经济援助.

    作者:王宁燕;姚运红;汤珍瑶;周梅杰;杨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例难置入胃管患者的特殊置管方法

    我科2007年4月收治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患者因劳力性胸闷、憋气20余年.加重1年入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留置胃管,多次常规插管未能成功,遂采取下述方法.

    作者:刘桂香;李焕梅;王艳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89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7.3±12.5)个月.89例患者中发生隧道渗血2例(2.2%);导管位置不良4例(4.5%);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19.1%).其中细菌感染12例,真菌感染5例;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6.7%),上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1.1%);导管cuff脱落3例(3.4%).提出护理上应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严格无茵操作,使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和封管剂量,督促患者遵医服药和定期复查,对预防、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鄢建军;童辉;韩敏;刘蔚;徐钢;刘慎微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因小儿头发和汗液的影响,胶布粘贴不良,针头固定不牢,加之小儿缺乏自制力,头部易来回摇动,给静脉输液带来困难.

    作者:杨连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薄膜手套在倾倒呼吸机积水瓶中的应用

    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积水瓶内常因为湿化气道,湿化罐内蒸馏水需加温而产生水蒸汽;呼出气体中的水分随呼气管道流人积水瓶内;患者痰多且稀薄,未及时吸净等原因,积水瓶内的水会越积越多.需及时倾倒,以避免积水瓶内的水反流入机器或患者气道内.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例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外漏致局部肿胀的护理

    对1例克林霉素外漏致手背肿胀、手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超短波照射、消炎软膏加乙醇外敷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及锻炼6个月后肿胀消失,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提出静脉输液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发生渗漏;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反应,一旦发生外渗,立即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作者:汪晓攀;何雯;邓闪;谢永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对3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脱水、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发热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护理.结果 32例治愈出院,2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提出密切现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重症患儿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鲁萍;黄一文;刘立美;谈菊华;帅丽君;胡小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