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继荣;付沫;陈红宇;陈艳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用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透析结束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时,一般使用绷带缠绕肢体止血,但此法如缠绕较紧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且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如缠绕较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
作者:赵洪海;代淑艳;任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维度教学法对培养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意识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00名中专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肌内注射理论教学及操作训练;观察组运用双维度教学法,即从无菌观念、自我防护意识2个维度进行肌内注射理论教学及操作训练,并以2个维度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职业防护知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双维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肌内注射操作技能,且能培养护生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田建丽;李守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床头卡是置于患者床头,用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进行查对的一种重要标志, 是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发生差错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风湿性瓣膜病等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能够第一时间从床头卡上获得患者信息.
作者:周新华;樊翠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溃疡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泡足联合常规局部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换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2.4%,对照组为3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姚小珠;陈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中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接受12个月化疗后痰菌转阴及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慧;杨水秀;刘江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阐述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归属支持、实质支持.提出有针对性地提供患者所需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赵华;刘晓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34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有关疾病知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等问卷调查,分析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饮食依从性总分8.58±2.44;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其年龄、应用技能、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需重视其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及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同时应特别关注非老年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
作者:郑淑君;叶晓青;成守珍;李思勤;谭清华;邱泉;胡丙杰;陈维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患者加强入院护理评估,做好隔离工作,对高热、听力下降、腰背疼痛采取适当护理措施,患者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同时未出现医院感染病例.
作者:王颖;张永辉;陈旭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不少人主动献血,以救治因各种疾病、外伤、休克等急需输血的患者.然而,献血者在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采血侧手臂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皮下淤血,甚至扩展至上臂、下臂,易加重献血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刘红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游泳对婴儿运动和语言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选取条件的400名新生儿按出生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名,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并延续至出生后3个月.指导家长观察并记录婴儿第1次俯卧位抬头、独自坐稳、用拇指和示指远端夹取小物品、第1次发音和说单个字或近似字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婴儿第1次俯卧位抬头、独自坐稳、用拇指和示指远端夹取小物品、第1次发音和说单个字或近似字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P<0.05).结论 新生儿和婴儿游泳对婴幼儿运动和语言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卢晶梅;冯燕豫;周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31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结果 痊愈5例,基本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提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常规准备,治疗中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正确输入置换液、加温置换液等,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华玲;李玲;陈黛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为嗜神经病毒,感染后长期存在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易诱发本病,其特征为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显著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主要以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为主,局部治疗以抗感染为主[1].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理自考生对助学网站的利用、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护理自学考试助学网络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自考生对助学网络需求及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仅44.3%护理自考生参加网络助学,其使用助学网络的频率较低,且每次访问时间较短;浏览自考助学网站的主要目的是查阅及下载自考学习资源、获取考试快讯、试题中心;希望获得的信息是历年试题及答案、网上辅导课程、名师在线辅导;对助学网站的总体评价不高.结论 当前助学网络建设不能满足考生学习需求.必须加强助学网络建设及网络助学辅导工作,提高护理自考生对助学网络的利用率.
作者:卢官庐;郭继志;李星明;庄立辉;王在翔;刘光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唑林钠均为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为无色澄明液体,具有促进黏液排出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常与抗生素联合用药.
作者:张珍;连萍红;翁友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较常见,渗血少时对患者无影响,多时易加重患者贫血症状,且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鉴此,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菌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任志芳;沈春玲;赵洪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儿静脉补钙是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过程中发生葡萄糖酸钙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王海霞;张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颜菱;李建芳;李新萍;罗艳霞;黄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总结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致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在加强白血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和阴茎局部护理是使患者阴茎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宏琼;夏世萍;赵柱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8例患者按住院日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即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病房护士到门诊接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彰显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 观察组同等级别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均P<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穆建萍;刘茂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检索到的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关于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研究的165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老年家庭护理的文献呈上升趋势,89.1%文献分布于医学、医药、护理等6类杂志;我国老年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家庭护理人员不足,缺乏统一标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应充实老年家庭护理队伍并加强培训,完善各项制度,改变传统观念,以提高老年家庭护理质量.
作者: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